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市高新技術企業資金技術成果對接會側記

17日,由省科技廳、龍巖市政府主辦的龍巖市高新技術企業資金技術成果對接會召開,簽約共涉及10家金融機構、3家投資機構、27家工業企業,“科技貸”項目資金約2億元,轉化12項科研技術成果,有效緩解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融資困難,推動我市高新技術產業與金融機構深度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高新技術企業發展迅猛

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作為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競爭力的生力軍,在我市經濟發展中佔據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培育。

市科技局實行分類施策,建立高新技術企業動態調整培育庫,制定企業成長路線圖,實行“1+10”局領導掛鉤聯繫企業制度,使得我市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得到較快增長,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從2016年71家到2018年142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53家,今年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有望突破200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有望突破100家。我市高新技術企業工業總值從2015年的217.86億元成長到2018年的473.96億元,佔比GDP的19.8%。

“融資難”成發展制約因素

民營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具有“輕資產、高成長性”的特性,這給帶來企業高速發展、規模擴張的同時,也產生了對資金的大量需求。然而對於“輕資產”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來說,傳統融資渠道需要資產抵押,無形資產又缺乏有效價值評估體系。“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制約著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發展。

近年來,市科技局一直在探索科技與金融結合點,每年對省、市創新創業大賽獲獎優秀項目極力推薦給銀行、投資機構以及各類投資者,同時還開展專利權質押等融資工作。2018年有18家企業辦理專利權質押貸款,授信額度2.24億元,累計11.15億元。儘管如此,我市高新技術企業在高速成長的過程中面臨資金需求難以得到滿足,融資難問題仍然較為突出。

政府搭臺促進科技金融深入對接

關注到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困難和痛點,2018年,省政府出臺《關於進一步推進創新驅動發展七條措施》,決定於2019年-2021年省級財政每年出資2億元設立專項補償資金,為全省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貸款提供風險補償和增信支持。

今年2月份,興業銀行龍巖分行率先發放全省首筆“科技貸”。經市科技局與各金融機構的充分協調溝通、通力合作,目前我市累計投放金額約2億元,服務企業18家。

此次對接專場,由政府搭臺,為企業提供專業化的、市場化、精準化的金融服務。市科技局與10家銀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與3家投資機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銀企合作“科技貸”項目,涉及9家銀行、18家企業,投放金額約2億元。“此次藉助“科技貸”,我們順利與龍巖郵儲銀行漳平支行順利完成簽約,有了足額的授信,克服了傳統融資渠道資產抵押率不足等問題,為企業發展打開長足空間。”福建新佳鑫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謝若瑜告訴記者。

對接會還架設了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的橋樑,暢通了科技成果轉化通道。在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簽約現場,吸引了浙江大學、廈門大學、中科院海西院等7所高校科研院所、12家企業,共轉化了12項科研成果。

“龍巖正處於科技創新發展的關鍵時期,企業非常需要科技力量的支撐。我們中科院研究方向與龍巖的產業結合度高,通過這次機會幫助當地企業對接中科院的科技資源,通過項目帶動平臺建設,使雙方實現合作共贏。”中科院STS福建中心常務副主任洪楊平副研究員說。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