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羅:“兩權”抵押貸款盤活“沉睡資產”


平羅:“兩權”抵押貸款盤活“沉睡資產”


平羅:“兩權”抵押貸款盤活“沉睡資產”

9月下旬,是平羅縣頭閘鎮邵家橋村村民李永利一年中最忙碌的時段。原來,他種的100多畝水稻正值收穫期,每天收割機、拖拉機開足馬力,金黃色的稻田裡呈現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

平羅:“兩權”抵押貸款盤活“沉睡資產”

(資料圖)

“今年水稻長勢不錯,價格相對穩定,是個豐收年。”李永利邊說邊望向他的100多畝流轉地,眼裡全是笑意。“能種這麼多地,還得感謝‘兩權’抵押貸款政策,解決了我種地資金緊缺的問題。”

今年,李永利再次通過“兩權”抵押貸款貸了12萬元,解決了農業生產中的資金問題,且“兩權”抵押貸款手續越發簡便,貸款額度有所提升。

2015年12月,平羅縣被列入全國農村“兩權”抵押貸款試點縣。試點工作啟動以來,平羅縣把推進農村“兩權”抵押貸款作為深化農村改革、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抓手,創新體制機制,破解“三農”融資難、融資貴等難題,使“兩權”抵押貸款成為農民創業增收、農村振興發展的新引擎。

平羅:“兩權”抵押貸款盤活“沉睡資產”

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經營權和宅基地使用權是農民的主要資產,也是農村目前最大的“沉睡資產”。開展“兩權”抵押,確權頒證是基礎,也是推進農村土地經營管理制度改革的第一步。平羅縣在全區率先完成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確權登記頒證,探索開展了集體荒地承包經營權、土地流轉經營權、設施農業用地和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全縣農村產權確權頒證範圍達10項,頒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6.55萬本,發證率97.6%,頒發住房和宅基地不動產權證書5.86萬本,發證率 96%;頒發土地流轉經營權證123本、50畝以上連片集體荒地承包經營權證119本、設施農業用地使用證81本、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不動產權證書20本。

農業要發展,勢必要解決資金緊缺的問題,這需要依靠金融支持。

此前,由於農村金融供給不足,農民貸款難、貸款貴的問題普遍存在。為此,平羅縣成立了全區首家縣級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在全縣13個鄉鎮設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服務站,搭建了縣鄉兩級產權交易服務機構,免費為農民群眾提供信息發佈、登記備案、抵押登記、價值評估、交易鑑證等服務,為農村各類產權交易、處置和再流轉提供公開、公平、公正的交易環境。根據相關規定,農戶辦理20萬元以下的抵押貸款在鄉鎮服務站辦理,20萬元以上的抵押貸款在縣級交易中心辦理,進一步方便了農民群眾。

平羅:“兩權”抵押貸款盤活“沉睡資產”

平羅縣金茂源家庭農場成立於2012年,農場流轉1500畝地進行農產品種植和經營,由於農業投資大、見效慢、週期長等特點,資金緊缺成為農場經營生產面臨的主要問題。“農場剛成立那會,資金緊缺,去銀行貸款手續繁瑣,貸款額度也比較低,滿足不了農場生產的資金需求。”該農場負責人任劍說。

隨著平羅縣農業農村改革試點的深入推進,農村“兩權”抵押貸款的實行,任劍不再為流動資金的問題犯愁了,今年銀行一次性為他貸款96萬元。有了資金支持,任劍將精力集中在農場的生產經營上,逐步扭虧為盈。

同時,平羅縣設立農村產權抵押貸款風險防範基金,建立農村產權抵押貸款風險分擔機制,農村“兩權”抵押貸款產生不良貸款時,由風險防範基金和經辦銀行各承擔不良貸款本息的50%;採取“政銀保”合作方式,整合農業產業發展擔保基金、扶貧產業發展擔保基金,設立3000萬元農村“兩權”抵押貸款合作項目風險基金,全縣種植業、養殖業、農產品加工流通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涉農龍頭企業,可申請50萬元至300萬元的農村產權抵押貸款,若產生不良貸款,將由政府、銀行、保險公司三方按40%、20%、40%的比例承擔。

平羅:“兩權”抵押貸款盤活“沉睡資產”

“通過改革實踐,活化了農村權能,盤活了農村資源,拓寬了農民和經營主體生產融資渠道,實現了‘借土增信’‘借房增信’,促進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蓬勃發展,讓廣大農民群眾分享了改革紅利。”中國人民銀行平羅縣支行副行長苗向說。

截至今年7月底,平羅縣累計辦理農村產權抵押貸款2.16萬筆11.91億元。

製作:平羅縣網絡安全和信息化辦公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