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服裝巨頭陷入困境:半年關店2470家,出租總部大樓仍負債73億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收入越來越高,對於生活質量的追求也從“吃飽穿暖”變成了“吃好穿靚”,餐飲業和服裝業也因此經歷了一段輝煌的時期。

不過由於外賣和電商的蓬勃發展,以實體店為主的餐飲業和服裝業受到了不小的衝擊。有的商家緊跟風向,不失時機地彎道超車;有的卻由於種種原因,失去了曾經的輝煌。

又一服裝巨頭陷入困境:半年關店2470家,出租總部大樓仍負債73億

比如曾經的國產男裝巨頭海瀾之家由於盲目擴張導致庫存積壓達到95億,負債更是高達165億,收入和利潤增長卻不到5%。

小股東對此提出質疑,卻被董事長周建平怒懟:“如果你水平夠,你來當董事長!”

據報道,周建平花十幾億辦了個馬術俱樂部,其中最貴的馬價值超過1000萬,而海瀾集團每年花在“養馬”上的錢就差不多有5000萬。

又一服裝巨頭陷入困境:半年關店2470家,出租總部大樓仍負債73億

而在男裝巨頭“跌落神壇”後,“國產第一女裝”La Chapelle(拉夏貝爾)也陷入了困境,半年虧了5億,關店2470家,子公司申請破產,就連出租總部大樓的法子都用上了,仍然負債73億。

La Chapelle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呢?

又一服裝巨頭陷入困境:半年關店2470家,出租總部大樓仍負債73億

雖然有個“洋名字”,但La Chapelle實際上是實打實的國產品牌,創始人邢加興構思這個品牌時,正住在法國一條名為“La Chapelle”的小街上,於是便有了這個充滿法式風情的服裝品牌。

創立之初,邢加興就已經有對標國外的想法,打算把La Chapelle打造成“中國版Zara”。

又一服裝巨頭陷入困境:半年關店2470家,出租總部大樓仍負債73億

2014年,La Chapelle在香港上市,當時市值便已超過238億。

2017年,La Chapelle又在上交所掛牌,成為首家在港滬兩地上市的服裝企業。

兩次上市讓La Chapelle募集了18億資金,也給了它放話“3年新增3000個網點”的底氣。

到2017年底,La Chapelle及旗下品牌的門店數量已經達到了驚人的9448家,市場佔有率僅次於VERO MODA、ONLY等品牌所屬的綾致時裝,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中國版Zara”。

又一服裝巨頭陷入困境:半年關店2470家,出租總部大樓仍負債73億

然而自2018年開始,La Chapelle就迎來了轉折點,營收同比減少了2.69億元,歸母淨利潤更是虧損了1.6億元,同比下降132%,門店數量也降至9269家,略顯疲態。

而今年以來,情況進一步惡化,僅上半年,La Chapelle的淨虧損已經近5億,負債超73億,庫存也攀升至21.6億元。

又一服裝巨頭陷入困境:半年關店2470家,出租總部大樓仍負債73億

面對嚴峻的形勢,La Chapelle不得不展開自救,一邊放棄掉持續虧損的子品牌,一邊關掉效益不佳的門店。

截至6月底,La Chapelle門店數量減至6799個,相當於半年關了2470家店,平均每天關店13家,19個品牌也砍掉了12個。

又一服裝巨頭陷入困境:半年關店2470家,出租總部大樓仍負債73億

​不過La Chapelle的“斷臂求生”並沒能讓情況好轉,為了扭轉虧損,La Chapelle宣佈子公司傑克沃克申請破產,甚至將總部大樓掛牌出租,可見其決心。

但有些事不是有決心就可以的,早在La Chapelle盲目擴張的時候就已經給自己埋下了隱患,或許在新零售時代,比起“攤大餅”式擴張,企業更應該給自己留下足夠的縱深,才能在風暴來臨時有轉身的餘地。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