東吳為什麼不從海上進攻曹魏?

陳旭俊


好主意,三國時期的搶灘登陸,直接給曹魏來個釜底抽薪,那麼吳國一統天下豈不美哉?

但是,諸位腦子都能想到的事兒,東吳孫仲謀底下那麼多大腦袋瓜豈能想不到?他們老早就打起了從海上進攻曹魏的計劃。

東吳的海上力量自然不在話下,中國自秦始皇時期海上行船能力就已經很不錯了,要不然他豈能那麼放心的放徐福帶500童男童女東渡?到三國時期,中國沿海的海路貿易已經具備一定的繁榮,科技上對海船的製造也越來越熟稔;試想連小小日本的邪馬臺都能不斷派人與魏國不斷交流,那麼以水軍見長的吳國怎麼可能差到哪兒去。

真實歷史上的吳國水軍其實相當強大,不僅已經應用了水密隔艙技術,甚至已經擁有了“海軍”的構成。根據三國時吳國人康泰著的《吳時外國傳》,吳國的七帆船甚至可以順風開到“大秦”去,他與朱應更是受東吳派遣,坐海船前往了扶南(古中南半島)等東南亞國家,與南海諸國交通往來。

而且東吳還有超越漢武帝時“三層樓船”的“五層樓船”,當年吳主孫權更是造有“飛雲”、“蓋海”、“長安”等樓船大艦,光“長安”一艘船就能“載坐直之士三千人”,相當有名。按《三國志》記載,赤壁大戰後,周瑜將曹仁圍在南郡,又分兵激戰於夷陵,搶奪了曹軍300匹軍馬,就是通過船運走的。

那麼東吳利用了海上優勢進攻曹魏了沒有呢?不僅有,而且聲勢相當浩大,戰略相當明確。東吳一方面派遣戰船尋訪臺灣、日本,期望能抓取更多的人口,一方面與遼東的公孫淵勢力相聯合,尋求共同破曹的良機。

但是很可惜的是,孫權的大略幾乎全部失敗了,海上行船的艱險超出了那個時代的能力,東吳消耗了大量的兵員和財物卻幾乎一無所得,遼東勢力也選擇了與曹魏結盟。而尋訪臺灣、日本的艦隊也沒有取得什麼像樣的成果,反倒損兵折將,僅僅在夷洲取得了“掠土人數千”的戰績。

黃龍初年時,孫權就已經準備派艦隊出海尋找海外的島嶼,以求能擄得人口補充東吳的弱勢。三國時期經歷了長時間的戰亂,中國人口數量驟減,因此孫權把快速充實國家的主意打到了海外,但此舉受到了陸遜、全琮的反對:“萬里襲取,風波難測,民易水土,必致疾疫,今驅見眾,經涉不毛,欲益更損,欲利反害”。可以說這段文字完全敘述了孫權海上戰略的問題。

孫權沒有接受二人的反對,仍然於黃龍二年派出了衛溫、諸葛直率領甲士萬人尋找亶州、夷洲。這次出航開始還順利,他們跑到了夷洲(今臺灣),在那裡俘虜了數千土著居民。但隨後往東尋找亶洲(日本)的旅途卻是場死亡之旅,不僅沒有到達日本,反倒“士卒疫死者十亡八九”,簡直是入不敷出。黃龍三年,這支艦隊返程後,孫權氣急敗壞的將衛溫和諸葛直“違詔無功、下獄誅殺”了。

不過這似乎不能說明東吳沒有真的到達日本,日本在同時代可以說掀起了一股“東吳風”,留下了不少來自東吳的文物,今天的和服都被稱為“吳服”,東吳對日本的影響相當大。我們只能說,因為當時海上航行的危險性,導致孫權斷絕了海外擴張或擄掠人口壯大自己的心思,因為這太不現實了,也不可能靠海外擄掠人口來扭轉自己與曹魏的人口差別。

收斂了不切實際野心後的孫權,採取了更務實的思路面對問題,他開始繼續通過海路的合縱連橫來對付曹魏,東吳的艦隊開始從江浙地區往北面擴張。可能因為當時的東吳確實在海上形成了稱霸的局面,本來與孫家有斬使之仇的遼東公孫政權向孫權表達了結盟的善意,因此兩家關係迅速回暖,東吳的航船也屢屢從曹魏的地盤突破到遼東。

按照《三國志·公孫度轉》注引《魏略》的說法,東吳的海船是“越渡大海,多持貨物,逛誘邊民。邊民無知,與之交關。長吏以下,莫肯禁止。至使浮舟百艘,沈滯津岸,貿遷有無”,簡直是令曹魏不能忍也。

這邊孫權也沒閒著,在通過行商式的運行後,熟悉航線和沿岸態勢的東吳又開始了大動作,孫權這次派出了周賀、裴潛率軍通遼,艦隊“浮舟數百”,相當下血本了。

嘿,你聽聽這名字,“賠錢”,不用說,老孫家又完了。魏國的汝南太守田豫這會兒正率著青州的兵馬在暴打公孫淵,這田豫是誰?他早年跟劉備,後跟著公孫瓚,之後又跟著曹丞相打烏丸、破鮮卑,能讓軻比能吐血的三國名將,智勇雙全的牛人。

田豫一得知東吳的艦隊來襲,立馬來勁了,魏明帝讓他撤軍,他說這怕個鳥,吳人開船跑這麼遠總要回去的,到秋天會颳大風不利於行船,風高浪急他們肯定得找地方靠岸,呵呵!那咱就先找個好靠岸的地方埋伏起來。

田豫很老練的判斷出東吳艦隊會在成山靠岸,他讓部隊先在這裡設下了埋伏,等到9月份,東吳的艦隊浪夠開始返航,果不其然他們遭遇了大風,許多船隻紛紛觸礁。餘下的船隻在成山靠岸,全成了魏軍的刀下之鬼,連主將周賀都給斬了。

孫權差點吐血三升,本來有個大好的開頭,卻還沒開始就又失敗了。不甘心的他當然不會放棄勾連遼東這麼好的機會,遂在嘉禾二年三月又新組了一支艦隊出海。孫權偏執的拒絕了張昭等人的反對,讓艦隊帶上了九錫、珍寶和使者,要封公孫淵做燕王。張昭說:“對公孫淵這人豈能當真?他也不配這麼高的待遇呀,只需要派幾百人去送個帖子給點好處就夠了,他如果跟著魏國跑了,那咱吳國的使者危險不說,臉往哪放啊?”

結果孫權不僅不聽,連劍都拔了,氣得張昭稱病不再上朝。孫權說你不上朝好啊,乾脆拿土把他家門堵了,張昭一看大怒,更加對著幹,自己在裡面也搞土封起了門。

總之一場鬧劇過後,孫權的第二次通遼艦隊還是起航了,他們耗時三個月到達了旅順。結果正如張昭所說,公孫淵不僅翻臉了,而且還斬殺了全部的吳軍使節及將領,太常張彌、執金吾許晏、中郎將萬泰、校尉裴潛統統被砍了腦袋,船貨和士卒被遼東軍擄掠一空,被斬首的都有三百級,可謂全軍覆沒,那損失可比曹操的赤壁之戰慘。之後公孫淵將東吳使節的人頭送到洛陽,美滋滋的得了個曹魏的“樂浪公”封號。

此事搞得六十歲的孫權面如死灰,差點親自帶艦隊出去找公孫淵拼個你死我活,被陸遜等人死死的勸住才作罷。之後他向張昭道了歉,又折騰了許久才平息這段敗仗。再加上高句麗意外的進貢,這令孫權總算是心裡能好受點。高句麗進貢了80匹馬,裝在船上運到了東吳,而孫權以皇帝身份冊封了高句麗之王位宮為“單于”。

很快這個位宮又狠狠鏟了孫權一巴掌,本來第一次與高句麗的外交就不情不願刀光血影,第二次高句麗人直接二話沒說將東吳使節剁了,腦袋送到幽州表功。

赤烏元年時(東吳年號換的忒勤),因為司馬懿瘋狂攻遼,憋不住的“樂浪公”公孫淵又舔著臉找東吳這“唯一外援”幫忙,吃了幾次虧的孫權本想砍死公孫淵的使者,但他在權衡之下,依然決定與遼東結盟抗曹,很快便再次調動了艦隊大軍,準備跨海去幫助遼東對付魏國。

不過曹魏對此事看的相當透徹,魏明帝問臣下:“這孫權來幫遼東怎麼辦?司馬懿會不會因為前後夾擊被人搞死”。蔣濟說:“連子弟發生危險都不動彈的人,怎可能會真的去幫再三羞辱過他的人呢?只是騙公孫淵的計謀罷了”。

孫權幹了件什麼事兒呢?他答應公孫淵答應的好好的,卻只做樣子,艦隊動都沒動,看著公孫淵被司馬懿一下下捏死,一直等到司馬懿打完遼東撤軍,東吳的艦隊這才跑出去撿便宜。再加上魏明帝這時候死了,魏國內部一派雞飛狗跳,司馬氏也急於幹一些自保加奪權的勾當,東吳的趁火打劫簡直是天時地利人和俱在。

首先遭殃的是旅順口的牧羊城,吳軍突然登岸,魏軍留守的軍隊猝不及防,與吳軍大戰幾合後不敵,讓吳軍上岸後很是擄掠了一番,拖走了大量人口。

令吳軍始料不及的是,北方由於連年的征戰,再加上剛剛過去的司馬懿對公孫淵的戰鬥,早就成為一片生靈塗炭的土地。不僅刮不出財富,殘餘的民眾也是十不存一,所到之處盡是荒涼。再加上吳軍與曹軍的大戰,人民紛紛逃難而去,哪裡還值得打?曹丞相所說的“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正是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的現實寫照。

而且三國的軍隊存在很嚴重的行軍問題,在交通不發達的地帶根本無法完成登陸後的長距離作戰,這就註定了東吳的艦船隻能是騷擾下沿海的地方,同時還得擔心氣候及沿岸駐軍的打擊,實在是太難了。

所以在海上戰略失敗後,孫權很現實的絕了這種心思,畢竟海上行動投出去的錢力是巨大的,有公孫淵在,他們還能通過遼東購置馬匹、奴隸,甚至以海貿來富強自身。但遼東和高句麗兩條路破滅後,即便能對這些地區存在沿岸控制,吳軍也喪失了其海權能帶來的利益。

之後孫權將力量用在了對安徽一線的突破上,他不僅親征了合肥,還派諸葛恪攻打了六安,但最終都沒有取得真正的突破。


王司徒軍武百科


傳統觀念都認為東吳的水軍戰鬥力很強,再經過三國演義中赤壁大戰讓曹操83萬雄師灰飛煙滅的喧染,更是讓人覺得東吳水軍的實力舉世無雙。於是衍生出來一個問題:東吳為什麼不從海上進攻曹魏?如果從海上進攻是否對曹魏的危脅更大?而事實是,三國時期,東吳除了利用船舶用來和東南海島進行貿易,以及和遼東公孫淵部進行聯繫以外,從沒有從海面上向曹魏發起過進攻。本文嘗試從船舶裝備和士兵素質兩方面因素來分析這個問題。

先說船舶裝備。東吳的戰船主力是樓船,樓船最長可達近30米,船上可建四五層樓層,配以不同兵種和武器,這就讓樓船形成了立體式的軍事行動能力,無異於三國時期的航空母艦。雖然東吳的戰船很先進,但事實上荊州的水軍戰鬥力也很可觀。大敗曹操的孫劉聯軍中劉備帶領參戰的水軍就是荊州的水軍。不管是東吳,還是荊州,當時中國的船舶主要用於在內河上行駛,因此主要考慮的都是大江大河的水文特點。而海洋和內河的水文特點則是截然不同。以東吳的樓船為例,雖然樓船可以對普通的小型船舶擁有巨大優勢,然而其抗風性能比較差,歷史文獻中就有多次記載樓船在長江上被大風颳翻傾沒的案例,如果到了風大浪高的海洋上,恐怕傾覆的機率更大,更不用說向岸上的敵人發起進攻了。

除了當時東吳的戰船不具備海洋做戰的能力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古代的戰船並不具備遠距離的攻擊能力。現代戰艦利用遠程火炮就可以對地面形成強大的火力網,在摧毀地面上的防禦力量後,就可以輕鬆的登陸進行佔領。古代如果想從海上對地面發起進攻以及佔領,無疑還需要登錄去攻城,而冷兵器時代攻城是考驗技術能力的,得攜帶完備的攻城器具,沒有這些攻城器具,無疑是去送死。而這些攻城器具對於古代的船舶來說,無疑是無法投送的。

再來說說東吳的士兵素質。就像北方普通人只習慣於騎馬而不習慣於乘船駕船一樣,當時的東吳士兵在陸戰方面的能力則也是其短板。從赤壁之戰之後,孫權幾次領兵進攻合肥,結果都是損兵折將毫無進展,甚至自己還多次出現險情。最終落得個“孫十萬”的美名。關羽在荊州時,攻城撥寨,對曹魏攻勢凌厲,圍攻襄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吳軍得到荊州以後,基本上就只剩下死守毫無作為了。到了東吳晚期,諸葛恪北伐,照樣大敗而歸無尺寸之攻。東吳對北方用兵沒有一次成功的事實並不是巧合,只能說明東吳士兵的陸戰能力是比較差的。


從上面幾個方面綜合來看,東吳從海上進攻曹魏無異於是自取滅亡,毫無勝算的。這也是東吳從來沒有打算過從海上進攻曹魏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