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生豬生產上升“拐點”來了 數萬噸豬肉儲備已入庫

豬肉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和群眾基本生活,備受關注的豬肉生產及市場情況怎樣了?

昨日,記者獲悉,經過前期縝密部署、提前儲備,成都市今年9月以來生豬補欄量大於出欄量,已迎來生豬生產上升拐點,生豬存欄總量明顯增加,目前全市已有8家規模養殖場實現成功復養。

目前,數以萬噸計的豬肉儲備全部入庫,必要時將投放進市場,保持供需總體平衡。

生豬生產迎來上升“拐點”

今年以來,受非洲豬瘟疫情、生豬養殖週期等因素影響,全國生豬產能持續下滑,豬肉市場價格出現波動。

生豬生產補欄是一件“大事”。截至10月19日,成都生豬存欄呈上升趨勢,較上月同期上升4.25%。

今年9月,成都出臺了《關於印發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十條措施的通知》(簡稱“豬十條”),連續三年每年安排財政資金4000萬元,對承擔地產生豬最低保有量目標任務的區(市)縣給予獎勵,並對種豬場和規模豬場給予50%銀行當期基準利率的貸款貼息支持。

多措並舉,拐點已經出現——今年9月以來,成都生豬補欄量大於出欄量,已迎來生豬生產上升拐點,生豬存欄總量明顯增加。

數萬噸豬肉儲備全部入庫

在大邑縣,一個多月前,龍興農民養豬專業合作社已補欄5600頭生豬,本週還將補欄400頭。合作社剛剛完成標準化自動化提檔升級,改造全封閉圈舍6800平方米,配套了自動控溫、自動飲水、自動飼餵、自動清糞等系統。

作為國家生豬調出大縣,大邑縣有存欄規模250頭以上生豬養殖場113個。近期,董場鎮大邑縣龍興農民養豬專業合作社、上安鎮大邑縣耀康農民養豬專業合作社等6個場已成功補欄和復養,其中四個合作社實現復養。

在中以津惠現代農業健康科技園,目前已做好規劃,項目將通過引進以色列智慧農業技術和丹麥種養循環技術,建設科技智能大棚基地、種養循環示範園、農事體驗示範園、康養融合示範基地等四大園區。目前項目已完成設計方案、場地準備,項目一期計劃明年6月投產,年出欄生豬3500頭。

記者獲悉,成都大力推動新(改、擴)建生豬規模場項目加快開工建設進度,邀請四川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等大專院校與科研院所專家,對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和生豬復產工作給予指導。

目前,全市有8家規模養殖場已成功復養,多個生豬專業合作社規模場建成投產,成都巨星農牧公司崇州觀勝國家級核心育種基地和興裕種豬場等一批項目選址開工建設正在推進中,同時還將在穩定豬肉市場供應、促進生豬產業發展方面,加強與兄弟市州在生豬產銷上建立戰略合作。

此外,目前數以萬噸的豬肉儲備全部入庫,必要時可按照工作安排進行市場投放。當前生產生活價格運行總體可控,市場供需總體平衡。

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