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9.30大屠殺事件"與蘇加諾總統下臺的真相

印尼

1945年,蘇加諾和家人在一起,坐在蘇加諾腿上的就是梅加瓦蒂。

蘇加諾其人其事

蘇加諾1901年6月出生於印尼爪哇。他從小深受爪哇文化影響,“世道與天道平行”及在衝突中保持“中”、“和”之道的思想成為他處世哲學的重要內容。1916年,15歲的他外出求學,並開始參與印尼民族主義革命。在這一過程中,他對革命充滿激情,博覽群書,對各種思想兼收幷蓄。1926年,他提出著名的“三元”(民族主義、伊斯蘭教、馬克思主義)聯合理論,並以此為指導,團結各政治團體,領導印尼在1945年8月17日獲得獨立,並就任第一任總統。

蘇加諾一直站在第三世界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前列。他不斷強調要防範和抵抗新老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的顛覆活動。他倡導“新興力量”(包括“亞洲國家、非洲國家、拉丁美洲國家、社會主義國家的各民族和資本主義國家的進步集團”)的團結合作。他是萬隆亞非會議的發起人之一,也是不結盟運動的發起人和領導人之一。他於1956年、1961年和1964年三次訪問中國。

蘇加諾英俊瀟灑,他的革命激情極具感召力。他富於浪漫思想和愛心,曾把自己描繪為“一個偉大的愛人”。他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經常會下車同普通人握手交談,還能在破爛不堪的農舍裡睡覺。他多愁善感,看見美景會深深嘆息;看見晚霞心裡會詩意盪漾;唱黑人聖歌會潸然淚下。他至少結過6次婚,關於他的私生活也有各種傳說和故事。

他偏愛大型群眾集會,第一次向蘇聯要求援助時,要的是資助建設一座他能不斷舉行群眾大會的巨型體育館。但他卻不善治國,在他主政時,期印尼政局動盪,經濟不景氣,人民貧困。政府在處理日益惡化的經濟問題上束手無策,並引發日益嚴重的政治危機。最終,在外國勢力和印尼右派勢力的合謀下,他被逼下臺,並在幽禁中抑鬱而終。

“九三0事件”

1965年9月30日,發生了舉世震驚的“9.30事件”。事件引發印尼歷史上最殘酷的血腥大屠殺,並導致蘇加諾下臺和蘇哈托長達32年的獨裁統治。長期以來,雖然疑點重重,但事件的真相一直被掩蓋。由於涉案人員大都逝去,揭開這一謎底已成為難題。

20世紀60年代初,印尼共產黨迅速發展為擁有300萬黨員的大黨,併成為蘇加諾可資依靠的政治力量。蘇加諾說:“我是共產黨人的朋友,因為共產黨人是革命者。”

1965年5月,他又講:“沒有共產黨幫助,印尼永遠也不能作為第一流的大國出現”,“我愛印尼共產黨,把它看成我的兄弟”。蘇加諾的言行自然引起印尼右翼勢力,特別是陸軍中右翼勢力的怨恨。陸軍中得到美、英支持的“將領委員會”密謀發動推翻蘇加諾的政變。1965年9月21日,由40名陸軍高級軍官組成的“將領委員會”秘密集會,並從首都雅加達以外調遣軍隊,準備於10月5日建軍節時發動政變。

這些陰謀活動被蘇加諾總統的衛隊長翁東中校獲悉。他聯合陸軍戰略預備隊加里曼丹第四軍區司令蘇帕佐准將和陸軍上校拉蒂夫,決定採取先發制人的軍事行動,綁架陸軍主要領導人,挫敗政變圖謀,並由拉蒂夫兩次去見當時掌握強大的陸軍戰略預備隊兵權的蘇哈托將軍,向他彙報情況。

9月30日夜22時,翁東等人採取行動。7輛卡車裝滿身穿總統衛隊服的武裝士兵,從哈林空軍基地出發,次日凌晨到達雅加達,然後分赴7名陸軍將軍的寓所進行搜捕。

陸軍參謀長雅尼中將、潘賈伊坦中將和哈約諾少將被打死,蘇普拉普託少將、帕爾曼少將和蘇多佐准將被綁架到哈林空軍基地,遭到殺害。只有納蘇蒂安將軍一人逃匿。

事發後,一直不動聲色的蘇哈托迅速指揮陸軍進行全面“反擊”。10月1日,他得知7名陸軍高級將領被殺或遭綁架後,便召開參謀部會議,稱翁東等人“發動政變,用暴力手段奪取國家政權。這些肯定是印尼共產黨策劃的”。

會議決定由他統一指揮反擊行動。第二天,蘇哈托拒絕了蘇加諾關於政治解決危機的要求,並迫使蘇加諾任命他為負責恢復治安和公共秩序的部長和陸軍司令。之後,陸軍很快攻佔哈林空軍基地。

“9.30運動”以失敗告終。

早在30年前,澳大利亞人萊格在其所著的《蘇加諾政治傳記》中便稱,“9.30事件”的主要事實雖已眾所周知,“但對其細節和內在含義可能永遠莫衷一是”。

對這一事件的疑問主要有三:第一,蘇哈托到底知不知道7名將軍要被綁架?第二,為什麼手握兵權又持反共態度的蘇哈托的名字不在被殺的將軍名單中?第三,為什麼翁東要將抓獲的將軍殘忍地殺害?

大屠殺及蘇加諾

政治生命的終結

平息“9.30事件”後,以蘇哈托為首的陸軍領導人及右翼勢力開始了對印尼共產黨的全面清剿行動。10月8日,雅加達召開了50萬人的大會,遊行隊伍焚燒了印尼共總部。史無前例的大逮捕和大屠殺隨之拉開了序幕。據不完全統計,從1965年底到1966年不到一年的時間,約有50萬人被捕,25萬多人被殺。而國際媒體估計的數字要大得多,《倫敦經濟報》稱死者達100萬。

流經雅加達的梭羅河水面上漂浮著許多屍體,河岸被血汙浸染。遇難的不僅有共產黨員,還有他們的親屬甚至同情者。這次大屠殺被稱為世界最嚴重的大屠殺。

在清除印尼共過程中,印尼軍方將目標對準蘇加諾的總統權力。蘇加諾雖極力挽回局面,但在軍方及右翼勢力的阻撓下逐步被架空。

1966年3月11日,3名將領來到蘇加諾的茂物行宮,迫使蘇加諾簽署所謂的“3.11命令”,把行政權力移交給蘇哈托。

1967年3月7日,在陸軍的壓力下,蘇加諾總統被迫交出權力,蘇哈托任代理總統,而蘇加諾仍保留總統職位。但軍方對此仍不滿足,1967年3月12日,軍方操縱的臨時人民協商會議一致通過撤銷對蘇加諾總統的任命,剝奪其所有職權。

蘇哈托開始了對印尼長達30多年的鐵腕統治。至此,蘇加諾政治生命已經完結。這期間,他的妻子也一個個離他而去,最後只剩下惟一合法的妻子哈蒂妮。

1970年6月21日黎明,蘇加諾在醫院病逝。

美英等國插手政變

蘇哈托政權倒臺後,曾被關押多年的墨里斯少將在受訪時稱,“9.30事件”是“內外因素”造成的。

近年來,不斷曝光的資料顯示,美、英和澳大利亞積極參與了蘇哈托的軍事政變,並支持其對親共的近百萬工人、農民、學生和政治活動分子的屠殺。

20世紀60年代初,蘇加諾在其“納沙貢”政策的指導下,加強了與印尼共的關係,這使美、英、澳與印尼的關係日趨緊張。搞掉蘇加諾,扶持以陸軍為代表的印尼右翼勢力,已成為美英等國的重要考慮。

1959年,美國蘭德公司為中央情報局提供了《東南亞是下一個十年的麻煩地區》的報告,稱“印尼社會不能抵擋共產主義的激烈競爭。”“對共產主義最好的抗衡力量,從人員來說,是各國軍官集團的成員,從組織機構來說,是各國的軍隊”。

在這一思想指導下,美英等西方國家積極與印尼陸軍勾結,尋找其代理人。此外,西方情報機構還力圖“製造一個機會、一個藉口”,利用印尼陸軍的槍消滅印尼共。

曾參與“9.30事件”的拉蒂夫證實,英美兩國參與了7名將軍欲從蘇加諾手中奪權的密謀。美國國務院和中央情報局的有關文件表明:蘇哈托控制權力後,美國便敦促其使用軍隊和右翼教派武裝全面捕殺印尼共。據澳大利亞《悉尼晨報》稱,美、澳知道實情,但仍“一如既往地支持軍隊的血腥政變”。

“9.30事件”後,美選派顛覆別國政府的老手馬歇爾·格林為駐印尼大使。格林到任後,積極參與大屠殺行動。1990年,格林和其他美國退休的外交官和中央情報局官員承認,他們曾向印尼將軍們提供了5000名印尼共的幹部名單。這些人很快被抓捕和處決。

另外,近年來的資料也表明,澳大利亞也參與了印尼的大屠殺。

但20世紀90年代初,當時的澳大利亞總理保羅·基廷說,蘇哈托的政變,是澳大利亞戰後戰略史上最重要和最有益的事件。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