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考衝刺,高效提分!(數資類)


聯考衝刺,高效提分!(數資類)


題目數量

從題量角度來看,數資模塊在A、B、C類考試中的佔比分別為:25/100、10/100、20/100(暫將C類中的策略制定和實驗設計的題量統計到數資的題量中)。

A、B類均涉及兩個模塊——數學運算和資料分析,C類中除了數學運算和資料分析,還有自己的特色題型——策略制定和實驗設計。

時間分配

從時間分配角度來看,事業單位聯考ABCDE五類試卷中,數量關係部分考題數量佔比有所不同,概況來說有5~10題,參考時限為5~10分鐘。切記不要平均分配每個題的時間,而要將時間集中在簡單和中等難度的題目上。

資料分析模塊材料數量為1篇~3篇,題目數量在5題~15題。參考時間為5~15分鐘。但由於資料分析整體題目難度適中,極少出現偏題、怪題,考生拿分比率較高等特點,建議大家適當增加作答時間。

資料分析為複合選擇題,根據一篇材料提出相關問題,每篇材料包含5道小題。作答時建議先用時30~60秒略讀材料,再依次作答各個小題,儘量保證在5~6分鐘完成5道小題。

數量——高頻題型

(一)工程問題

核心公式: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1. 當題目只給定工作時間時,一般通過賦值工作總量為工作時間的公倍數(或最小公倍數),或通過時間尋找效率之間的比例關係進行賦值。

2. 當題目中不僅給定工作時間,還給出與效率相關的某個邏輯關係時,一般優先尋找效率之間的比例關係進行賦值,再求工作總量,最終求出相應結果。

3. 當題目的已知條件中包含工作時間、工作效率或工作總量中兩個(或三個)量的數據時,一般優先通過設某個量為未知數,利用方程法進行求解。

單獨完成某項工程,甲隊需要36天,乙隊需要30天,丙隊需要32天,如果安排合作施工,按照甲乙、乙丙、丙甲、甲乙……的順序按天輪轉,問完成這項工作時,甲工作了多少天?

A.11天整

B.11天多

C.12天整

D.12天多

查看答案

【答案】A

【解析】賦值工程總量為30、32、36的公倍數1440,則甲乙丙效率分別為40、48、45,由題意每三天的效率之和為2×(40+48+45)=266,需要1440÷266=5……110個三天,前5個三天甲工作了10天,最後110的工作量在第二天即可完成,所以甲只需再工作1天,因此甲一共工作了11天整,選擇A。

(二)容斥問題

兩集合A和B之間的關係:

A∪B =|A∪B| = |A|+|B| - |A∩B |

滿足條件A或B的情況數=滿足A的情況數+滿足B的情況數-兩個條件都滿足的情況數

三集合A、B和C之間的關係:

|A∪B∪C| = |A|+|B|+|C| - |A∩B| - |B∩C| - |C∩A| + |A∩B∩C|

解題技巧——畫圖法

1. 標數時,注意由中間向外圍標記;

2. 圖示中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含義,標數切不可寫錯;

3. 注意“滿足某條件”和“僅滿足某條件”的區分,及“三個條件都不滿足”的情形。

多集合反向構造

題中給出多個集合,問題中出現“至少……都……”的情況下,一般採用逆向思考,利用極端情況來解題,解題步驟為反向、求和、做差。

某專業有學生50人,現開設有甲、乙、丙三門選修課。有40人選修甲課程,36人選修乙課程,30人選修丙課程,兼選甲、乙兩門課程的有28人,兼選甲、丙兩門課程的有26人,兼選乙、丙兩門課程的有24人,甲、乙、丙三門課程均選的有20人,問三門課程均未選的有多少人?( )

A.1人

B.2人

C.3人

D.4人

查看答案

【答案】B

【解析】三集合標準公式,總個數-都不滿足的個數=A+B+C-(AB+AC+BC)+ABC,50-都未選=40+36+30-(28+26+24)+20,根據尾數法,求出都未選為2。因此,本題選擇B選項。

(三)時間問題

平年與閏年

1. 平年365天,閏年366天。

2. 大月為:1、3、5、7、8、10、12月(每月均為31天);小月為:4、6、9、11月(每月30天);2月平年28天、閏年29天。

3. 閏年判別法則:非世紀年整除4為閏年,世紀年整除400為閏年。(世紀年指年份末兩位為00的年份)

鐘錶問題

1. 錶盤一週為360°,分針的旋轉速度為6°/分鐘,時針的旋轉速度為0.5°/分鐘;並且時針與分針成某個角度往往需要考慮到對稱的兩種情況。

2. 時針與分針一晝夜重合22次,垂直44次,成180°也是22次。

年齡問題

1. 過N年,每人都長N歲;

2. 兩個人的年齡差在任何時間節點都不發生改變。

資料——高頻考點


聯考衝刺,高效提分!(數資類)


聯考衝刺,高效提分!(數資類)


聯考衝刺,高效提分!(數資類)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