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誅仙》中田不易為什麼不強行讓大竹峰弟子修煉仙劍?

武俠新篇章


在修真一類小說中,誅仙算是頂級作品了,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人喜歡,而且還拍攝成電視劇。記得上大學的時候,一個比較好的朋友強烈推薦看《誅仙》,但因為時間有限,篇幅又太多,所以看到一半的時候便沒有再看,現在又重新來看......

切入正題,田不易為什麼不強行讓大竹峰弟子修煉仙劍?就連作者蕭鼎在小說中也沒有交代清楚,但筆者腦洞大開,在小說中找到了一些蛛絲馬跡,有這麼四點原因!

第一:跟田不易、蘇茹、萬劍一三者有一定瓜葛

在小說中,蘇茹三次強調為何田不易不強行讓大竹峰弟子修煉仙劍?作者蕭鼎都是一筆帶過。借蘇茹之口說了五個字【當年萬師兄.....】,然後就不了了之。那麼問題來了田不易、萬劍一、蘇茹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是萬劍一建議大竹峰弟子不要修煉仙劍還是有其他原因?在這裡筆者不過多揣測.....

第二:弟子天賦

青雲門下有七脈,弟子天賦最高的有三脈,分別為通天峰、龍首峰、小竹峰,每一個門下都有天賦極高的弟子,比如通天峰道玄真人門下的蕭逸才、龍首峰蒼松道人門下的林驚羽、齊昊,以及小竹峰水月大師坐下的陸雪琪。弟子資質最差的一定是大竹峰,全峰一個十個人,師傅師孃除外還有【仁義禮智信】田靈兒、張小凡,除了大師兄宋大仁、二師兄、杜必書、田靈兒勉強能驅物,其他弟子.....尤其是張小凡資質之差,用田不易的話來說就是百年難得一見,要不是有普智和尚傳天音功法,可能他還在大竹峰後山砍竹子,正被一隻猴子欺負著。

在小說中一直強調修真講究天賦,可大竹峰一脈弟子天賦太差,實在是不適合修煉仙劍。

第三:因材施教

在七個首座之中,田不易能做到如此已經是想當難得,青雲門以修劍為主,所以另外六脈都是修煉仙劍,比如龍首峰一脈,大師兄齊昊修煉寒冰訣以及寒冰仙劍,門下弟子都尾隨修煉寒冰一類法門,蒼松也不考慮弟子到底適不適合修煉這一發決,可以說除了大竹峰一脈,其他六脈並沒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田不易知道弟子天賦有限,所以並沒有強行讓他們修煉仙劍,而是要弟子們根據自身情況修煉適合自己的法寶,將自己修為提升到另外一個境界,杜絕從眾心理。因此後來便有了六師兄的神骰法寶、以及愛讀書五師兄的江山筆。

第四:構架需要

《誅仙》的構建很簡單,總結起來就是【青雲門一個百年難得一見,資質平庸的弟子張小凡逆襲成身懷三教功法的曠世奇才血公子之路】,張小凡之所以有如此成就,功勞第一一定是燒火棍,燒火棍不是劍,而是一件在青雲門中成為笑柄的法寶,若田不易規定大竹峰弟子都修煉仙劍,張小凡這一角色便不能成功塑造......

腦洞大開、純屬娛樂,希望有所幫助!


封俠榜


《誅仙》是當代作家蕭鼎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該小說約創作於2003年至2007年。《誅仙》身為修真類小說,在當時是很火爆的,可以說是修真類小說的里程碑。近年來又被翻拍成電視劇和電影,也可見其強大的影響力。


關於《誅仙》中田不易不為什麼不強行要求弟子修煉修煉仙劍,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誅仙》一書,名為誅仙,但其武器修煉的觀念卻很廣大,卻不侷限於修劍一途。正魔兩道中,修真人士所持有威力強大的法寶也是不少,玄火鑑、伏龍鼎、青龍戒、斬相思,傷心花、合歡鈴,紫芒刃等。《誅仙》第九章中,宋大仁也和剛入門的張小凡說過田不易對修煉法寶的意見。原文如下: “至於青雲門下,因為當年青葉祖師在“幻月洞府”中得到古劍“誅仙”,仗之橫行天下,幾無敵手,眾後輩仰慕之餘,多半都是修煉仙劍的。千年之後,劍俠輩出,幾乎成了青雲門不成文的規矩,便是改名叫青雲劍派也無不可。


不過說到這裡,倒要提一下大竹峰首座田不易了,他自己是修劍的,護身法器“赤靈”更是青雲門中名劍之一,但他對座下各弟子,不知怎麼,卻絲毫沒有鼓勵他們修煉仙劍的意思,非但如此,他還時常“慫恿”眾人修煉些另類法寶,這一點在青雲門中頗有非議,但一來並無這個規矩說不行,二來田不易弟子資質平庸,人數又少,眾人也由得他去。”這也在張小凡為以後能使用噬魂,做了一個鋪墊。

二、田不易之所以會有不拘於泥的思想,和其他青雲首座不同。主要受一個人的影響,這個人就是萬劍一。

在《誅仙》十六章中,蘇茹也和田不易談過,對修煉法寶的意見。原文如下:“蘇茹搖了搖頭,低聲道:“不易,這是他自己喜愛的東西,別去逼他。你還記得萬師兄……”。這裡的所說萬師兄就是萬劍一了。《誅仙》中,對萬劍一描寫甚少,只有寥寥幾篇。但根據誅仙前傳《蠻荒行》記載,田不易能有如此成就,萬劍一對其影響甚大,對其可以說是亦友亦師。

萬劍一人如其名,一劍當先,萬人莫敵。

從其蠻荒之行與朱雀談話可知,萬劍一對道的追求。原文如下:“萬劍一道:“我以為天地世間,人活一世,最重要便是自在二字。若有可能,便當甩脫桎梏隨性而活,如此豈不快哉?”這是其一,

從後來蠻荒之行後,在其丟掉一臂以後,對道玄所說:“道:“師兄不必在意,不過只是區區一條臂膀而已。相比此番蠻荒之行的收穫,這一點損傷簡直不足掛齒。”

萬劍一卻是滿不在乎,微笑道:“師兄不必多慮,此事容我自己解決便是了。修行若一味只是瞻前顧後,又如何能勇猛精進,此事日後不必再提了”。

由此可見萬劍一對道的追求,不拘泥於門戶之見,其對道的理解,更與本文的主旨,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相契合。這對田不易對道的看法上有很大的影響。也間接的影響了張小凡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