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友這場活出生命Live演唱會什麼水平?

彭曉楓


謝謝您的問題。《活出生命演唱會》是華語樂壇至今為止唯一一場以翻唱為主的公益性質演唱會。

這場演唱會舉辦於2004年12月21日,張學友一口氣演唱了25首歌曲,其中20首是翻唱其他歌手的經典名曲,而且只此一場,現場錄音錄像,製作成CD和DVD,也被歌迷戲稱是歌神唱哭原唱演唱會。特別有意思的是,歌神出場的第一首歌是邊吃蘋果邊唱的,學友說這就是他平時在錄音棚錄歌時的習慣,因為蘋果汁最接近人的口水,可以保護喉嚨。

整場演出行雲流水,沒有繁雜冗長的對白舞蹈等,只有安靜的唱歌,真的是一場聽覺盛宴。被翻唱的歌手全都是大牌,被翻唱和歌曲全都是熱門經典歌曲,現場氣氛非常好。這場演唱會的CD發行之後,銷量火爆,很多音響店都拿它當做試音碟。

這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場演唱會,如果您沒看過,強烈建議您觀看。最後,附上演唱會曲目清單,希望能夠幫助到您,謝謝!

[01]First of May (原唱:Bee Gees)

[02]但願人長久 (原唱:王菲/鄧麗君)

[03]眼淚 (原唱:范曉萱)

[04]天黑黑 (原唱:孫燕姿)

[05]聽海(原唱:張惠妹)

[06]約定 (原唱:王菲)

[07]藍月亮 (原唱:李克勤)

[08]天下無雙 (原唱:陳奕迅)

[09]明天我要嫁給你 (原唱:周華健)

[10]瘋了 (原唱:林憶蓮)

[11]傷追人 (原唱:古巨基)

[12]小城大事 (原唱:楊千嬅)

[13]星晴 (原唱:周杰倫)

[14]愛很簡單 (原唱:陶喆)

[15]愛我別走 (原唱:張震嶽)

[16]愛如潮水 (原唱:張信哲)

[17]味道 (原唱:辛曉琪)

[18]等 (原唱:陳百強)

[19]追 (原唱:張國榮) (電影 '金枝玉葉' 插曲)

[20]情人 (原唱:Beyond)

[21]不老的傳說(雪狼湖序曲)

[22]講你知

[23]我真的受傷了

[24]她來聽我的演唱會

[25]愛是永恆





學友熱


學友04年的這場以翻唱其他歌手經典曲目為主的演唱會,不敢說絕後,至少是空前。翻唱成名歌手的經典曲目,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作為已經成為經典的曲目,本來就把歌曲特色模具化了,看到曲目,聽眾就認為它應該是那種樣子的,一旦有絲毫變化,在固化的審美初衷下,極容易偏離聽眾的心理預期。任何一位歌手,哪怕擁有再強大的唱功,在自己獨一聲線的影響下,都會形成一定的自我風格,都不可能完全把別人的特色演繹出來。所以,很多粉絲用“誰誰”唱不出“誰誰”的味道來判定歌手的高低,顯然是一個毫無邏輯根據的偽結論。張學友也一樣,雖然非凡的掌控能力和氣息運用讓他登上所謂的“歌神”寶座,但無論他如何演繹,都脫離不了“張氏情歌”的影子。所以,張學友是冒險的,險就險在聽眾能否接受《星晴》、《味道》、《天黑黑》等等變為“張氏情歌”的味道。但是這道險他竟然邁過去了,他獨有的聲線和極度細膩的演繹在自然放鬆的狀態下將歌曲呈現出另一種成熟的美感來。聽周杰倫的《星晴》,是戀愛男女的歡愉和清新,聽張學友的,則是一對默契夫妻的閒散和淡然;聽楊千嬅的《大城小事》,是哀怨和乞求,聽張學友的,則是沉痛和衷腸難訴。這場只演出了一場的演唱會,現場就是錄音棚,沒有更正糾偏的機會,最終呈現給市場的CD就是最初的歌者狀態,如果沒有足夠強大的唱功,是不可能有如此效果的。對於張學友本人來說,這場演唱會除了是否會被聽眾接受外,最大的挑戰在於對不同歌曲類型的掌控,特別是對《天黑黑》《小城大事》《聽海》等等女性歌曲的演繹。任何一位歌者,都有其擅長的音域和曲調,有的在低音,有的在中音,有的在轉音,有的在顫音和震音,有的在rap,有的則在藍調或者民謠。將這些不同成名歌手在不同擅長區域的歌曲統一攬到自己身上,是一種怎樣的掌控力?如果讓唱《星晴》的周杰倫唱《天黑黑》,會怎麼樣?讓唱《味道》的辛曉琪唱《星晴》,會怎樣?所以,這樣的演唱會也許以後會有,會有更加強大的歌者出現,但在當時,把別人的經典一一再度演繹成自己經典的,唯有張學友一人。有些歌手也偶爾會翻唱經典,迪克牛仔翻唱了很多,黑鴨子也翻唱了很多,幾乎都超越不了原唱,最終只是翻唱而已。劉德華也在專輯《愛如此神奇》中翻唱他人經典,幾乎全部降調處理,雖然演繹出了劉德華的特色,同時又讓歌曲失色過多。陳奕迅偶爾翻唱,本人認為他翻唱的《一生中最愛》可謂驚豔,《遙遠的她》就疲軟無力,如果讓他在整個演唱會翻唱他人經典,恐怕他也不敢去做。《活出生命演》這樣的演唱會目前只有一次,很精彩,但也有瑕疵,至少,《愛如潮水》和《明天我要嫁給你》這兩首歌,本人認為學友演繹的並不完美,總的來講,瑕不掩瑜,張學友依然值得推崇,“歌神”稱號依然名副其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