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詫!締造中華文明的居然是它!它讓遊牧民族不斷南下

在地球上,從同經度所在的地區來說,緯度低的國家往往是最保守的。比如亞洲的印度,北美洲的墨西哥,歐洲的西班牙等國。緯度高的最激進,比如俄羅斯,加拿大與北歐諸國。中間的最有競爭力,比如中國,日本,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等。這裡面的思維原因,就是在南方,人們面對高溫與水汽,會覺得實在無法逾越。因為這兩個因素都具有不可調和性。

驚詫!締造中華文明的居然是它!它讓遊牧民族不斷南下

世界地圖

於是,人性中的積極性無法被調出,只能任由惰性將自己包裹。所以,他們最慵懶,最沒有時間觀念。而北邊,由於天氣寒冷,自己不做一些改善,就會對身體產生影響,就必須要做許多嘗試。即使有些是盲目的,也在所不惜。所以,他們最激進。中間的,往往是男女思維結合得更好的國家。既知道侷限,又知道必須要有一定程度的努力,就像古人說盡人事,聽天命一樣。

驚詫!締造中華文明的居然是它!它讓遊牧民族不斷南下

冷暖決定人的積極性

這也是為何發達國家也都在高緯度的地區,發展中國家大部分在低緯度地區的原因。於是,它們之間的聯繫被稱為南北對話。從國家內部來看,世界上領土面積較大的國家大多都有兩個中心,政治中心往往是在高緯度地區,經濟中心大多在低緯度地區。比如美國的華盛頓與紐約,中國的北京和上海,澳大利亞的堪培拉與悉尼,巴西的巴西利亞與里約熱內盧,印度的新德里與孟買。

驚詫!締造中華文明的居然是它!它讓遊牧民族不斷南下

城市

當然,決定這個的還有一個因素,就是沿海。從全世界的發達地區來看,基本上都是沿海或者延邊,越是進入大陸腹地,越是會出現嚴重的經濟問題,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女人思維是經濟的主要推動力,它區別與男人思維的,是它更多是在營造一個連接,或者說是一個體系,而男人思維卻更加簡單粗暴,它是在破壞連接和體系。

驚詫!締造中華文明的居然是它!它讓遊牧民族不斷南下

沿海地區

所以只要是沿海,沿邊,它就會知道自己的侷限,貿易是主體,誠信就成了前提等等,這些都營造出更願意深度連接的誠意,只有這樣的地區,才會更繁榮。而那些資源貧乏,人口又多的地區就成了經濟發達的第二個階梯。這就要提及一個多次被很多學者提及的問題,就是資源的詛咒,凡是有資源的地區,總是會想得非常簡單,就是挖出資源來,賣出去。

驚詫!締造中華文明的居然是它!它讓遊牧民族不斷南下

人口優勢

反而是資源缺乏的地區,人們會充分利用一些潛在的優勢,於是,就會產生許多不同層次的東西;那種更深度連接的行為方式在起作用。最貧困的地區就是環境非常惡劣,沒有人口優勢,又因為環境的脆弱不敢進行人為地改造,否則會更加惡劣。這是第三階梯。這是因為沒有支撐連接的點,人們在對抗惡劣環境的時候,就會很容易出現被迫保守的局面。

驚詫!締造中華文明的居然是它!它讓遊牧民族不斷南下

貧瘠高原

在世界版圖上,半島是個非常奇特的地區。總是會被人忽略,或者說覺得它與主流大陸脫離。比如世界上最大的半島式陸地,被稱為次大陸的印度。以及東南亞的中南半島,西歐的亞平寧半島。它們已經大部分地區脫離了陸地序列,深入海洋腹地,裡面的人民也無法接受那些大陸皇權的死板統治,所以,它向來都會衍生出一套非常獨特的風俗習慣與制度建設。這也是為何基督教的教皇所在地與文藝復興都會從意大利這個半島傳播開來?

驚詫!締造中華文明的居然是它!它讓遊牧民族不斷南下

半島地區

另外,有一個關於氣候的影響。由於地球自轉是由西向東,所以就一直有盛行西風。而在大陸最西邊,也就是大洋最東邊。北半球就會出現從赤道向極地吹的暖流,這種暖流就會讓高緯度地區,也就是更靠近極地的人可以存活。而大陸東邊,大洋西邊,就會出現寒流。我覺得這個氣候,影響了東西兩邊的思維邏輯。一個可以從外界得到更多熱量支持,一個只能靠自己散發熱量維持。

驚詫!締造中華文明的居然是它!它讓遊牧民族不斷南下

洋流圖

於是,人們就可以在西邊分裂,可以由下至上地革新。東邊卻只能抱團取暖,聚集起來,由上至下的推行。同樣,也是東邊的民族皆是奮鬥民族的原因之一。這同樣是為何東方人都普遍對人有過度依賴的原因。而到了南半球,就是完全相反的。這其實也引發了另一個原因,就是季風。由於中國背靠最廣闊的海洋與陸地,所以季風對它的影響最明顯。它讓人感到大自然之無法對抗,只能尋找人群中的確定性。

驚詫!締造中華文明的居然是它!它讓遊牧民族不斷南下

猴子的抱團取暖

這和黃種人在雪原上的遭遇很像,只是沒有那麼嚴酷。這也是為何中國人對不動產有迷一樣的過度索取之心?就是因為這種惡劣環境下,封閉空間帶來的好處是最顯而易見的。炎黃部落能夠在黃土高原率先衍存,也是因為黃土的特徵更容易挖掘出一個冬暖夏涼的洞來維持。隨之奠定的還有許多人的風俗習慣,比如中國人習慣用的烹飪手法,更多要用到火。

驚詫!締造中華文明的居然是它!它讓遊牧民族不斷南下

窯洞

由於,中國是北半球國家,到夏季,北方日照長,南方緯度低,所以全國普遍高溫多雨。到冬季,太陽直射南半球,造成普遍較冷。為何遊牧民族始終不能像西歐那樣完全以它們的方式來處理這片土地?山地多,河谷多,讓中國農耕地區多。尤其是長江中下游地區,是中國的魚米之鄉。這是完全依託於背靠太平洋,否則,在同緯度都是沙漠。不僅是因為太平洋的水汽,也有寒流的影響。這兩點可以有效防範遊牧民族南下,所以,即使是元朝,清朝也是用農耕民族的方式治理這片土地的。這種協同性是統一的一個基礎。

驚詫!締造中華文明的居然是它!它讓遊牧民族不斷南下

魚米之鄉

再從地形地貌的情況看,從山地,草原,沙漠,林地,河流衝擊平原這種地理地貌的氣候條件來看,林地與河流衝擊平原的氣候條件最好,山地與草原稍次,沙漠,沼澤,戈壁,高寒地區等最差。其中,以伊斯蘭文明為代表的沙漠文明最激進;青藏高原等高寒地區的人們最保守。山地與草原上的人們在中間。

驚詫!締造中華文明的居然是它!它讓遊牧民族不斷南下

河谷

人類文明的起源與興盛,往往都是在一些中間地帶。比如中國的炎黃部落與希臘的山區中,尤其是在幅員遼闊的美洲,大片的平原都沒人住。原住民卻大都擠在墨西哥的山地中。林地與河流衝擊平原由於最適宜植物生長,水流積蓄,所以有很多難以克服的自然條件,比如瘴氣。除非大環境是沙漠地帶,只能在河邊定居。比如兩河流域文明與埃及文明。當然,也是因為對於定居生活而言,太平的地方無法防禦。兩河流域與埃及文明就經常被滅亡。

驚詫!締造中華文明的居然是它!它讓遊牧民族不斷南下

希臘文明起源

說起青藏高原,在人類演化的過程中,它對於整個東北亞的所有格局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影響。青藏高原雖然是2.4億年前就開始演變了,但是經歷了幾次不同的上升階段。最近的一次發生在一萬年前,這次抬升,可以說是徹底阻斷了原始人從印度走進東北亞的路徑。而先前走海路從印度進入中國腹地的棕色人種,就陷入了崇山峻嶺的孤島中,這也是為何後來黃種人從北方過來之後,會把他們橫掃的原因之一。

驚詫!締造中華文明的居然是它!它讓遊牧民族不斷南下

青藏高原

而一萬年前,恰恰是冰期結束的時候,也就是說,恰恰在冰期結束後,青藏高原加速隆起,不僅僅把中國的廣大地域與世界上其他的主要文明地區相隔開來。同樣,由於冰期結束,青藏高原抬升,雪域上的冰雪以浩蕩之勢傾瀉而下,形成了中國最主要的幾條大河的源頭。中國之所以可以擴展成大版圖,大河的流向決定了領土是否可以擴張的重要因素。當大河是按照同緯度方向流動的時候,就容易形成大版圖。這個可以和北美洲的五大湖流域相類比。

驚詫!締造中華文明的居然是它!它讓遊牧民族不斷南下

大河流向

集權的產生,青藏高原的崛起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規律,就是所有的資源都會交給那個最佳利用者。也就是說,使用資源的效率最高的人群,資源就會由這個人群長期支配。這就是經濟學上非常著名的科斯定律。然而,在中國,遊牧民族就會不斷入侵它註定不可能放牧的土地。這其實就是當青藏高原這個變量出現的時候,限制了中國人的格局後,中國人覺得在大陸的各個方向都沒有出路了。

驚詫!締造中華文明的居然是它!它讓遊牧民族不斷南下

遊牧民族

然後在唯一的缺口,以影響水汽的供給量的方式,讓西北地區逐年乾旱,這就逼迫遊牧民族不斷入侵中原地區。這是大一統的兩個基礎條件,一無法擴張,二外敵入侵。這其實可以解釋為何秦國會是統一制度的倡導者,而東方六國卻希望分封。說到底,就是秦國在抵禦遊牧民族的最前線,也可以說是受災最嚴重,所以,他們不希望自己一個地方的人擔此風險,其他地方的人可以置身事外。

驚詫!締造中華文明的居然是它!它讓遊牧民族不斷南下

秦始皇

於是,秦國人就想將所有人拉上戰車,風險共擔,別的國家自然不樂意。可是,秦國由於長期對外作戰,已經形成了一整套戰時體系,六國自然不是對手。秦國在擴張後,以為一時的戰勝可以讓人屈服。事實上,並沒有達成共識,也就是說,人們不想替秦國人承擔這份責任。這就是項羽為何要做出現代人看起來逆時代潮流的事情?劉邦代表秦川人再次取勝,仍然沒有取得東方人的認同。

驚詫!締造中華文明的居然是它!它讓遊牧民族不斷南下

劉邦

七國之亂後,漢武帝的推恩令與對外作戰,以及獨尊儒術是一整套體系。意思是你不妥協也難以保持現在的局面了,這是推恩令。對外作戰其實想告訴東方人,我們不僅僅會被人欺負,還有可能打敗敵人,獲得戰利品。這是在利益上考量。獨尊儒術是在意識形態上認同,暗含的意思是我們也想恢復禮制,並不會傷害你們的信仰。這才真正將東方人拉上戰車。這也是集權時代的主要思想,外儒內法。

驚詫!締造中華文明的居然是它!它讓遊牧民族不斷南下

漢武帝

自此,中國的上層建築除了給民族找出路之外,更多的是應對各種自然災害與外族入侵的角色。這是孟子會說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的原因!其實,這也是為何在整個世界文明史上很少有這種長期在理想主義的氛圍中越走越遠的原因!它是個遭受擠壓的格局。這也是中國窄門的根本原因。這是為何中國人會給人印象老是內鬥的根本原因?在世界範圍內,有一些國家也有這種特徵,比如德國。

驚詫!締造中華文明的居然是它!它讓遊牧民族不斷南下

德國也是四戰之地

但是,它們都沒有這種維持幾千年的不可抗力。玄奘西行的時候,發現許多在漢朝無比昌盛的盛況都已經變得逐漸荒涼。而印度那邊卻非常興盛。同樣,是因為青藏高原隆起,將水汽留在南亞。漢朝之後,西域衰落,南亞興起。這是整體的趨勢。之後,民族雜糅。由於民族不斷入侵,可是又不能真正取代原有的與環境互動模式。只能逐步融入到比較適宜這個環境。之後的數千年曆史,都是遊牧民族為了越來越少的草場,不斷和農耕民族爭奪生存空間的過程。

驚詫!締造中華文明的居然是它!它讓遊牧民族不斷南下

玄奘西行

另外,由於青藏高原繼續隆起,阻攔了來自印度洋的水汽,中國北方開始逐步乾旱,遊牧民族只能逐步從西北轉戰東北,這是東北遊牧民族越來越強勢的原因。清朝時期,東北的遊牧民族強勢入主中原。西北地區變得更加荒漠化,西北遊牧民族再也不成氣候,完成了二元帝國的整合。這同樣是為何中國首都不斷東遷的根本原因。這其實可以解釋許多問題。

驚詫!締造中華文明的居然是它!它讓遊牧民族不斷南下

草場乾裂

在文化妥協的過程中,之所以會出現難以克服的難題,除了由於演化帶來的思維隔閡外,最重要的是,地理環境的深刻影響。這也是萬物求存的具體化表現。當大航海時代來臨,世界格局開始進入海權時代。這是現代化的開始,那麼現代化怎樣策動其他地方呢?只能通過影響。就像海洋淹沒大陸,專挑海平面低,也就是比較容易的下手。先是英國,法國,美國,再是德國,日本,最後是中國,這些強勢的國家都有一個特點,緯度不高不低。

驚詫!締造中華文明的居然是它!它讓遊牧民族不斷南下

海平面低的地區

海權與陸權爭霸,最難啃的自然是世界上領土最大的地區,亞歐大陸中間四面不接海的地區自然成了天然的避風港。四面無海的俄羅斯就是陸權的最後捍衛者,也是最早意識到可能會被侵蝕的國家。然而,當北冰洋融化後,俄羅斯人也會淪陷。世界將再沒有兩強爭霸了。海權其實是一種思維模式的體現,當海洋一直處於強勢的時候,陸地上的國家其實在總趨勢上是在不斷退縮的。

驚詫!締造中華文明的居然是它!它讓遊牧民族不斷南下

北冰洋融化

最後,從能量世界觀來看,當萬物都處於能量極度旺盛的時候,人類就會感覺到外部能量過強,而難以抗拒。而當處於能量極度衰微的時候,人類就會受到內部能量的驅動,而不斷對外部施加影響。這也符合能量守恆定律。能量永遠都是從高往低,從強勢到弱勢流動。而冰期的出現,很可能是整個宇宙都陷入缺能量的狀態。全球變暖很可能是因為宇宙擴張帶來的儲備能量不得不爆發而生。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