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建设教育强市实施方案》解读都在这里

近日,市委办、市府办印发《龙岩市建设教育强市实施方案》

(以下称《方案》),《方案》分建设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三部分,凸显了顶层设计、分层推进、聚焦重点、培育品牌等特色,勾画了向一流现代化教育强市迈进的清晰蓝图,堪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教育强市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日前,记者采访了市教育局领导,对《方案》进行了解读

1

到2025 年,全市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前列

2

“八大工程”助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No.1

到2025 年,全市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前列

《龙岩市建设教育强市实施方案》解读都在这里

10月18日,龙岩市实验学校的一年级学生在学做广播体操。该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规划占地面积87亩,项目总投资约2.68亿元。学校办学规模54个教学班(其中小学36个班,初中18个班)。今年秋季小学招生10 班,初中招生6班,共增加800个学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推动教育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更好的发展,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热切关注的“上学难、上好学”的问题,是人民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方案》是市委、市政府着力民生大计的初心映照和使命体现,承载了闽西人民的殷殷期盼,对我市教育事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方案》的出台有哪些背景?

01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全市上下合力共推教育发展的良好格局初步形成。

02

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精气神得到有效提振。

03

各类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在全省的地位和影响明显提升,省级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成绩和普通高考成绩位居全省前列。

04

各级政府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大力实施教育扩容,着力推动优质均衡发展,较好地解决了“有学上”“上好学”问题,向人民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但是,我市教育事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差距。为贯彻落实党的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推进新时代龙岩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作出教育强市决策与部署。

《方案》主要规划的工作目标

《方案》主要规划了2022年和2025年两个时间节点的工作目标。

核心目标是“教育强县”创建达成情况。

具体目标则为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指标达成情况。

相关目标量化值,特别是到2025年的工作目标量化值,主要是依据《福建省“教育强县”督导评估标准(修订)》的指标要求来设定。

到2022年的工作目标量化值,则是基于我市现有工作基础,并以2025年目标值为基准进行测算和设定的。

《方案》聚焦哪些方面?

1.《方案》聚焦教育现代化进程,以“办学条件强、学校管理强、师资力量强、公平程度高、教育质量高、社会认可度高”为指针,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

2.到2022 年,力争建成“福建省教育强县”不少于3 个,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3.到2025 年,建成“福建省教育强县”不少于4 个,全市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前列,部分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全省领先水平,基本建成教育强市。

4.此外,《方案》在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终身教育、教师队伍等方面制定了具体目标。

No.2

“八大工程”助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龙岩市建设教育强市实施方案》解读都在这里

10月21日,龙岩市松涛小学分校的老师在运用全新的班班通进行授课。去年市领导在该校调研时发现班班通因超年限,投影变得模糊不清,影响教学。于是投入100多万元在今年1月为全校39个班级均配置全新的班班通,提高了教学效益,2259名师生广为受益。

“教育强县”建设是我市“教育强市”的重要基础,只有“县县强”,方能“全市强”。为此,《方案》紧扣“教育强县”建设的关键领域、聚焦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环节,提出了重点实施的“八项工程”——

1

教育强县建设工程

力争漳平市于2020年、上杭县于2021 年、新罗区于2022 年、武平县于2023年通过“教育强县”省级评估

《方案》提出,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要把“教育强县(市、区)”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对照《福建省“教育强县”督导评估办法(修订)》《福建省“教育强县”督导评估标准(修订)》,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教育强县(市、区)”建设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加强组织领导,精心推动实施。

力争漳平市于2020年、上杭县于2021 年、新罗区于2022 年、武平县于2023年通过“教育强县”省级评估;到2025 年,其余县(区)基本具备申报条件。

2

学前教育普惠工程:

全市每年新建公办幼儿园不少于15 所

《方案》要求,持续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全市每年新建公办幼儿园不少于15 所,到2022 年新建公办幼儿园60 所、新增幼儿学位2 万个。

建设一批“公有、民营、普惠”幼儿园,积极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幼儿园建设运营。

《龙岩市建设教育强市实施方案》解读都在这里

近日,长汀县第二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学习船灯技术,传承客家传统文化。

严格落实配套幼儿园与城镇住宅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的政策。

允许企事业单位和社会资本充分利用闲置房产改建普惠性幼儿园。

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普惠性民办园教育服务机制,购买服务资金按属地原则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依法规范民办园办园和普惠性幼儿园收费行为。

3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工程

支持优质高中复办(创办)公办初中

《方案》明确,

调整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优先保障中小学校建设用地,落实城镇新建住宅区配套中小学校与住宅建设首期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的政策。

持续实施城镇中小学扩容工程,有序扩大学位供给,加快消除大班额。

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促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龙岩市建设教育强市实施方案》解读都在这里

10月22日,龙岩一中学生在练习排球。

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打造“乡村温馨校园”。

实施小学“奠基”和初中“壮腰”工程,支持优质高中复办(创办)公办初中,促进各学段教育有效衔接。

大力推行教育组团发展模式,深化“名校带动工程”“城区小片区管理”“农村薄弱学校委托管理”,不断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

推进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推进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全覆盖,实现困难群体教育帮扶精准化。

4

优质高中建设工程:

到2025 年,建成省一级达标高中10 所、省示范性高中4 所

《方案》提出,加大普通高中建设投入,撤并布点重复、办学条件差、规模小的普通高中,适度扩大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到2020 年所有普通高中资源配置满足高考综合改革新要求。

加大普通高中达标晋级工作力度,到2022 年力争100%公办普通高中(不含保留建制的普通高中)完成达标建设,建成省一级达标高中8 所、省示范性高中3 所;到2025 年,建成省一级达标高中10 所、省示范性高中4 所。

鼓励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到2025年力争创建省级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基地校6 所。

5

高等与职业教育转型提升工程:

力争增列龙岩学院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方案》确定,支持

龙岩学院建设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建强服务产业专业和师范类专业,力争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支持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整合利用龙岩卫生学校、龙岩财经学校资源,做强做大服务产业专业和医学护理专业。

《龙岩市建设教育强市实施方案》解读都在这里

近年来,龙岩学院持续推进“百名教授博士进基层”活动,推进产教研深度融合,服务龙岩市创新驱动。图为龙岩学院教授为农民介绍百香果种植技术。通讯员 黄德民 摄

支持以龙岩技师学院为建校基础创办龙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优化整合中职学校的布局和专业,重点规划建设一批对接区域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

积极探索构建贯通“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的技能型人才成长“立交桥”。开展1+X 证书制度试点。

6

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方案》要求,坚持“五育”并举,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实现全面发展;推进特色学校创建活动与“书香校园”建设

,鼓励学校开发、开设以乡土历史、客家文化、红色文化、闽西山歌戏曲等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传承闽西优秀传统文化。

完善各类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机制,引导和推动各类学校全面、提质发展;加大中考、高考质量专项奖励力度,完善初、高中学科竞赛和职业技能大赛激励机制,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予以保障。

配齐配强教师进修院校学科专任教师,推进教师进修院校标准化建设。

7

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

到2022 年,80%以上城区中小学建成“智慧校园

《方案》提出,坚持市、县一体,统筹推进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设

,力争到2022 年建成教育云服务平台。

推进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到2022 年中小学全面建成“数字校园”,80%以上城区中小学建成“智慧校园”。

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运用,促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依托广播电视大学、社区大学(社区学院)体系建设覆盖城乡的社区教育学习网点,提高社区教育学习网点覆盖率。

大力发展数字化远程教育,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

8

教师队伍优化工程:

建立教师职务“能上能下”聘用机制、惩处机制和退出机制

《方案》要求,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

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以及绩效工资发放、教绩奖励金分配等的重要依据。

深入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实行区域统筹师资配置。到2025 年,各县(市、区)全面实行教师“县管校聘”。

《龙岩市建设教育强市实施方案》解读都在这里

10月18日,龙岩一中锦山学校全景图。该校是市委、市政府为提升中心城区教育均衡发展而实施的重点项目,办学规模为高中部72个班,学生3600人,初中部54个班,学生2700人,规划用地面积260.8亩,项目总投资概算约7.79亿元。教学设施、校园环境、师资配备全市一流。

建立教师补充长效机制,加快解决紧缺学科教师不足和年龄老化问题。鼓励各级财政出资委托省内外师范类高校培养优秀师范生。加强教师聘后管理和聘期考核,建立教师职务“能上能下”聘用机制、惩处机制和退出机制,实施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健全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机制,加大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

深入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完善学校教绩奖励金、班主任考评奖励金和校长绩效奖金制度,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来源:闽西日报)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