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的毀滅——普魯士的葬禮

最高統帥部通告

自午夜以來,各條戰線實現了停火,根據海軍元帥的命令,國防軍已經停止了毫無希望的戰爭。至此,進行了將近六年的英勇戰鬥宣告結束。我們取得了巨大勝利,但也遭到了嚴重失敗。德國國防軍在戰爭後期面對強大的優勢兵力光榮地失敗了。

德國士兵忠於自己的誓言,為人民獻出了一切力量,建立了不朽的功勳,後方人員直到戰爭的最後一刻都不惜重大的犧牲全力支援前線的士兵,前線與後方作出的一致貢獻將在日後公正的歷史評價中得到最後的結論。

德國陸海空三軍所作出的貢獻和犧牲使敵人也不得感到欽佩。每一個士兵都可以自豪而毫無愧疚地放下武器。在我們歷史上最艱難時刻,為我們人民的萬代幸福,勇敢而自信地去從事工作。

在這艱難的時刻,國防軍懷念再前線陣亡的戰士。面對佈滿創傷、遍地流血的祖國,死者在表現無條件的忠誠、服從命令和遵守紀律方面盡了他們的職責。

大本營1945年5月9日

帝國的毀滅——普魯士的葬禮

1945年德軍向盟國無條件投降

褪去榮耀

普魯士在1871統一德國成為德國霸主,在俾斯麥的安排下持有各種"憲法王牌"準備把德國打造成一個大普魯士,然而在當時席捲全歐洲的民族意識下,普魯士被溶解了。黑格爾說過"如果概念的國度有了革命性的改變,現實的世界便將難以為繼"確實德國人渴望已久的民族國家的概念改變這個國家,"皇帝與德國"這些響亮的的字眼,喚醒了塵封已久有關普世權利與威勢的古老概念,大家普遍覺得普魯士建立德意志帝國之後已經完成了自己的"德國使命",大家感激它,但它也變得多餘應該退出歷史的舞臺。這種意識上的轉變使普魯士特有的國家概念遭到了德意志民族意識的強烈衝擊與排擠,"普魯士高於一切"變成了"德國,德國超越一切"。

帝國的毀滅——普魯士的葬禮

資產階級民族運動

一退再退

威廉二世時期的德國在工業化的帶動下實力突飛猛進,整個德國變得極其膨脹,工業擴張、大海軍政策、世界政策等等一連串的推了出來,然而這一切與普魯士、普魯士國家、以及普魯士傳統沒有任何關係,甚至人們在工業化之後突然發現易北河東的那群容克貴族和農民已經淪落到成為"德國窮親戚"的地步了,短短數十年間老普魯士在自己建立的帝國內變成了落後地區,窮鄉僻壤,閉塞之地,甚至經常被德國資產階級嘲笑為"賠錢貨"。它所生產的穀物必須依賴高關稅保護才能維持利潤,造成德國工業區的麵包價格變貴,而易北河東的農莊依然債臺高築,哎,可憐的老普魯士。

帝國的毀滅——普魯士的葬禮

德國公海艦隊

緩慢死亡

俾斯麥曾在晚年遇見了普魯士和德國所將面臨的災難。他被免除帝國總理職務之後,怒氣沖天的表示:"腓特烈大帝去世二十年便有了耶拿敗績,如果在繼續像現在處理政務的話,國家將在我死後二十年崩潰。"俾斯麥死於1898年,二十年正好是1918年。這到底是先知的預言還是死亡的詛咒?時間到了1932年7月20日,這一天德意志帝國總理巴本於總統的授權下罷黜了普魯士聯邦政府,各個政府部門都遭到了國防軍的佔領,部長們在暴力的威脅下離開自己的辦公室。普魯士從那天起變了一個國家直轄地,沒有自己的政府,被德意志政府統治,這一天是普魯士的末日,不僅是既短暫又可敬的普魯士共和時代的結束,也是整部普魯士歷史的結束。

帝國的毀滅——普魯士的葬禮

普魯士政府大廈

背鍋俠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歷史學者,尤其是英國和奧地利的歷史學家都把普魯士說成是萬惡的根源,德國的惡靈,普魯士的好戰,熱衷征服的軍國主義傳統被注射到德意志帝國體內,是導致德國發動兩次世界大戰的直接原因,其實兩次世界大戰並非普魯士的戰爭,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例,依次加入戰爭的國家是:奧地利、俄國、德國、法國、英國和美國,他們分別都有自己的戰爭理由和戰爭目標,普魯士沒有任何戰爭目標,然而德國戰敗之後的代價卻有普魯士照單全收,除卻阿爾薩斯和洛林之外,割讓的土地全是普魯士的土地:波森、上西里西亞、但澤與波蘭走廊,甚至還有北石勒蘇益格。哎,可憐的普魯士。

帝國的毀滅——普魯士的葬禮

一戰德軍投降

死亡證明

1947年2月25日在紐倫堡大審判結束的四個月後"盟軍管制委員會"簽署了《第46號法令》宣佈:普魯士國家歷來是德國軍國主義和反動作風的支柱,為求維護各民族的和平與安全以及在民主基礎上進一步重建德國的政治生活,自即日起"解散普魯士"。

帝國的毀滅——普魯士的葬禮

紐倫堡大審判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