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這些,質量意識就是空談!

沒有這些,質量意識就是空談!| 附質量意識測試題

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國開始推行全面質量管理以來,我們所有人都特別重視質量,什麼質量是企業的生命、什麼質量第一,什麼要想效益好,就要質量高,等等,等等。

在大會小會上,所有的領導也是反覆地強調要有質量意識,並且信誓旦旦地說,忽視質量就是對企業的犯罪,當出現問題時也是先強調要保證品質,然後再說如何保量。。。。

沒有這些,質量意識就是空談!| 附質量意識測試題


然而,這麼多年來,我們的質量意識真的進到骨子裡了嗎?實際的情況,卻不容樂觀!

機加工車削行業中有個說法,是我們很多主管的法寶,那就是“孔徑要往小了做,外徑要往大了做,因為當尺寸超差了可以返修”;於是我們永遠別指望生產過程能在CP達到2.0以上時,把CPK過程能做到≥1.0,孔徑始終往小了做外徑適中往大了做,然後我們的返修成本適中居高不下,因為員工說了:都是按主管說了做的,可以減少廢品。多樸實的員工啊,多高效的執行力啊,多壞的後果啊。

這是怎樣的質量意識?

當我們的產品出現嚴重問題時,

如果只有1個,領導肯定說報廢,

如果有10個,領導說應該會報廢,

如果有20個,領導說要考慮考慮,

如果有50個,領導說先考慮挽救,

如果有100個,領導說先考慮讓步放行,

如果是200個或者更多,會怎麼樣呢?

在這個過程中做了“質量意識”培訓的員工會怎麼看待,後續他們工作中,或做了領導之後怎麼去考慮問題呢。

在經營業績或成本面前,質量能算老幾呢?我們培訓或標識上強調的三不原則,當“不製造不良”無法保證時,有幾個做到了“不流出不良”?

一個朋友有個屬下,本來在某外資企業做機加工時,經常被評為“優秀員工”和“質量/效率標兵”。

後來應招做他的屬下還是做機加工時,卻錯誤不斷,甚至連原先的老員工都不如,有時候強調了很多次的問題還會再犯。前後反差很大,很困惑,最後發現,原來是該員工不適應現在的環境,不適應現在的領導模式:

“原來在外企的時候很多文件描述很詳細,而這裡很多地方模稜兩可”

“原來在外企的時候所有錯誤都有糾防機制,而這裡只是領導口頭告知”

“原來在外企的時候出個問題就是大事沒有商量餘地,而這裡卻要保交期大事化小”

沒有這些,質量意識就是空談!| 附質量意識測試題


上行下效,讓個人意識逐步演化成了企業集體意識,這是一個很可怕的事情,於是我們學會了“領導作用”----質量管理原則第二條。

我們捫心自問,

在我們培訓員工的質量意識的時候,我們領導者自己是什麼水平;

當我們開始推諉別人怎麼樣的時候,我們領導者自己是怎麼想的;

當我們認為員工質量意識差的時候,我們領導者自己是怎麼做的。

只有質量標語口號是不夠的,空談質量意識是沒有用的,關鍵還得有制度、有方法,有技術支持!

你對自己的質量意識自信嗎?下面這套質量意識試題,測測你的質量意識是否達到了你想要的程度。如果你是質量部主管,讓員工來做題試試吧!

TEST

沒有這些,質量意識就是空談!| 附質量意識測試題


一、判斷題

1.生產過程要實行自控、自檢、互檢 ( )

2.品質是很抽象的東西,需要很高深的知識才可以掌握。( )

3.產品的質量是生產出來的,不是檢驗出來的。( )

4.出現質量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分析,沒有預防和整改措施。( )

5.如果在生產中品質出現問題時,有人說“這一點小問題”沒關係。( )

6.下道工序是上道工序的“顧客”,上道工序要為下道工序服好務。( )

7.影響產品質量的五大要素人、機、料、法、環,人不是主要因素。( )

8.操作者將自己加工的工件通過檢測判斷合格與不合格後,必須使之分別堆放。( )

9.操作工只能做產品,而不能保證產品質量。( )

10.質量是由管理人員來控制的,與一線作業員無關。( )

二、選擇題(單選或多選)

1.下道工序對上道工序流轉過來的產品進行抽檢稱為( )

A:自檢

B:巡檢

C:互檢

D:終檢

2.( ) 就是生產者對自己所生產的產品,按照圖紙、工藝或技術標準自行進行檢驗

A:互檢

B:首檢

C:終檢

D:自檢

3.操作技能的基本要素包括( ) 。

A:操作準確

B:操作協調

C:操作速度

D:操作自動化

4.作業中必須按照( ) 進行操作。

A:工藝規程

B:安全規程

C:技術圖紙

D:車間主管的口頭要求

5.員工質量意識提高,是企業急待解決的課題。加強員工的產品質量意識,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

A:教會員工要改變工作環境

B:車間主管必須每天強調質量

C:大家要理解檢驗員的工作

D:車間主管每天只強調生產

6.要想避免不會做,下列表述不正確的項是( ) 。

A:不去做事

B:按標準作業書做

C:由別人代替做

D:自己想怎麼做就怎麼做

7.“PDCA”循環其步驟是( ) 。

A:“實施—計劃—檢查—處理”

B:“計劃—檢查—實施—處理”

C:“計劃—檢查—處理—實施”

D:“計劃—實施—檢查—處理”

8.質量管理的三大控制是指( ) 。

A:進料控制

B:過程控制

C:倉儲控制

D:成品控制

9.產品質量好壞主要決定於( ) 的工作質量和控制能力。

A:質量部門

B:生產部門

C:採購部門

D:人事部門

10.下列表述有錯誤的項是( ) 。

A:過程檢驗的作用不是單純的把關,而是要同工序控制密切地結合起來,判定生產過程是否正常 。

B:成品最終檢驗是對完工後的產品進行抽檢或全面的檢查與試驗。

C:當操作員出現質量問題時,檢驗人員應主動替他把問題解決好,操作員不用管。

三、問答題

1.什麼是質量?

2. 影響過程質量主要有六個因素是什麼?

3. 品質保證的三不政策是什麼?

4.質量五不放過原則是什麼?

沒有這些,質量意識就是空談!| 附質量意識測試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