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里最有出息的孩子,从来不是第一名

常听家长对孩子说:“你好好学习就行,其他的都不用你操心。”

但成绩好只能代表你会考试,不代表你的交往能力、工作能力,甚至连人品都代表不了。

沃多谱教育的小谱认为,人的一辈子那么长,社会变数那么多,成绩虽重要,也别让孩子成为除了成绩好别的一无是处的人。

班里最有出息的孩子,从来不是第一名

让你的孩子努力考7—17名

我小时候读书差,考试都考红字,就是考不到60分。有一年考试,我好不容易考了一个超过60分,很高兴,拿回家给我爸爸看,我爸爸正吃饭,他放下碗哈哈大笑。

哥哥姐姐很奇怪,考这么烂还笑,爸爸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找一个接班人,现在终于找到了。我一听坏了,爸爸是农夫,向上三代都是农夫,我不要做农夫的,所以后来就用功努力读书。

我发现家长很在意成绩,都想让孩子考第一名,其实,现在世界精英都不是当年的尖子生,有人做过统计,他们当年在班级的排名是第七名到第十七名。

原因就是这些孩子人际关系更好,可以和第一名做朋友,也可以和最后一名做朋友,而且孩子压力小,生活更轻松,是创意最好的。

如果你的孩子是第一名,那就让他别那么努力,轻松点进七到十七名里,那才能成功嘛。

如果你的孩子是后几名,那就让他努力进到前17名里面。

我的老师对我说:我用我的生命向你保证,你将来一定会成功。

我上高中时,有位老师邀我去家里吃晚餐,我很开心。吃的是饺子,等到饺子端到桌上,我眼泪都掉下来了。老师说的话更让我感动,他说,“我教书50年,我用我的生命和你保证,你将来一定会成功。”

哇,我更感动了,眼泪掉在饺子上了。从来没人了解我,用生命和我保证,过了两个星期,我的希望破灭了,因为全班每个同学都去过他家里吃饺子。他对每个都用生命保证过。所以说考试没有考过第一名,也有人用生命保证你会成功。

大学我考了三年,比我差半分的是世界五百强企业的老板。

考大学了,第一年没考上,第二年也没考上,第三年终于考上了,大学录取分数是361,我考361.5,回到家我用红纸写上“恭祝林清玄金榜题名”贴在大门上。

上了大学,我琢磨起谁是考361分的幸运儿。一番调查后,我发现是张毅,他是“琉璃工房”公司的老板,世界五百强企业。

所以说,可能小孩成绩不是很杰出,不是那么好,但是不要放弃,因为世界上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就像种植物一样,山坡地种竹笋、香蕉,沙地种西瓜和哈密瓜,烂泥巴里种芋头,不同植物适合不同土地,不是只有一个样子的。

这个世界的悲哀就是把所有不一样集合在一个校园里,希望教育成一样的样子,这是个大问题。

班里最有出息的孩子,从来不是第一名

唤醒内心的种子,就是好孩子

根据孩子的特点来教育孩子,就是唤醒孩子内心的种子。好孩子是已唤醒内心种子的孩子,他们认识到了自我,坏孩子还没有唤醒种子,没认识到自我,还浑浑噩噩地活着。

我算是唤醒了内心种子的人,从小学三年级就立志做作家,小学开始每天写500字,中学写1000字,高中写2000字,大学写3000字,我一直坚持下来,现在已经出了131本书。我都出这么多书了,你们还不鼓掌啊。

班里最有出息的孩子,从来不是第一名

成绩到底能代表什么?

越来越发现,现在不是一个只看成绩和学历的时代了。成绩好,只能代表你会考试,不代表你的交往能力,不代表你的工作能力,甚至连人品都代表不了。

我觉得这段话很有道理,并且在生活中也不断得到验证。

成绩是很重要的,毕竟处理好自己的学业是学生的本分。但是,成绩好的孩子,并不一定真的优秀;考上好大学的孩子,也并不一定就能在社会上混得好。

就像上文到的,一个班的孩子长大后,最终能有所成就、生活过得富裕快乐的,往往不是总考第一名的孩子,而是那些7~17名的孩子。

这个结论听起来有点胡扯,但是仔细想想我们自己以及周围的人,好像确实是这样。

小编做心理咨询的时候,接触过一些没目标、没理想、浑浑噩噩的大学生。令人想不到的是,他们在初中、高中的时候,竟然都是班里数一数二的好学生,当初学习特别努力,动不动就开着台灯学到半夜。

但是,孩子的本性是发散、张扬的,即便暂时被压抑了,也早晚会以别的方式疯狂一回。

于是,这些背负着巨大学习压力的“好学生”,进入大学后彻底解放了自己,通宵达旦地泡网吧、玩游戏、看电影。

这在中国很多大学里,是个常态。当初很优秀的孩子们,在从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后,却又在最美好、最该努力的年华里,虚度光阴……

班里最有出息的孩子,从来不是第一名

孩子生命中应该掌握的能力

生命中有很多重要的东西,除了学习,孩子更应该掌握这几方面的能力:

面对挫折的能力:锻炼这个能力,除了读书,还有劳动。

爱的能力:我学生做过个实验,回家抱自己爱的人,100斤都抱得起来还转一圈,抱一百斤石头肯定不行。用饱满的爱面对亲人、朋友,才能更好面对人生。

认识生命的多元价值:台南有个高一学生,父亲是种凤梨的农民,还要鉴定凤梨的甜分,每个凤梨敲3下,几年下来,父亲敲凤梨的手指肿得很粗大。

学生很心疼父亲,就发明了一个可以敲三下鉴定凤梨甜度的机器,这个机器最后得到了英国发明奖的金奖。孩子不一定要成绩好,要看他对生命的理解。

世界观:

现在很多孩子去国外念书,家长说是为了培养孩子世界观,好想法。认识到世界的广大,才能认识到自己的渺小,才能弱化自己的痛苦,才能包容世界。

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孩子学习了解自己,之后还要学会表达,特别是内向封闭的孩子。有个男孩喜欢一个女生,想约她,结果靠近女生就紧张,脸通红地吓跑了。

这时候,我教你们“林清玄五字大明咒”:大家都是人。那个不敢追女生的男孩可以默念“我们都是人”,看见位高权重的人不敢说话也念“我们都是人”。

这样克服内心紧张,我们才不惧于表达自己。

班里最有出息的孩子,从来不是第一名

这个过程中,父母很重要

龙应台在她《目送》一书中写道: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确实呀,世间几乎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爱一个姑娘,就要和她牵手;爱一只猫咪,就想领养回家。

可是,唯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我们真的没法照顾孩子一辈子,所以只能希望孩子能够尽快独立,尽快学会单独面对风雨。只要孩子能够在社会上过得快乐、富足、安定,就是父母最大的成功。

一辈子那么长,社会变数那么多,成绩尽管很重要,可是千万别让孩子成为一个,除了成绩好而其他一无是处的人呀!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