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鉅虧5億日關13店,旗下男裝申請破產,中國版“ZARA”陷鉅虧泥潭

拉夏貝爾又一次因“斷腕”之舉被裹挾至輿論浪尖。

10月17日,上海拉夏貝爾服飾股份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旗下控股子公司傑克沃克(上海)服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傑克沃克)因持續虧損,無法繼續經營,擬向人民法院申請破產清算。鑑於本次破產清算尚待法院受理並裁定,該事項尚存在不確定性。

公開資料顯示,傑克沃克成立於2009年,定位於國際化休閒男裝,產品線包括休閒、運動、牛仔、商務等系列,主營男裝品牌O.T.R.根據拉夏貝爾過往公告,2015年5月底,拉夏貝爾向傑克沃克注資7500萬元後,直接持有該公司69.12%的股份,成為其最大股東。

事實上,這不是拉夏貝爾的第一次“斷腕”。為了儘快扭轉業績,拉夏貝爾早已開始著手甩賣資產。2019年5月及6月,拉夏貝爾就曾分別發公告稱出售旗下控股子公司杭州黯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七格格)與天津星曠企業管理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股權。

“拉夏貝爾正在逐步‘瘦身’並聚焦主營業務。只有將主營業務徹底吃透,才有多元化與多品牌的可能性。”服裝分析師馬崗稱,拉夏貝爾的優勢業務在於女裝,這是其收縮其他業務的初衷與出發點。

曾被給予厚望,如今資不抵債

對於傑克沃克的破產清算,拉夏貝爾給出了多方面原因。主要包括:傑克沃克持續經營虧損、資不抵債的實際情況以及拉夏貝爾正集中資源、聚焦核心優勢品牌的未來發展戰略及公司當前的經營和資金現狀。

拉夏貝爾還指出,假設最終破產清算完成,傑克沃克不再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範圍,以2019年9月30日賬面金額預計,本次傑克沃克破產清算事項對公司合併報表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影響不超過-4100萬元。

而根據公告,2018年度,傑克沃克的總資產約為1.74億元,淨資產約為-1.67億元,營業收入約為1.71億元,淨利潤為虧損1.62億元。並且,公告同時顯示,截至2019年9月,拉夏貝爾對傑克沃克的經營性借款餘額高達2.47億元。

這意味著,當前的傑克沃克不僅未能盈利,反而揹負高額債務、資不抵債。

然而,現在看來甚至頗為諷刺的是,當初的傑克沃克被拉夏貝爾視作鞏固市場領導地位的“中堅”力量。

2015年5月份,拉夏貝爾宣佈與傑克沃克訂立投資協議,向傑克沃克注資7500萬元。交易完成後,拉夏貝爾直接持有傑克沃克69.12%的股份。按照拉夏貝爾彼時的計劃,這一交易有助於集團鞏固其在國內大眾休閒服裝市場的領導地位。

“按照國外服飾零售行業的發展來看,唯有多品牌戰略才能持續發展。”拉夏貝爾常務副總裁王勇當時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2014年底,拉夏貝爾旗下僅有8個品牌,到了2015年已經有12個品牌。

如今,拉夏貝爾的子品牌數量高達近20個,涵蓋了女裝、男裝、童裝等。如La Chapelle、Puella、UlifeStyle、Candie’s、La Babité、Siastella、INMIX、Segafredo、尚芭蒂等。

不過,紡織服裝品牌管理專家、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偉雄卻認為,在主品牌不強的情況下貿然多元化,就會造成“東施效顰”的現象。“拉夏貝爾女裝旗下十多個品牌混雜在一起,有男裝、也有細分的女裝。但給消費者體驗差異化不大,看似是集合店,實際上還是在拉夏貝爾女裝招牌下的不同品牌標籤罷了。”

瘋狂“賣賣賣”,斷臂求生

傑克沃克不是拉夏貝爾上市公司體系中第一個“出局”的品牌。

早在2019年上半年,拉夏貝爾就已經開始著手甩賣資產。2019年5月7日,拉夏貝爾連發三份公告,稱將以2億人民幣(同收購價格),將旗下控股子公司杭州黯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七格格)54.05%股權出售給杭州雁兒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

緊接著僅一個月之後即6月22日,拉夏貝爾再次發佈公告稱,將以2.75億元出售旗下子公司(“拉夏企管”)持有的天津星曠企業管理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98.04%份額。截止2018年底,天津星曠的賬面淨值為2.36億元。經測算,預計本次轉讓將在2019年度帶來約0.29億元的利潤。

不僅如此,“我們打算賣掉總部的一部分大樓,有些樓層也會出租出去,太倉的倉庫在幾個月內也會賣掉。”拉夏貝爾創始人兼董事長邢加興表示。

而這背後,實則是拉夏貝爾在鉅額虧損之下的“求生”之舉。

根據拉夏貝爾公佈的2019年半年報數據,拉夏貝爾在2019年上半年的總營收為人民幣39.51億元,同比下降23.2%,淨利潤為人民幣-5.65億元,同比下降333.9%;經調整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98億元,較2018年同期下降了311.2%。

為了扭轉頹勢,拉夏貝爾還加大了關店力度。截至2019年6月底,拉夏貝爾境內零售網點數量為6799個,較2018年底的9269個淨減少2470個,門店網點數量下降比例達26.65%。“2019年,拉夏貝爾的核心目標是扭虧。”在2018年年報交流會中,拉夏貝爾高管曾如此表示。

“現在我們定下來唯一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斷臂求生’。關掉虧損的店鋪、出售部分固定資產、優化員工結構。”邢加興直言,未來,拉夏貝爾在渠道會形成直營、聯營、加盟結合的方式,並且下沉到三四線城市;而多品牌戰略仍會堅持,但要聚焦核心品牌競爭力提升,減少對非核心品牌的低效資源投入。

這樣看來,傑克沃克或許也不是拉夏貝爾最後一個“離開”的旗下品牌。

能否脫困翻身?

作為國內首家“A+H”股的服裝上市公司,拉夏貝爾一度風光無限。

在2017年迴歸A股之初,拉夏貝爾還受到了資本的熱烈追捧,市值曾一度達約120億元。與此同時,其背後的機構股東博信一期、上海融高等也在彼時獲得了高額的回報倍數。

如今,拉夏貝爾的市值已經不到30億元,不及A股上市之時的四分之一。

然而,“可能半年到一年的時間,我們又可以重新回到一個比較良性的狀態來運轉。”在當前業績承壓、內憂外患的強敵之下,邢加興依舊對拉夏貝爾的未來充滿信心。他表示,在(拉夏貝爾)第一個10年,幾乎沒有賺到錢,仍堅持下來了;第二個10年,公司找對了方向,得以快速發展;2019年是第三個十年的開端,拉夏貝爾必須變革了。

而在2019年半年報中,拉夏貝爾方面也強調,公司將採取集中優勢資源發展核心女裝品牌,明晰品牌定位,構建差異化的品牌矩陣;響應市場趨勢和消費者需求,提高買手店佔比;改進管理,促進運營效率及經營質量等措施來提振業績。

那麼,拉夏貝爾能否因此成功“翻身”,最終走出鉅虧泥潭呢?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在馬崗看來,拉夏貝爾目前的業務收縮至少是一條明智的方向與舉措。這是因為,拉夏貝爾當前的資源並不足以支撐其多元化和多品牌運作,只有先歸核化,做精女裝業務,才有多元的可能。

程偉雄也提到,拉夏貝爾理應更加理性地放緩發展步伐,真正去做好品牌規劃與定位,用心去研發符合消費者的產品,專注店鋪的精細化而不是大肆搶地盤開多店做大規模。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