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羅縣:西靈村壯大村集體經濟有妙招

平羅縣:西靈村壯大村集體經濟有妙招

“以前賺錢沒方法,現在通過發展大棚蔬菜、種植中藥材,掙來了‘真金白銀’。手裡有了錢,家家翻建新房子,大多數人還將小轎車迎進了自家小院。”平羅縣靈沙鄉西靈村村民劉天軍說。

平羅縣:西靈村壯大村集體經濟有妙招

2018年,靈沙鄉西靈村還是一個村集體經營性收入為零的村,村上一沒有資產,二沒有資源。但如何增加村集體收入,帶領群眾脫貧致富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村黨支部班子成員的腦海裡。

平羅縣:西靈村壯大村集體經濟有妙招

西靈村黨支部針對自身服務發展能力不強,全村特色優勢主導產業發展存在“堅冰”的問題,主動出擊,在特色產業上做文章,實現破冰。村黨支部牽頭創辦平羅縣靈西農副產品專業合作社,把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後折股量化的村集體資金50萬元和村幹部、部分黨員出資的16萬元同步入股合作社,發展設施蔬菜、中藥材種植,採取“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按股分紅”的模式,將合作社的經營和村幹部的利益緊密掛鉤,促使合作社合理、規範、靈活、穩慎經營,調動村幹部的積極性、主動性,確保村集體資金、資產的保值、增值。

平羅縣:西靈村壯大村集體經濟有妙招

同時,村黨支部精準發力,全面推進“特色產業破冰”專項行動,爭取扶貧項目資金582萬元,建設高標準大型蔬菜拱棚36座,帶領30戶移民、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特色種植產業,建設220畝草紅花種植園區,結束了單一種植小麥、玉米的歷史。採取訂單銷售、村黨支部全程參與、產前動員培訓、產中技術指導、產後統購包銷,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戶和農戶有收益、村集體和村幹部有分紅的共贏目標,逐步形成黨組織抓產業、黨員促產業、農戶有產業的新格局。

發揮農村黨員在鄉村振興中的主力軍作用,以無職黨員設崗定責為抓手,開展“亮身份、爭上崗”活動,設立矛盾調解崗、扶貧幫困崗、產業發展崗等崗位,28名黨員結對產業幫扶並認領崗位,充分發揮黨員在示範引領、扶貧幫困、產業發展中的帶動作用,湧現出一批像丁少偉、班學雲、陳海龍等的黨員致富帶頭人,通過典型示範帶動,群眾積極參與,凝聚鄉村振興強大合力。

製作:中共平羅縣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

平羅縣:西靈村壯大村集體經濟有妙招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