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站在地球南北極點時,是不是一直在轉圈,能不能感覺到?

俗雅科學


站在地球極點,是感覺不出轉動的。

地球在宇宙空間中的運動,主要考慮自轉和公轉兩種情況,在地球上的物體包括人類,就會分別因地球自轉和公轉,帶有一定的線速度和角速度。

地球自轉時,在赤道處的線速度約為每秒465米,這個速度從赤道到兩極逐漸減小,如果你能準確地站到極點位置,那自轉線速度可以忽略了。自轉時,地球任意位置的角速度是一樣的,為每秒0.00417度。可以對比一下旋轉飛車,這個遊戲大家在遊樂場都玩過,它基本3秒轉一圈,角速度是每秒120度,地球自轉和旋轉飛車比,要比它慢三十萬倍。這種角速度我們當然是感覺不出來的。


地球公轉時,線速度比較大,地球的平均線速度每秒鐘約為30千米,極點和赤道相差不大。角速度比自轉時的更小,一天才變化1度。


那麼,從以上的數據可以看出,無論是自轉和公轉,我們在極點是不可能感受出轉動的。那為什麼公轉線速度這麼快,我們也感覺不出來呢?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地球與我們保持相對穩定。由於慣性的作用,地球上所有的物體,包括大氣層都跟著地球公轉和自轉而一起轉動,我們與地球保持著整體性。地球跑多快,我們就跑多快,其它物體也跑多快,我們能感覺的是參照物的相對位移,與地球轉動沒有關係。

二是地球的運轉速度很穩定。無論地球自轉還是公轉,它的運行速度保持穩定,沒有明顯的加速度過程,也就是沒有“加油門”和“踩剎車”的變化,我們自然也感覺不出地球的運動。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當然是在轉圈,不過無法感覺到,你24小時轉一圈,能感覺到自己在轉嗎?你腦子裡的陀螺如果真精確到這地步的話,哪裡還需要GPS來確定位置,指南針來確定方向,手錶來確定時間,你已經自帶這些功能了,雖然你還達不到上帝的級別,但成為一個什麼毛神還是綽綽有餘了吧。

所以我們人體實際是一臺很粗糙的機器,感覺和反應都很遲鈍。如果你能在南極和北極點上站著時,感覺到自己在旋轉,本質上你將成為一臺非常精細的機器,你將能感受到時間一秒一秒的流失,位置上毫微米的變化,方位上非常微小角度的改變。簡單來說,就是你的時間放慢了很多,而外界時間卻沒有改變,就像電影裡那些可以讓時間凝固的人,你想幹什麼就可以幹什麼了。比如,把壞人射過來的子彈轉個方向,讓它射回去;把對手打過來的拳頭轉向他自己的下巴等等,時間放慢你能從容地完成這一切。從另外一個方向來看,就是你的動作快如閃電,沒有人能看得見。

所以看看,你的問題多有意義,趕快去地球的這兩個極點上練練吧,一旦你能感覺到自己在轉圈了,你就將成為一個凝固時間快如閃電的神。南北極點才是修仙封神之地,這個秘密可不能告訴別人啊!




徐德文5分鐘科學頻道


地球在自轉,自轉一圈大約需要24小時。一個人站在地球上,不論是站在赤道上還是兩極點上,亦或是站在其他位置,都會隨地球的自轉一起轉動。

為什麼平時我們察覺不到地球在自轉呢?原因就是地球的自轉角速度實在是比較小,轉一圈就要一整天的時間。想想你在原地轉圈,一秒鐘轉一圈能把你轉暈,若是轉一圈需要一天的時間,豈不把你急死?

人們早就知道了地球在自轉,真正第一次用實驗證明了地球在轉動的是19世紀的傅科擺實驗。傅科擺裝置很簡單,一根長繩下面拴著一個重物,讓擺在一個垂直於地面的平面內擺動即可。可以設想一下,在北極點上空懸掛一個這樣的大擺,擺動時擺線會掃過一個豎直的平面。由於地球存在自轉,而擺也要保持在原來的平面內擺動,故擺的振盪平面會相對於地面順時針轉動。在北極點附近,擺的振盪平面相對於地面順時針轉動的週期正好和地球的自轉週期相同。

如果在赤道上空懸掛這樣一個大擺,擺的振盪平面就不會相對於地面轉動。某地能否觀察到傅科擺現象與那個位置的緯度有關,緯度越高越容易觀察到傅科擺現象。

假如地球的自轉速度加快,快到幾秒鐘轉一圈,那麼人站在南北兩極點就會感到頭暈。不過地球不會轉那麼快,因為還沒達到那麼大的速度地球就會散架。目前赤道上的物體隨地球自轉的線速度大約是465米每秒,地球的自轉速度變為現在的17倍即可讓赤道上物體隨地球自轉的線速度達到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7.9千米每秒。那樣的話赤道上的物體就會飄起來。一個人在赤道上受到的重力要小於在兩極受到的重力,這與地球的自轉存在著很大的關係。


刁博


“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這首大氣磅礴的詩詞告訴我們,因為地球的自轉即使你坐在地球上一動不動,在不知不覺之中也已經走了八萬里路。

圖示:地球的自轉

因為地球赤道的全長是八萬裡,合著有8萬里路,所以我們說“坐地日行八萬裡”。但是有一個有意思的問題,那就是當一個人站在地球的南極點或者北極點時,是怎樣的情況呢?是不是一直在轉圈?能不能感覺到地球在轉呢?當然不是一直在轉圈了,在地球的南北極點和在地球上的赤道上一樣,地球自轉一週所花的時間都是一樣的,都是24個小時。因為地球是一顆有岩石組成的固體星球,因此它上面的任何地方的自轉都是同步的。唯一的區別就是線速度的不同。

圖示:地球的自轉

地球公轉的線速度為何不同呢?這很好理解,地球是一個球體,圍繞著假想的地軸自轉。地球赤道是地球周長最長的地方大約是4萬公里。在赤道上地球用24小時自轉4萬公里,因此這裡的線速度就是每小時1667公里。而北緯66.5°的北極圈周長大約是15400公里,因此這裡的線速度就是每小時641公里了。

當我們到達南極點或者北極點時,這裡就是地球自轉軸所在的位置了。在這裡地球自轉的線速度趨近於零。假設我們就站到了北極點上我們會不會感覺到地球在自轉呢?如果我們和往常一樣你是感覺不到地球在轉的,在這裡地球自轉一週也是需要24小時的。但是如果你以太陽為參照物的話,就會體會到地球在轉動了。不過你得在寒冷的極點用24小時來感受它。

圖示:站在地球的南極點

像地球這樣的固體星球,不管我們身處何方,它自轉一週都是需要的時間都是相同的。特別是在地球的極點附近,地球的自轉線速度非常的慢,我們更無法感知它的轉動的。


我就是兔斯基


如運動是相對的,如果我們站在太空處看地球,那麼地球和地球上的我們無疑在一直轉圈圈。而且,速度還不一樣,站在赤道的人們,轉圈的線速度大,越靠近南北極,線速度越小。南北極處線速度為0,但是具有一定角速度,即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大概是每小時轉15°,感覺十分緩慢。


如果站在太陽上看地球,則地球上面的人並不是在轉圈圈。而是在以波浪的形式圍繞一個以太陽為質心的橢圓運動。而且運動速度還挺快,達到29.783千米/秒。當然,站在南北極的人,因為沒有地球自轉的線速度,所以它們的運行軌跡是一個平滑的橢圓。


如果站在太陽系外面看地球上面的人,那麼這個運動就有點厲害了。是那種十分快速且複雜的運動,速度可以達到250千米/秒。速度是快的沒法說,運行軌跡如下圖:

不過,不論地球如何運行,站在地球上的我們卻感覺不到地球的自轉。為何呢?因為我們和地球是同步的,擁有同樣的角速度和線速度。所以,不論我們站在哪裡,都不會感覺到自己或者地球在轉,即便是在南北極點這種特殊的位置,也是一樣的感覺。


科學探秘頻道


感謝提問,這個問題看上去雖然比較複雜,但只要搞清楚地球自轉是怎麼回事就不那麼難了。


對於古人而言,由於缺乏對自然規律的深刻認識,因此早在古希臘時代歐多克斯便提出了“地心說”,簡言之就是地球處在宇宙的中心且靜止不動,日月星辰等一切天體都圍繞地球運動。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對客觀世界自然規律的認識也在不斷的加深,因此出現了哥白尼不盲從權威推翻“地心說”並創立了“日心說”(太陽中心學說),結束了哲學和自然科學長期受教會的束縛,開創了整個自然界科學向前邁進的新時代,也為後來開普勒三大定律(橢圓定律、面積定律和調和定律)鋪平了道路。

經過前人的不懈探索,我們都知道了地球是太陽系內的八大行星之一,它在圍繞太陽公轉的同時也在圍繞著自轉軸自西向東自轉,因此當我們站在北極上看地球時地球呈逆時針轉動,而當站在南極上空看地球時則呈順時針轉動(這個實驗大家自行轉動圓珠筆腦補一下)。

由於地球是一個巨大的旋轉著的球體(嚴格來說是一個三軸橢球體),平均半徑約為6371公里。既然地球在自轉,那麼地球表面的一切物體都是隨著地球的自轉做著近似的勻速圓周運動,而作為生活在地表的人類,自然而然無論身處地球的任何一處也都在“轉圈”,即便是南極和北極也不例外。

毛主席在《七律二首·送瘟神》這首詩詞中寫道:“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意思是由於地球的自轉,人們在不知不覺中日行八萬裡,並且在仰望天空的時候能夠看到許許多多的星河。結合地球的半徑,通過計算可得出地球的赤道周長約為40000公里,也就是合八萬華里。

我們都知道,地球自轉週期約為24小時,這裡就要引出兩個概念,即角速度和線速度。

地球的角速度:由於地球每轉一圈360度用時為24小時,也就是說地球的角速度為每小時15度,這是什麼概念呢?除了南北極點半徑是0、角速度也是0外,理論上地球任何一點的角速度是相等的。

地球的線速度:由於地球近似於一個球體,其周長由赤道向兩極遞減,即赤道周長約為40000公里、南北緯30度緯線長34641公里,至極點為0,通過計算,赤道的線速度約為1667公里/小時、南北緯30度的線速度是1443公里/小時、極點線速度為0,總結以下就是地球的線速度自赤道向兩極呈遞減趨勢。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3個結論:

1、南極點和北極點是兩個非常特殊的位置,由於完全處在極晝或極夜裡,因此太陽一年只升落一次,而且由於處在地球南北兩端的盡頭,因而只有一個方向,即站在北極點只有南方一個方向,站在南極點只有北方一個方向,在這兩個極點上我們平時說的東和西以及自身所處的極點方向都已經失去了意義;

2、人是有一定體積的,且已經遠遠超出了對於“點”的定義,而當一個人站在南北極點上時,這個人所處的緯度位置是不等於0的具體值,因此是具備相同的角速度和一定線速度的,從而也證明了這個人肯定也在“轉圈”。

3、由於地球角速度相對穩定且比較慢,而且地球周圍的天體(含人造天體)動輒幾十上百乃至光年級,距離十分遙遠,咱們人類沒有參照物,因此僅憑感覺是感受不到地球自轉的。但我們可以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象來分析得出地球是在自轉的,比如北半球自西向東流淌的河流南岸侵蝕大於北岸(典型的例子就是崇明島逐漸與長江入海口北岸相連),這就是地球自轉偏向力惹的禍。

以上內容,歡迎點評!


地理那些事


人站在地球上,因為地球時時刻刻都在自轉,所以人也就隨著地球一起自轉了,不過在地球的不同維度地區,自轉的線速度是不一樣的,在低緯度地區,線速度大,在高維度地區,線速度小,而在南北極點的時候,自轉線速度為零,但是自轉的角速度無論在地球的哪個地方都是一樣的,不過我們感覺不到。


我不知道為什麼會有人提這樣的問題,不過實話實說,在地球的南北極點上,自轉的角速度和地球上的其它地方都一個樣,沒有區別,如果你在南北極點上可以感覺到地球的自轉,那麼在其它的地方你也可以感受到,但是事實情況是你根本就感受不到,因為你從一出生就待在地球上,地球自轉的同時,你因為慣性也在同步自轉。

你之所以感受不到自轉,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實在是太慢了,畢竟地球自轉一週需要24小時,而這也就意味著每個小時它僅僅轉過15°的角度,對於你來說,也是每小時僅僅轉過15°的角度,假想一下,如果讓你在原地以每小時15°的轉角轉圈,你會感覺到暈嗎?正因為如此,你根本就感受不到地球的自轉,但是如果你脫離地球,比如說站在太陽上(雖然這有點不太可能),這個時候你就可以看到地球以飛快的速度繞著太陽旋轉了,這個速度大概是30千米每秒。


而如果你能更進一步,脫離太陽系在銀河系的外面看太陽系的話,你會發現太陽帶領著包括地球在內的太陽系的所有星球一起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以更高的速度旋轉,而這個速度,達到了250千米每秒。我們常說,運動是絕對的,不動是相對的,宇宙中的一切物體實際上都是在運動之中的,沒有絕對靜止的物體,當我們選擇不同的參考系的話,運動還是靜止就變得有所不同。

如果你站在地球上不動,並且以地球為參考系的話,那麼你就是靜止的,但是如果以月球為參考系,那麼你也是運動的。站在地球的南北極點上,你只有看參考系才知道自己動不動,比如說你可以看月球,實際上月球相對於地球是運動的,但是你會因為這麼小的角速度而感到眩暈嗎,不會的,如果你坐在一架飛機裡面,飛機勻速直線運動的時候,不看外面,你會感覺到自己在動嗎?不會吧,而地球的自轉,同樣也是勻速自轉的,在地球上的一切物體都已經以同樣的慣性在動了,所以就不會感覺到地球在動了。


鏡像宇宙


這或許就是典型的“以我們所在的狹小空間的認知侷限性”衡量太空中宏觀物體的運行情況。

小時候很多人在遊樂場都玩過轉盤,現在很多小區裡就有,儘管比較簡單也比較小但原理是一樣的。當我們在轉盤上轉動時,當然會感覺到轉盤一直在轉圈,感覺非常明顯,甚至會感覺到頭暈。

但你想過沒有,你為什麼會感覺到轉盤在轉圈?有人說“轉盤確實在轉圈啊,所以能感覺到!”這話不假,但事實上並不是因為轉盤在轉圈你就能感覺到它在轉圈,本質上是因為你在下意識地相對其他參照系定義你所在的轉盤在轉圈!

也就是說,你在觀察轉盤所在的地面,周圍的樓房等參照系定義轉盤在轉動。想象一下,如果轉盤周圍什麼都沒有,沒有地球沒有樓房也沒有任何人,你還會感覺到轉盤在轉動嗎(前提是轉盤在勻速轉動)?即使轉盤真的在勻速轉動,你也不可能感覺到,因為沒有任何合適的參照系讓你取判斷轉盤的轉動。

任何形式的運動都不需要參照系(光速除外)!

就像在太空中的宇宙飛船,它的速度如此之快,但是宇航員絲毫感覺不到。即使是一個圓形的宇宙飛船一直在轉動產生人工重力,宇航員也感覺不到在轉動,也不會暈。

有人可能還會說:太陽月亮以及天上的星星不就是參照系嗎?確實是參照系,不過它們距離我們太遠了,並不是合適的參照系。很簡單的一個道理,以太陽月亮等星球為參照系,為了我們不能感覺到地球在公轉?就是因為太陽距離我們太遠了,以非常遠的物體為參照系看起來就相當於靜止不動,你當然感覺不到運動。


宇宙探索


我們不妨先通過數學計算,再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地球旋轉一圈360度就是一天,需要二十四小時,即每小時15度,1小時等於3600秒,也就每秒時間轉過15秒角,一分鐘時間轉過1.5分角,本來每分鐘轉1度角,人類的感覺器官都是感受不到的,這每分鐘轉1.5分角你能感覺到嗎?人對眼前景物的視覺停留為0.1秒,而0.1秒的時間地球只轉過1.5秒角的角度,就算是睛朗的夜晚,能借助遙遠的北斗或南鬥天星進行定位,你也是感覺不到自己在轉圈吧?

其次,目前天文學家也未測出準確的南北極軸點,這個人怎麼才能站得準呢?其實由於地球的旋轉過程中會產生地軸的晃動,所以地球南北極軸地面是區域而不是點,而地球的自旋既是晃動的又是平穩的,因此,人們對這些進動無法感知!





微基因衍光子


有一次去了南極,是從空中離地約500米的高度飛馳而去,胳膊象翅膀,身後一股推力將自己推動前去,象真空一樣無風無火也無風冷,只看到地下陸地海洋向後一閃而去,經過近3小時飛行,降落在南極的一平坦冰塊上,發現有一中國標誌的木方,上有大字兩個,極心。忽覺S極就在腳下,一股神奇之力將我轉了起來,迷迷虎虎,暈頭脹腦有十分鐘,忽耳邊響起南極長城站的履帶車來了,隆隆響聲中我清醒過來,原來家裡的卡車馬達聲響,兒子正準備出發,老伴已做好早飯正等我起床吃飯呢。

……我還痴痴的坐在床上享受剛才的一幕美景和奇異經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