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朝歷代最受好評的100首五絕古詩,給孩子收藏吧

五絕看似只有二十個字,其實想要做到意蘊深長也不是一件容易事。下面這100首可以說是歷朝歷代最受好評的五絕,但依然不能窮盡所有,歡迎補充和指正。

《畫》唐·王維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風》唐·李嶠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歷朝歷代最受好評的100首五絕古詩,給孩子收藏吧

《雪》唐·羅隱

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

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

《苔》清·袁枚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蟬》唐·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山中》唐·王勃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山中》唐·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

《鹿柴》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相思》唐·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送別》唐·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行宮》唐·元稹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

《桃花》唐·元稹

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

春風助腸斷,吹落白衣裳。

《劍客》唐·賈島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口號》唐·賈島

中夜忽自起,汲此百尺泉。

林木含白露,星斗在青天。

《怨情》唐·李白

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

但見淚痕溼,不知心恨誰。

《聽箏》唐·李端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宮詞》唐·張祜

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

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歸雁》唐·杜甫

東來萬里客,亂定幾年歸?

腸斷江城雁,高高向北飛!

《蠶婦》宋·張俞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所見》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四時》晉·陶淵明

春水滿四澤,夏雲多奇峰。

秋月揚明暉,冬嶺秀寒松。

《春曉》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夜雪》唐·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秋夕》唐·白居易

葉聲落如雨,月色白似霜。

夜深方獨臥,誰為拂塵床。

《早春》唐·白居易

雪散因和氣,冰開得暖光。

春銷不得處,唯有鬢邊霜。

《送別》唐·王之渙

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

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

《中秋》唐·司空圖

閒吟秋景外,萬事覺悠悠。

此夜若無月,一年虛過秋。

《元日》唐·司空圖

甲子今重數,生涯只自憐。

殷勤元日日,欹午又明年。

《憶梅》唐·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春怨》唐·金昌緒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聞雁》唐·韋應物

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春雪》唐·劉方平

飛雪帶春風,徘徊亂繞空。

君看似花處,偏在洛陽東。

《春曉》唐·陸龜蒙

春庭曉景別,清露花邐迤。

黃蜂一過慵,夜夜棲香蕊。

《梅花》宋·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江上》宋·王安石

江水漾西風,江花脫晚紅。

離情被橫笛,吹過亂山東。

《紅梅》宋·王十朋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

猶餘雪霜態,未肯十分紅。

《陶者》宋·梅堯臣

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

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

《絕句》元·王庭筠

竹影和詩瘦,梅花入夢香。

可憐今夜月,不肯下西廂。

《秋雁》元·揭傒斯

寒向江南暖,飢向江南飽。

莫道江南惡,須道江南好。

《青松》現代·陳毅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靜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淥水曲》唐·李白

淥水明秋月,南湖採白蘋。

荷花嬌欲語,愁殺盪舟人。

《勞勞亭》唐·李白

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

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

《竹裡館》唐·王維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鳥鳴澗》唐·王維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歷朝歷代最受好評的100首五絕古詩,給孩子收藏吧

《辛夷塢》唐·王維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臨湖亭》唐·王維

輕舸迎上客,悠悠湖上來。

當軒對尊酒,四面芙蓉開。

《八陣圖》唐·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題詩後》唐·賈島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

《塞下曲》唐·許渾

夜戰桑乾北,秦兵半不歸。

朝來有鄉信,猶自寄寒衣。

《涼州詞》唐·韓琮

樹發花如錦,鶯啼柳若絲。

更遊歡宴地,悲見別離時。

《哥舒歌》唐·佚名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

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

《詠華山》宋·寇凖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

《南浦別》唐·白居易

南浦悽悽別,西風嫋嫋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遺愛寺》唐·白居易

弄石臨溪坐,尋花繞寺行。

時時聞鳥語,處處是泉聲。

《樂遊原》唐·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渡漢江》唐·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秋風引》唐·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曲池荷》唐·盧照鄰

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

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

《聽彈琴》唐·劉長卿

泠泠七絃上,靜聽松風寒。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西施灘》唐·崔道融

宰嚭亡吳國,西施陷惡名。

浣紗春水急,似有不平聲。

《就義詩》明·楊繼盛

浩氣還太虛,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報國,留作忠魂補。

《夏日山中》唐·李白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夜宿山寺》唐·李白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新嫁娘詞》唐·王建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

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長安秋望》唐·杜牧

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

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

《登鸛雀樓》唐·暢當

迥臨飛鳥上,高出世塵間。

天勢圍平野,河流入斷山。

《山村詠懷》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中秋玩月》明·佚名

團團離海角,漸漸入雲衢。

此夜一輪滿,清光何處無!

《人日思歸》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登鸛雀樓》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問劉十九》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微雨夜行》唐·白居易

漠漠秋雲起,稍稍夜寒生。

但覺衣裳溼,無點亦無聲。

《過三閭廟》唐·戴叔倫

沅湘流不盡,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風起,蕭蕭楓樹林。

《夏日絕句》宋·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獨坐敬亭山》唐·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尋隱者不遇》唐·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終南望餘雪》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送靈澈上人》唐·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送方外上人》唐·劉長卿

孤雲將野鶴,豈向人間住。

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

《於易水送人》唐·駱賓王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送朱大入秦》唐·孟浩然

遊人五陵去,寶劍值千金。

分手脫相贈,平生一片心。

《舟夜書所見》清·查慎行

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

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憫農二首·其一》唐·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憫農二首·其二》唐·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絕句二首·其一》唐·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絕句二首·其二》唐·杜甫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秋夜寄邱員外》唐·韋應物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中秋月二首·其二》唐·李嶠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風?

《從軍行二首·其一》唐·王昌齡

大將軍出戰,白日暗榆關。

三面黃金甲,單于破膽還。

《馬詩二十三首·其四》唐·李賀

此馬非凡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

歷朝歷代最受好評的100首五絕古詩,給孩子收藏吧

《馬詩二十三首·其五》唐·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唐·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和張僕射塞下曲·其二》唐·盧綸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

《和張僕射塞下曲·其三》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圖文均來自網絡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