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小公司还有没有异军突起的机会

1994年杨致远和大卫-费罗在美国创立了雅虎,这两位都有着深厚的技术背景,同时具备独到的判断力,紧紧地抓住了互联网初期人们面对突如其来的信息爆炸,如何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的需求痛点。

人工智能时代,小公司还有没有异军突起的机会

互联网创始初期充满了机会,那些以技术为核心的资本,疯狂地跑马圈地,伴随着当时互联网设施和技术不断完善,那些技术大拿有机会以小公司的面目出现,开创一个个崭新的应用。

人工智能时代,小公司还有没有异军突起的机会

1996年4月12日,YAHOO!正式在华尔街上市,上市第一天的股票总价达到5亿美元,而YAHOO!1995年的营业额不过130万美元,实际亏损63万美元,直到1996年底,才赚了9万美元。

雅虎抓住搜索这一互联网的核心,其后的google、百度、搜狐都是以搜索为切入点,成功地占据了互联网的一席之地。

人工智能时代,小公司还有没有异军突起的机会

此后,互联网在2011年从传统互联网进化为移动互联网,内容已经过剩,搜索的需求退位,而精选内容成为新的热点,人们利用碎片时间享受个性化信息服务成为那个时代的需求。

在互联网的一片红海中,小公司单靠技术已经很难有发展空间,这个时期处于资源整合阶段,鲜有颠覆性的创新。

随着5G即将商用,物联网的脚步越来越近,这一互联网的2.0版的到来,带来的是人工智能这个重磅应用,这才是继互联网后,真正的开创性的升级。在人工智能的巨大机会下,以技术为核心的小公司能否复现20多年前雅虎们的辉煌呢,也许真有可能。

我们知道,人工智能的基础是算力、算法和大数据。现有的平台类应用贡献了大部分的数据,而算力掌握在诸如IBM、亚马逊、阿里巴巴这样的巨头手中。算法的进化,虽然需要依靠数据的训练,也很难离开算力的支持,但毕竟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中,极有可能成为小公司异军突起的切入点。

人工智能已经触及到人类的思维层面,和互联网初期解决信息互联互通的机遇不同,是在所有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紧密相连,信息畅通的情况下,对于信息处理的需求。而在模拟人类进行信息的识别和处理的过程中,人类历史文化的积累将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除了数学这一所有技术的源头以外,

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中,非技术的因素在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阶段可能成为关键因素,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正如人类的发展历史。

围绕算法,以数学家为媒介,以哲学家、艺术家、生物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为团队成员的小公司,极有可能复制互联网初期雅虎们的辉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