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為何被稱為“丹青”

但所有熱愛中國畫的朋友大概都知道,中國畫按人物、山水、花鳥三大主題分為兩大類;工筆和水墨寫意兩大繪畫方法分為兩大類;而民間畫、宮廷畫和文人畫三大繪畫風格,又分為三大流派。

國畫為何被稱為“丹青”

小時候拿著毛筆,蘸著水和墨水,學著在宣紙上畫雞和蘭花,也許老師已經告訴過你什麼叫“中國畫”。

中國畫雖然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但直到幾百年前才有“中國畫”的名字。它最早是明末從意大利來到中國的傳教士、畫家利瑪竇提出的。那麼,在那之前,中國畫叫什麼?

叫“中國畫”和“丹青”

國畫為何被稱為“丹青”

在利瑪竇引進西方繪畫之前,中國人從未見過與中國畫完全不同的西方繪畫,外國人也不知道有中國畫與西方繪畫完全不同。因此,沒有人認為繪畫的名字前應該加上國家的名字來顯示區別,所以直接叫“畫”就行了。為什麼叫“丹青”?

原來,中國傳統繪畫自兩千多年前發明以來,直到很長一段時間以後,人們總是小心翼翼地用黑墨水蘸著畫筆,用細線條誠實地勾勒出形象的輪廓。然後,用規則的顏色填充輪廓。這種方法適用於所有的人物、風景、花鳥。

國畫為何被稱為“丹青”

起初,古人並沒有發明彩色顏料。在少數幾種顏色中,如鉛粉、雄黃、赭石、石綠和硃砂,古代繪畫中常用“丹”(紅色硃砂)和“青”(藍色石綠)。因為“丹”和“青”是畫面中最暖、最冷的顏色,能產生最鮮明的對比,古人用“丹青”來指代畫面。後來,丹青畫發展成為中國傳統繪畫的兩大分支之一:工筆重彩畫。

然而,“丹青”習慣上被用作整個中國畫的代表,並流傳至今。

國畫為何被稱為“丹青”

丹枝丹砂和清枝清菊(發音“火”)是兩種可用作顏料的礦物。

例如,在漢代的《蘇武傳》中,“竹絲為丹青所畫”,杜甫的《丹青介紹曹將軍的霸權》:“丹青不知老將的到來,富貴可敬如雲給我。《金書·顧愷傳》:“幽山丹青”。

國畫為何被稱為“丹青”

在很多人眼裡,中國傳統繪畫顏料是與水混合的管道顏料。其實不然,古人的智慧是遠遠超出我們想象的。除了藍色和藍色這兩種顏色外,古人還經常藉助大自然的多種顏色來繪畫。

國畫為何被稱為“丹青”

“中國傳統繪畫的原料主要來自植物、礦物和金屬。如果說梔子黃是從梔子花的果殼中提取出來的,那它也是皇家龍袍的染料。”而大部分產於東南亞的藍寶石和一種樹膠紫薇天鵝絨是色素的原料,當它們與茜草混合時,它們變成了古代女孩的胭脂。”這種配色在唐宋時期開始流行,“另外,幹石榴皮可以磨成粉,在中國傳統繪畫顏料中可以製成黑色。從銅礦中提取的石藍、石綠、食用葛根粉可作為國畫顏料。即使是貝類中的蛤蜊也可以磨成粉末,這是最好的白色顏料。

中國傳統繪畫顏料的穩定性非常好,因為它們都是取自天然物質,能抵抗紫外線和高溫,但需要用一定比例的膠水,這也是一項非常有技術含量的工作。現在,各種顏料都很方便買到,所以現在很多畫家可以堅持使用天然的中國畫顏料。不多。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只能在那些流傳下來的古畫中領略到中國畫古老色彩的魅力。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