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友这场活出生命Live演唱会什么水平?

彭晓枫


谢谢您的问题。《活出生命演唱会》是华语乐坛至今为止唯一一场以翻唱为主的公益性质演唱会。

这场演唱会举办于2004年12月21日,张学友一口气演唱了25首歌曲,其中20首是翻唱其他歌手的经典名曲,而且只此一场,现场录音录像,制作成CD和DVD,也被歌迷戏称是歌神唱哭原唱演唱会。特别有意思的是,歌神出场的第一首歌是边吃苹果边唱的,学友说这就是他平时在录音棚录歌时的习惯,因为苹果汁最接近人的口水,可以保护喉咙。

整场演出行云流水,没有繁杂冗长的对白舞蹈等,只有安静的唱歌,真的是一场听觉盛宴。被翻唱的歌手全都是大牌,被翻唱和歌曲全都是热门经典歌曲,现场气氛非常好。这场演唱会的CD发行之后,销量火爆,很多音响店都拿它当做试音碟。

这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场演唱会,如果您没看过,强烈建议您观看。最后,附上演唱会曲目清单,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谢谢!

[01]First of May (原唱:Bee Gees)

[02]但愿人长久 (原唱:王菲/邓丽君)

[03]眼泪 (原唱:范晓萱)

[04]天黑黑 (原唱:孙燕姿)

[05]听海(原唱:张惠妹)

[06]约定 (原唱:王菲)

[07]蓝月亮 (原唱:李克勤)

[08]天下无双 (原唱:陈奕迅)

[09]明天我要嫁给你 (原唱:周华健)

[10]疯了 (原唱:林忆莲)

[11]伤追人 (原唱:古巨基)

[12]小城大事 (原唱:杨千嬅)

[13]星晴 (原唱:周杰伦)

[14]爱很简单 (原唱:陶喆)

[15]爱我别走 (原唱:张震岳)

[16]爱如潮水 (原唱:张信哲)

[17]味道 (原唱:辛晓琪)

[18]等 (原唱:陈百强)

[19]追 (原唱:张国荣) (电影 '金枝玉叶' 插曲)

[20]情人 (原唱:Beyond)

[21]不老的传说(雪狼湖序曲)

[22]讲你知

[23]我真的受伤了

[24]她来听我的演唱会

[25]爱是永恒





学友热


学友04年的这场以翻唱其他歌手经典曲目为主的演唱会,不敢说绝后,至少是空前。翻唱成名歌手的经典曲目,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作为已经成为经典的曲目,本来就把歌曲特色模具化了,看到曲目,听众就认为它应该是那种样子的,一旦有丝毫变化,在固化的审美初衷下,极容易偏离听众的心理预期。任何一位歌手,哪怕拥有再强大的唱功,在自己独一声线的影响下,都会形成一定的自我风格,都不可能完全把别人的特色演绎出来。所以,很多粉丝用“谁谁”唱不出“谁谁”的味道来判定歌手的高低,显然是一个毫无逻辑根据的伪结论。张学友也一样,虽然非凡的掌控能力和气息运用让他登上所谓的“歌神”宝座,但无论他如何演绎,都脱离不了“张氏情歌”的影子。所以,张学友是冒险的,险就险在听众能否接受《星晴》、《味道》、《天黑黑》等等变为“张氏情歌”的味道。但是这道险他竟然迈过去了,他独有的声线和极度细腻的演绎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将歌曲呈现出另一种成熟的美感来。听周杰伦的《星晴》,是恋爱男女的欢愉和清新,听张学友的,则是一对默契夫妻的闲散和淡然;听杨千嬅的《大城小事》,是哀怨和乞求,听张学友的,则是沉痛和衷肠难诉。这场只演出了一场的演唱会,现场就是录音棚,没有更正纠偏的机会,最终呈现给市场的CD就是最初的歌者状态,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唱功,是不可能有如此效果的。对于张学友本人来说,这场演唱会除了是否会被听众接受外,最大的挑战在于对不同歌曲类型的掌控,特别是对《天黑黑》《小城大事》《听海》等等女性歌曲的演绎。任何一位歌者,都有其擅长的音域和曲调,有的在低音,有的在中音,有的在转音,有的在颤音和震音,有的在rap,有的则在蓝调或者民谣。将这些不同成名歌手在不同擅长区域的歌曲统一揽到自己身上,是一种怎样的掌控力?如果让唱《星晴》的周杰伦唱《天黑黑》,会怎么样?让唱《味道》的辛晓琪唱《星晴》,会怎样?所以,这样的演唱会也许以后会有,会有更加强大的歌者出现,但在当时,把别人的经典一一再度演绎成自己经典的,唯有张学友一人。有些歌手也偶尔会翻唱经典,迪克牛仔翻唱了很多,黑鸭子也翻唱了很多,几乎都超越不了原唱,最终只是翻唱而已。刘德华也在专辑《爱如此神奇》中翻唱他人经典,几乎全部降调处理,虽然演绎出了刘德华的特色,同时又让歌曲失色过多。陈奕迅偶尔翻唱,本人认为他翻唱的《一生中最爱》可谓惊艳,《遥远的她》就疲软无力,如果让他在整个演唱会翻唱他人经典,恐怕他也不敢去做。《活出生命演》这样的演唱会目前只有一次,很精彩,但也有瑕疵,至少,《爱如潮水》和《明天我要嫁给你》这两首歌,本人认为学友演绎的并不完美,总的来讲,瑕不掩瑜,张学友依然值得推崇,“歌神”称号依然名副其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