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提升自己手機攝影的水平,是在拍攝方面下功夫好,還是在後期修圖方面下功夫好?為什麼?

蘇州三憶影像


攝影前期和後期的關係就是生產和包裝的關係,你如果學會了包裝卻不懂得生產有什麼用。為什麼這樣說呢?

攝影前期的工作是 取景 構圖 設置曝光等過程比較複雜,外景拍攝時事多變,偶然性的突發事件,有時還是因為天氣的變化而得不出滿意的片子。都說攝影師個體力活是沒錯的。前期曝光構圖以及顏色不足的地方都是要經過後期處理的。

懂後期的攝影師肯定是懂前期的,懂前期的攝影師不一定會去熟練的操作後期。所以前期和後期是一個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既懂前期又會後期的才是一個合格的攝影師。


志勵好攝


攝影后期固然重要,但我們能在前期拍好的,還是要留在前期。前期是基礎,是雪中送炭;後期是提高,是錦上添花。攝影,首先要學的是前期的攝影技巧和關注能力。同時,帶著後期的思維和掌握後期的技法,這樣才能讓你的攝影水平全面提升。先分享幾張我的手機攝影片子,前期拍的認真,眼睛,後期在稍加調整。

1. 努比亞X拍攝的牡丹江鏡泊湖

2. 華為榮耀V10拍攝的馬來西亞的孩子

3. 三星S8拍攝的意大利多羅米蒂山區

4. 努比亞拍攝的冰島小鎮車軌

現在是手機攝影時代,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中的攝影,多留心身邊的美麗,多注意下基本的攝影構圖技巧,顏色搭配的竅門,熟練掌握自己手機攝影功能的操作,然後在學會一些後期處理,可以在手機APP上直接修圖,也可以嚴謹一些,用個小三腳架,然後在電腦上處理。

總之,用手機出大片,每個人都可以。攝影,從認真拍攝開始。


網際飛俠


攝影真的需要後期麼?好攝影師需要後期麼?

攝影行業一直在糾結攝影需要後期麼?

其實好的攝影師如果懂畫面規劃!是不太需要後期的。

就像攝影師如果懂色彩,不會把畫面的色彩調整的跟原片區別太大,

看到很多人喜歡做對比圖,原圖跟效果圖區別非常大!其實這類的攝影后期只是會攝影跟Photoshop軟件而已。

後期做的是什麼?

  1. 後期只是彌補攝影做不到的地方,比方說滿足感、把現實主義做成超現實主義、浪漫主義色彩等等,攝影是現實主義,如果可以做到浪漫主義色彩,在道具、光影、色彩、做好的同時有些地方是做不大的,需要後期稍微彌補。

  2. 如果前期做一些東西非常困難,造價太高,這時候我們需要合成,這是後期做的。

如果一個攝影師把自己片子調的區別非常大,色彩改動太大,是因為攝影師不懂色彩,如果懂前期基本可以做好,後期稍微彌補下就夠了。

為什麼這麼多人會把效果圖做的與原圖差別這麼大!因為不懂畫面規劃,不知道做什麼合適,只是為了模仿某些大師的東西。

總之,不管攝影師懂不懂,拍攝的東西大部分還是合理的,只不過可能有些東西用的不合時宜,如果效果改動太大其實都是不懂畫面規劃的表現。

當然有些合成不在我講的範圍內。


溫故愛


@老馬視圖@回答你。

這個問題適合用作大學生辯論賽。因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很難有一個統一的答案。

無論是看攝影展覽,還是在網上瀏覽圖片,經常可以看到兩類不同的表述。

一種是,原片直出。這種作者是在強調自己的前期功力紮實。自己拍的片子根本不需要做任何的調整、裁切,直接拿出來供大家觀賞。

另一種是,後期加工。通過用相關軟件的調整,使原片兒達到美輪美奐的效果。這時候你可能根本想象不到,原來的片子和最後的成片兒之間的差距。

個人認為,任何全力支持一方,而打擊另一方的行為,都是不可取的。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可以說前期和後期就是鳥的雙翼,缺一不可。

以上的回答,全部為原創,如果能對你有些許啟發、點滴收穫,請不要忘了點贊或加關注。謝謝!






老馬視圖312


手機攝影已經非常普遍了,要拍出好的照片還是要做些功課,究竟是前期還是後期重要?從技術方面來講,一定是前期更重要,不然華為mate20也不能這麼火~
就像一個天生麗質的少女,其實不用怎麼化妝,美就在那裡,


後期只不過是施點粉而已~
舉個例子吧,
這張照片是原圖,樹葉的色彩不好,天空還有點昏暗。增加點對比度飽和度,換個天空就好多了~
手機處理雖然不夠完美,也是讓人眼前一亮,我想後期就是這個效果,一定是色彩豐富,更清晰完美,如果再加上點藝術感覺,我想就超過前期了,很多創意作品已經“無法無天”了,只有你想不到~

好了,就到這裡,想在創意上有發展,後期絕對不會讓你失望,要在攝影比賽中脫穎而出,前期依然是永遠的第一!歡迎關注紅塵V時空其他文章,感覺不錯點個贊吧。


紅塵映像


在前期拍攝上下功夫!

在前期拍攝上下功夫!

在前期拍攝上下功夫!

最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無論你在哪個攝影群裡,或者與任何一個攝影師交流,或者參加哪個攝影講座,或者在攝影學校學習,絕對沒有人會告訴你:攝影只要學會後期就行了。

相反的,每個老師或者攝影高手會友好的告知你:前期拍攝很重要。

前期拍攝,就像一個人的骨架一樣,表面再好看,沒有了載體失去了支架,一切都是枉然,更別提作品的靈魂了!

看下面的圖片對比,兩張圖片都經過後期處理,不用我說,一眼就能看出來誰高誰低!↓



文字不需要多少,只要看圖片就能直觀的看到效果如何,高下立竿見影!我是頭條號攝影匠洪辰,歡迎點贊和關注!


攝影匠洪辰


可以肯定的說是攝像技術,後期處理只是進行圖片微調。

攝像首先來自對畫面的理解,如何利用環境,給人以舒適的享受,整體構圖充分挖掘能夠看到一切,把毫無生命力景色賦予新的含義。

其次,尋找最佳光線及角度,完美的鎖定拍攝對象。手機照相沒有光圈焦距的限制,往往靠自然光線自動調光(閃光燈特殊時候才使用)。

後期處理只是彌補或者根據需要,調節一些不足,屬於利用調圖軟件,處理光線及畫面的微調,讓圖片接近所需要的樣子。

下面藉此機會發幾張風景照,是普通手機即興所拍,與大家共享多彩的自然風光。











走吧一起看世界


一是手機相機的功能遠遠比不上單反。可以調整的參數並不是太多。功能的限制是練好前期的有利的條件。所謂戴著腳鐐跳舞就是這個意思。

二是手機上的後期調整是有限的。手機上的後期調整軟件一般功能比較簡單。與photoshop相比。效果差距甚大。只能是粗略的大概的調整。照片的質量並不高。

三是手機的ccd尺寸較小。成像質量不高。如果用於展覽,畫面尺寸稍微大一點就出現噪點,即使用photoshop進行後期調整,也難以有高質量的畫面。

四是攝影的前期最重要的是主觀的表達。照片內部的各個要素之間,相互有邏輯性的聯繫。有語言上的修辭。這些通過後期是做不到的。必須在前期當中進行認真的揣摩,經常的鍛鍊,才能拍出好作品。

所以手機攝影一定要在前期上下功夫。





無表情攝影師


一定是在拍照上下功夫!

比如說,你想找個對象,你是想找個前期長得就好看的?還是找個化完妝才好看的?

比如你要買一輛車,你是想買個原裝質量就很好的,還是買一臺維修之後很好的?


攝影師根子


直奔主題:在後期你想要呈現什麼樣的照片,在前期拍攝上就怎麼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