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甘肅省政府印發《甘肅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

關注!甘肅省政府印發《甘肅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

關注!甘肅省政府印發《甘肅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

甘政辦發〔2019〕89號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省政府有關部門,中央在甘有關單位,各職業院校:

《甘肅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9年9月9日

(此件公開發布)

甘肅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9〕4號),辦好新時代全省職業教育,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改革目標

聚焦“七個構建”,全面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經過5—10年努力,將甘肅打造成為西部地區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新高地,人民群眾對職業教育發展的獲得感顯著增強。

——構建服務產業的專業格局。對接區域主導產業,優化專業佈局結構,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融合,提升服務產業發展能力。

——構建貫通銜接的辦學格局。優化院校佈局結構,推進職教高考改革,健全中高本貫通培養體系和終身教育體系,推動職業教育全面、協調、高質量發展。

——構建專技兼修的隊伍格局。改革教師招錄機制,完善教師評價激勵辦法,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提升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和學校核心競爭力。

——構建共建共享的合作格局。深化東西協作、聯合辦學,建設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激發社會力量參與舉辦職業教育,形成多元辦學格局。

——構建輻射引領的創新格局。建設國家級職業教育助推城鎮化改革實驗區,高起點、高標準建好蘭州新區職教園區及雙高院校、優質院校。

——構建德術俱佳的育人格局。實施“百千萬工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1+X證書制度(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試點,深化教材教法改革,強化校企雙元育人,提升畢業生就業創業能力。

——構建職教改革的保障格局。深化職業教育領域“放管服”改革,健全經費投入機制,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待遇,優化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環境,保障各項改革措施落實落地。

二、改革舉措

(一)聚焦內涵,打造高水平專業。

1.實施高水平專業建設計劃。對接文化、樞紐、技術、信息、生態五大制高點和十大生態產業,實施高水平專業(群)建設計劃,按照1個專業(群)對接一個產業鏈,開展“產業鏈+專業鏈+人才培養鏈”的專業群建設,到2022年建成100個高水平專業(群)。(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財政廳,各職業院校,各市州政府)

2.健全專業動態調整機制。指導職業院校建立健全專業動態調整機制,優化專業結構和佈局。建立專業建設量化考核評價標準,健全專業設置定期評估機制。充分發揮就業狀況導向作用、招生計劃調控引導作用,強化專業建設的區域特色、行業特色和學校特色,到2022年初步形成服務產業的專業格局。(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人社廳,各職業院校,各市州政府)

(二)聚焦賦能,打造雙師型隊伍。

3.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完善省、市、縣、校四級職業院校師資培訓體系。依託省內重點產業龍頭企業,建立一批職業院校教師企業實踐基地。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組建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教師分工協作進行模塊化教學。定期組織選派職業院校專業骨幹教師赴國外研修訪學。組織職業院校教師教學能力大賽,提高教師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能力。(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人社廳、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省政府國資委、省工信廳,各職業院校,各市州政府)

4.完善教師招錄機制。省管職業院校在省級編制部門核准的編制使用計劃內自主招聘人才,落實同工同酬。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相關專業教師原則上從具有3年以上企業工作經歷並具有高職以上學歷的人員中公開招聘,特殊高技能人才(含具有高級工以上職業資格人員)可適當放寬學歷要求,2020年起基本不再從應屆畢業生中招聘。完善企業經營管理和技術人員與學校領導、骨幹教師相互兼職兼薪制度。深入推進教師考核評價制度改革,突出教育教學業績和師德考核。(責任單位:省人社廳、省教育廳、省政府國資委、省工信廳,各職業院校,各市州政府)

5.健全教師激勵機制。建立體現以技能提升為導向的收入分配機制,在單位績效工資總量內,設立雙師型教師崗位津貼和特殊工種教師崗位津貼,職業院校依法取得的社會服務、成果轉化獎勵收入,不納入本單位總額基數。支持職業院校對指導學生獲得國家職業技能競賽獎項教師予以獎勵,獎金在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外單列管理。完善適應職業院校教學崗位特點的內部激勵機制,對專職從事教學的人員,適當提高基礎性績效工資在績效工資中的比重,加大對教學型名師的崗位激勵力度。(責任單位:省人社廳、省教育廳,各職業院校,各市州政府)

(三)聚焦成長,打造職教新體系。

6.優化院校佈局結構。根據省級職業教育資源整合、佈局調整規劃,按照專業互補、區域相近原則,穩步推進省屬中職學校資源整合。健全以市州統籌為主的中等職業教育管理體制,加強規劃統籌,採取撤銷、託管、集團辦學、校園土地置換等多種形式,進一步優化市州屬中職學校和專業佈局。(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人社廳,各職業院校,各市州政府)

7.完善貫通培養體系。落實“職教高考”制度,建立通用考試平臺,完善“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考試招生辦法,推進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業水平考試。制定中國技能大賽、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世界技能大賽獲獎選手等免試升入應用型本科政策。支持蘭州理工大學、蘭州交通大學探索試辦職業教育碩士和博士學歷教育。落實好職業教育服務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的有關政策,共同做好面向現役軍人和退役軍人的教育培訓,提升技術技能水平。(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人社廳、省軍民融合辦、省軍區政治工作局、省退役軍人廳,各職業院校,各市州政府)

8.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緊盯行業需求和服務對象,面向在校學生和社會成員開展職業培訓。自2019年起,圍繞十大生態產業,推動職業院校在技術技能人才緊缺領域大力開展職業培訓。積極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向社會開放。構建社區教育五級網絡體系。依託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實現學習成果可追溯、可查詢、可轉換,推動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所體現的學習成果認定、積累和轉換。(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人社廳,各職業院校,各市州政府)

(四)聚焦趕超,打造職教新高地。

9.實施高水平院校建設計劃。推動入選“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高職院校建設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國家級高職院校和專業(群)。建設一批省級高水平職業院校,支持市州打造一批市州級高水平中職學校。(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財政廳,各職業院校,各市州政府)

10.推進國家改革試驗區建設。持續推動省部共建甘肅省國家職業教育助推城鎮化建設改革試驗區,建設職業教育制度創新高地。建立創新發展激勵機制,將創新發展情況作為職業教育省級重點項目支持的重要因素。在市州、縣市區遴選一批省地共建省級職業教育改革發展試驗區,支持蘭州新區職教園區、天水市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區建設。(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人社廳、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各職業院校,各市州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

11.搭建共建共享實訓新平臺。靠實各級政府責任,對接國家頒佈的職業院校實訓條件建設標準,引導職業院校建設一批高水平職業教育實訓基地。面向先進製造業等技術技能人才緊缺領域,建設一批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鼓勵職業院校建設或校企共建一批校內實訓基地。支持對接全國職業院校職業技能大賽和世界技能大賽標準,校企合作建設甘肅省技術技能人才實訓基地和省級職業技能大賽基地。鼓勵校企共同參與基地建設與管理,運營盈利主要用於改善實訓基地條件,部分可用於利潤分成。(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信廳、省人社廳,各職業院校,各市州政府)

(五)聚焦德術,提升育人契合度。

12.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施職業教育立德樹人“百千萬”工程,打造100名省級職業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骨幹教師,打造1000個地域文化與職業教育特色文化交融的職業院校文化品牌,建設10000門省級“學科德育”“課程思政”微課,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責任單位:省教育廳,各職業院校)

13.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根據國家統一部署,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2019年,支持具備條件的職業院校對接國家認定的培訓評價組織,從國家頒佈的11個領域開展試點。(責任單位:省教育廳,各職業院校)

14.推進教材教法改革。探索建立省級教材信息資源庫定期修訂機制,督促職業院校對滯後於技術和產業升級需求的教材停用、更新。啟動省級規劃教材和地方特色教材編寫工作。探索團隊式教學和學生3天在企業2天在學校的“3+2”工學交替教學組織形式。重點支持“產業急需、專業一流、高質量就業”的專業開展教學資源庫建設。支持行業、企業與職業院校共同建設面向社會服務的企業信息庫、崗位技能標準庫、人才需求信息庫、創新創業案例庫等開放資源。支持有條件的職業院校開發虛擬仿真實訓資源,鼓勵引入人工智能手段,提升教育教學現代化水平。(責任單位:省教育廳,各職業院校)

15.提升畢業生就業創業能力。完善就業創業指導課程體系,提升求職技能和就業競爭力。舉辦好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搭建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與社會資源對接平臺,促進成果轉化。校企聯動拓展一批特色鮮明的技能提升和轉崗轉業培訓項目,提高畢業生就業及職業遷移能力。全面推進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實現試點專業學生“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落實相應的社會保障和就業扶持政策,引導畢業生主動適應新業態、新用工方式,實現多元化就業。(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人社廳、省政府國資委、省工信廳,各職業院校)

(六)聚焦融合,提升各方參與度。

16.推進校企雙元育人。出臺甘肅省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實施辦法。建立健全職教集團(聯盟)考核評估辦法。評選認定省級產教融合型企業,推動職業院校和行業企業形成命運共同體。支持有較強代表性、影響力和改革意願的城市開展產教融合示範市州、縣市區建設試點。引導職業院校主動“引企入教”,強化企業育人主體地位,讓企業在專業設置、課程設計、教學安排等方面享有更大話語權。(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信廳、省人社廳、省財政廳、省政府國資委,各職業院校,各市州政府)

17.推動企業和社會力量舉辦高質量職業教育。按照政府財政保障、企業深度參與的原則,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繼續辦好高等職業院校。開展職業院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各方按一定比例持股,按約定享受相應收益,確保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提升和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建立公開透明規範的民辦職業教育准入、審批制度,探索民辦職業教育負面清單制度,建立健全退出機制。(責任單位:省政府國資委、省工信廳、省財政廳、省教育廳、省發展改革委,各職業院校,各市州政府)

18.做優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不斷培育發展壯大社會培訓和評價機構,支持培訓和評價機構建立同業交流平臺。民辦職業培訓和評價機構在政府購買服務等方面與公辦同類機構享受同等待遇。應用型本科高校、職業院校要加強職業技能、通用職業素質和求職能力等綜合性培訓。(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財政廳,各職業院校,各市州政府)

(七)聚焦創新,提升改革保障力。

19.深化職業教育領域“放管服”改革。各有關部門要深化“放管服”改革,由注重“辦”職業教育向“管理與服務”過渡。擴大和落實職業院校辦學自主權,完善有利於調動校企人員開展校企合作積極性的績效分配和校企合作成果使用、處置、收益管理制度。(責任單位:省人社廳、省工信廳、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委編辦,各職業院校,各市州政府)

20.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待遇。省人社廳要會同有關部門根據國家統一部署,適時組織清理調整對技術技能人才的歧視政策,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培養、評價、使用、待遇相統一的激勵機制,推動職業院校畢業生在落戶就業、參加機關事業單位招聘、職稱評審、職級晉升等方面與普通高校畢業生享受同等待遇。鼓勵企業在職務職級晉升和工資分配向關鍵崗位、生產一線崗位和緊缺急需的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傾斜。建立全省技術技能大師庫,鼓勵技術技能大師建立大師工作室,並按規定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人社廳、省財政廳、省工信廳,各職業院校,各市州政府)

21.健全經費投入機制。各級政府要建立與辦學規模、培養成本、辦學質量等相適應的財政經費穩定增長機制,在保障教育合理投入的同時,新增教育經費向職業教育傾斜。建立中等職業學校綜合定額標準和生均撥款標準動態調整機制,逐步提高中等職業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撥款標準。嚴格落實高等職業院校年生均財政撥款規定,根據發展需要和財力可能逐步提高撥款標準。統籌職業教育經費,保證高水平職業院校和專業(群)建設計劃等項目有序推進。擴大高等職業院校獎助學金覆蓋面、提高補助標準。加強資金使用監管,建立專項經費監督檢查機制。在核定職業院校績效工資總量時,可向承擔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單位傾斜。允許職業院校將一定比例的培訓收入納入學校公用經費,學校培訓工作量可按一定比例折算成全日制學生培養工作量。(責任單位: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人社廳,各職業院校,各市州政府)

三、組織實施

22.加強黨對職業教育的全面領導。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職業教育的重要論述,加強職業院校基層黨組織建設,牢牢把握學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有效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將黨建工作與學校事業發展同部署、同落實、同考評。教育行政部門要指導職業院校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實施好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采”活動,推進職業教育領域“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確保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職業技能培養和職業精神培育高度融合。

23.完善職業教育工作部門聯席會議制度。省政府成立職業教育工作部門聯席會議,省政府分管教育工作的副省長擔任召集人(名單附後)。聯席會議負責統籌協調全省職業教育工作,研究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部署職業教育改革創新重大事項。

24.建立健全質量評價和督導評估機制。構建省市兩級職業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全面推進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嚴格落實質量年度報告制度。建立職業教育定期督導評估和專項督導評估制度,落實督導報告、約談、限期整改、獎懲等制度,加強對政府和有關部門履行發展職業教育職責的督導檢查。

25.加強輿論宣傳引導。各地要辦好職業教育活動周和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深入開展“大國工匠進校園”“勞模進校園”“優秀職校生校園分享”等活動,推進職業院校資源面向基礎教育全面開放。在全社會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積極營造社會各界充分理解、積極支持、主動參與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良好輿論氛圍。

附件:甘肅省職業教育工作部門聯席會議成員名單

附件

甘肅省職業教育工作部門聯席會議成員名單

召集人:張世珍 副省長

成 員:賈 寧 省政府副秘書長

王海燕 省教育廳廳長

馮 旭 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時寧國 省教育廳副廳長

巨有謙 省科技廳副廳長

李生髮 省工信廳副廳長

王炯玉 省財政廳副廳長

王麗萍 省人社廳副廳長

鍾 義 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

李明生 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

周奉真 省文旅廳副廳長

蔣新貴 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

崔進泰 省退役軍人廳副廳長

車 洪 省政府國資委副主任

李 金 有省扶貧辦副主任

楊元忠 省總工會常務副主席

師學禮 省稅務局副局長

聯席會議成員如有變動,由成員單位接任工作的同志替補,不另行文。

主編:梁翔

关注!甘肃省政府印发《甘肃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