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來:她有仙心一顆,久被塵勞封鎖,看她如何能照破山河萬朵?

一、卷首語


不近善,不知己惡。我裴錢誰都可以比不過,唯獨一個人,我不能輸給他!絕對不可以!

二、出生

你是藕花福地走出的劣童,天生的壞人胚子,不近人情,頑劣異常;你是世俗泥潭中誕生的奇葩,命定的與人為惡,拒諫飾非,以怨報德。

劍來:她有仙心一顆,久被塵勞封鎖,看她如何能照破山河萬朵?

陳平安裴錢師徒

你是眼含日月的觀道種子,日月可鑑人心,潤物無聲裡塵盡光生;你是跌落凡塵的“神道公主”,不近惡不知善,潛移默化般改變人生的航向。

你隨陳平安走千山、涉萬水,原想三餐果腹,衣食無憂;你沿陳平安的足跡、脈絡,練拳站樁,擇善去惡。

文聖的選擇,老道人的觀道。你的“自在”一生,卻是他人不容退讓的大道。

劍來:她有仙心一顆,久被塵勞封鎖,看她如何能照破山河萬朵?

符合你心中的賠錢貨嗎

三、人性善惡

平安是“天生”性善,卻有惡蛟抬頭;裴錢是命定性惡,卻近善而學善。兩人原本大相徑庭的人生,被老道人綁在一起,就是為了觀道。

兩廂對比,陳平安前期是萬事皆對,上帝視角,如同完人;而裴錢前期是萬事皆錯,不知感恩,一無是處。

但是後期,陳平安是刻意為善,惡蛟抬頭;裴錢是教化向善,擇善去惡。可見,陳平安是不會走文聖的老路子的,反而裴錢是“人性本惡,教而善“的的踐行者。或許,這便是“善善生惡、惡惡生善“的道理。

而文聖對老道人的佈局,沒有加以阻止,我想便是因為,文聖也想借此論證心中大道吧。

劍來:她有仙心一顆,久被塵勞封鎖,看她如何能照破山河萬朵?

”惡劣“只為果腹

四、一路走來

裴錢從藕花福地不知感恩的劣根少女,到落魄山有所擔當的開山大弟子,儘管有時不討喜,但遍觀全書,還是愛她比恨她的人多。

只因為,在我們內心深處,我們都曾有不堪回首的過去,有不可描述的過往,艱苦求存,想三餐果腹的裴錢,才更像艱辛世道中,艱難求存的你我。

這樣能走出樊籠的人,能去惡向善的人,又怎會不引起我們的共鳴,又有幾個不喜歡呢?

而原本,如同完人的陳平安反而開始“惡蛟抬頭“,我想這正是因為,烽火也意識到,”完人“是很難引起讀者共鳴的,所以,才有後來的問心局,故意改變陳平安的心性。讓陳平安看起來,更像個人,而不是天生的聖人。

劍來:她有仙心一顆,久被塵勞封鎖,看她如何能照破山河萬朵?

一路同行

五、與人相交

裴錢從性惡到性善,在與眾人交往之中,體現得最為明顯。

在藕花福地時,難以三餐果腹,為了生存,便四處偷竊,與一群小混混廝混。對好人曹晴朗心懷惡意,甚至欲殺之而後快。

剛到浩然天下,對待救命之恩的陳平安,也是以怨報德。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對新環境的仿徨,對生存的渴求。這和陳平安又有什麼不一樣呢?都是在萬般落魄下求活而已。

劍來:她有仙心一顆,久被塵勞封鎖,看她如何能照破山河萬朵?

由惡向善

走千山、涉萬水後,裴錢來到落魄山,終於開始了真正的轉變,不用別人督促寫字,不用監督練拳。甚至,自己主動找到崔誠,讓止境武夫喂拳。

與寶瓶、東山等相交,也是心懷大善,赤誠一片。甚至,在陪崔誠重回藕花福地時,對曾經“不共戴天”的曹晴朗,也能真心相交。

劍來:她有仙心一顆,久被塵勞封鎖,看她如何能照破山河萬朵?

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六、書裡書外

有人說,人有什麼,才會害怕失去什麼。

前期的裴錢,只有一條小命,她的所有言行,自然是為了活命。而後期的裴錢,除了性命,她有如兄如父的師父,有真心相交的落魄山一眾老小。

劍來:她有仙心一顆,久被塵勞封鎖,看她如何能照破山河萬朵?

近善而學善

所以,

當崔東山對她說,難道要等到陳平安死了,才開始練拳嗎?她便瞬間慌了起來,才有了後來,二樓的崔誠喂拳。

可以說,這樣的人,才是我們生活,“無利不起早”的人,才是真正能融入我們內心深處的人,才是活在我們身邊的人。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