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老商圈裡的休閒生活,一起去感受下

  在無數人的記憶中,商圈所 代表的就是繁華。看一座城市, 最先奪人眼球的必是最繁華之 地。當前,順應現代生活對“一站 式”、休閒式、體驗式生活模式的 要求,商圈裡的業態也逐漸多元 化,以滿足人們豐富多樣的休閒需求。

銀川老商圈裡的休閒生活,一起去感受下

  老商圈有抹不去的回憶

  提到老銀川人最難忘懷的一條街,新華街必是其一,它曾號稱“寧夏第一商業街”,承載著那個時代的印記。

  隨著低矮的樓房拆除,一棟棟百貨大樓拔地而起,新華商圈漸成氣候。不論過去還是現在,它都是許多人常常光顧的地方。為著許多“老字號”店鋪的堅守,也為源源不斷注入的新生事物。

  新華商圈的東南西北都各有“招牌”:往東去,新華飯店曾是七八十年代銀川“當家”的五星級酒店,如今仍在,成為一代人心中的“地標性建築”;往西去,仁義巷曾是“白富美”的聚集區,因商鋪林立、商品種類繁多在很長一個時期佔據了銀川人購物的“C位”,沿解放街再向西,綠洲飯店、迎賓樓等也是聚人氣的地方”;往北去,古蹟建築鼓樓、玉皇閣在中軸線上,讓銀川的“座標”周正有範;往南去,溫州商城、東方商城等小商品零售、批發集散地滿足了人們的生活需求,還有些手工縫補者堅守著“精緻”的一針一線,讓新華商圈更接地氣。

  圍繞著商圈,經年累月有了諸多“老字號”美食商鋪的積累,砂鍋、涼皮、餃子、米線、乾鍋、煎餅果子等尋常食物,因方便快捷成為逛街人和周邊商場員工的首選。多年“優勝劣汰”,快餐類食物在商圈“大行其道”,但這並不意味著“潦草”。

  不少“老字號”跟隨著新華街“長成”新華商圈,小店變大店,大店變出許多分店,客流量大、口碑好了,當人氣聚集、房租漲了,這些店鋪紛紛搬出,倒也能在城市裡紮下根來。從某種意義上講,它更是許多老店曾經的“孵化地”。時光流轉,世界不停轉,街上的店鋪開張、關張最短也需只有幾天, 老字號的照相館、眼鏡店等至今還有一席之地,但正是人們需求的導向,讓這條街歷經幾十年,還是許多人不可跳過的“選擇”。

  如今的新華商圈在定位上更加精準,功能上更加完善,集合了吃喝娛購遊,讓眾多選擇在這裡找到儘可能多的滿足。(記者 徐佳敏 李 徽)

銀川老商圈裡的休閒生活,一起去感受下

  陪伴,可以跟隨季節“換個地兒”

  驟然走低的氣溫,打亂了許多家長原本的戶外親子游玩計劃。陰冷蕭瑟的天氣,讓沙灘、滑梯、鞦韆等“哄娃神器”也貌似只能“明年再見”。

  好在,銀川市的幾大商圈內都有了不同的“打開方式”。商場裡增設的親子店面和相關設施,也讓不同年齡的孩子在這個逐漸寒冷的季節,依舊能有個共同玩耍嬉戲的“童話世界”。

  小火車基本可以算是商場內的“標配”。雖然大點的孩子對它不屑一顧,但並不影響這個交通工具在幼兒心中的重要性。每週陪兒子洲洲坐趟小火車已經成為劉嘉琪的“必修功課”。這個30歲的母親直到現在還記得,當彩燈閃爍的小火車叮叮噹噹地駛過來時,洲洲站定不走的模樣。“拗不過孩子就隨他吧,反正天冷,室外也沒法遛娃。”抱著這樣的想法,劉嘉琪默認了洲洲每週一次的小火車旅行。

銀川老商圈裡的休閒生活,一起去感受下

  各大商場裡逐漸多了可以品茶和喝飲料的地方。記者 張瑛 攝

  久而久之,劉嘉琪習慣了這個“插曲”,還會在每次上車後,和兒子一起來場想象的旅行。在兩人的腦海裡,小火車有時會化身越過獵戶座昴星團的星際列車,有時又會變成南太平洋上穿梭來往的跨國班列。一年裡,小火車之旅讓洲洲變得更加開朗,也讓劉嘉琪明白,陪伴不僅是愛人間最長情的告白,也是父母對孩子最溫情的訴說。

  當CCpark還是世紀金花的時候,它自己大概也沒想到有朝一日會衝著主打親子的方向一去不回頭。但別說,變換身份後的商圈還真成為不少父母遛娃的首選之地。

  細數銀川各商圈,這裡大概是親子設施、店面最齊全的一個,大抵也是孩子們最愛來的“勝地”。撇開各種早教、學習的場所,不管是滑梯城堡,還是電動遊戲,在這裡都能覓得一二。

  對於齊曉童而言,這裡也是他和兒子田田的“秘密基地”。父子倆隔三差五地會來光顧一次。齊曉童每次都會為兒子提供不同的遊樂主題,或者讓田田化身小礦工學習怎麼鑑定小礦石,或者讓田田變成小漁夫來場“遠洋之旅”。但父子倆最愛的,卻是各櫃檯間用來招徠顧客的樂高積木試玩臺。很多時候,兩人會“霸座”半天,只為一起完成田田構想的“作品”。

  “小時候沒玩過樂高,和孩子一起玩後,不自覺地也‘入了坑’。”齊曉童說,從最基礎的積木類,到現在的交通玩具類,他前後給孩子買了10多套樂高積木。可相對於和自己在家玩積木,田田似乎更喜歡在這裡“一展身手”,他也在此交到了不少新朋友。

  不論是室外的沙灘、鞦韆、滑梯,還是室內的小火車、海洋球和積木,對絕大多數的父母而言,只要用心帶給孩子快樂和幸福,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是最美好的陪伴。(記者 張唯 李徽)

銀川老商圈裡的休閒生活,一起去感受下

  “慢遞”一封信給未來的自己

  2012年,小秋坐在鼓浪嶼的一家小店裡,給一年後的自己寄了一張明信片。

  2013年,她如期收到了自己與自己的這個“約定”。看著一年前的筆跡,恍惚回到那年今日。

銀川老商圈裡的休閒生活,一起去感受下

  巨型郵筒似乎想裝滿對未來的期許。記者 李徽 攝

  在短信、E-mail、微信尚未普及的年代,寫信曾是很多人共有的一份記憶。

  依稀記得鋪開新買的花色信紙,提起用慣的鋼筆,構思很久才一筆一筆將心底藏了很久的話寫給另一個地方的他或她。

  依稀記得將蓋上郵戳的信封塞入郵筒,開始等待回信中的那份小小的雀躍和期待。

  幾天前,在銀川大閱城偶遇了一家“5年後郵局”。原木色長桌前,時不時就有南來北往的人伏案執筆,迴歸紙質信件時代。從這裡寄出的信,幾乎都是寄向未來的信。每一封信都承載著一份希翼,或者一份承諾。

  “為什麼是5年後?”

  “5年只是一個概念,本意是慢一點。”店長曹麗娟告訴記者。這個時間也可以是兩年、5年、10年或者更長。只要填上詳細的地址,並寫明希望這封信將於某年某月某日之前寄達,這封信就會在數年甚至數十年後,出現在收信人的信箱中。

銀川老商圈裡的休閒生活,一起去感受下

  五年後郵局傳遞著一種“慢”的理念。記者 張唯 攝

  開業兩個月來,已經有123份心情被裝進信封,貼上郵票,然後被託付在這裡,等待著打開它們的那個特定的日期的到來。“寄給兩年後的比較多,大概佔到50%,也許很多人都還是希望早一點收到。然後就是寄給5年後的比較多。”曹麗娟說。大部分人都是寄給自己的,有寫給畢業那一天的,還有小學生寫給父母的或父母寫給孩子的。

  “寫給未來?可是誰知道未來的我會不會在現在的地址呢?”面對顧客的疑問,曹麗娟解釋說,慢遞推廣的其實是一種生活方式,提醒人們在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去關注當下。”當然,店裡也留有顧客的QQ、微信、電子郵件等多種聯繫方式,如果信件退回來,可以儘可能聯繫到對方。雖然沒有給自己寄過信,但是合夥人李翔特別喜歡這種“慢”下來的感覺。在小店一側,坐在店裡,捧上一本書,看上一個下午,似乎時間真的變慢了。(記者 李 徽 張 唯)

銀川老商圈裡的休閒生活,一起去感受下

  把方言變成表情包,讓巖畫“動起來”

  網絡上各種表情包層出不窮,將各地方言融入其中的也屢見不鮮,如果出現一種寧夏方言的表情,你是否會感到親切?會不會想要使用?日前,微信表情專輯裡出現了一款“巖畫寧夏方言”表情包,受到了網友的熱捧,賀蘭山岩畫太陽神動了起來,會笑會哭會生氣還會說寧夏話,獨具寧夏特色,也傳達出了寧夏人的幽默和直爽。

  這組表情包出自非遺傳承人李旭——寧夏民間樂器口弦製作和演奏的傳播者,同時也是一位影視工作者。今年年初,李旭參加了一次對巖畫文創的培訓,培訓希望通過把寧夏一批傳承人掌握的傳統工藝與獨具特色的巖畫結合起來,讓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物質類文化遺產擦出新的火花。

  經過深入的瞭解後,李旭對賀蘭山岩太陽神的形象非常喜歡,先做了一段跟巖畫有關的動畫,將口弦也融入其中,但總覺得還缺點什麼。他琢磨了很久,考慮了很多,最後決定以太陽神為動畫形象,做一個寧夏方言版的表情包。

 

 給方言來次“互聯網+”

  “當時在微信表情專輯裡搜索寧夏、巖畫,還是空白,於是我就著手去做了。”李旭從今年3月開始設計動畫形象、選取方言。

  李旭告訴記者,這16個表情看上去很簡單,但是從最初的設想到最後完成,耗費了大量精力。他先把動作畫出來,然後用軟件一幀一幀地做成動畫。每一個都修改了很多次。

  “每一個動作都不重複,所有動作都搭配著表情,要讓人感覺很親切而且不突兀。”李旭說。

  這些地道的方言,也是李旭仔細核查推敲最終選定的,選取了最具代表性的16句寧夏話。“也不是我覺得行就可以,微信還會對這些文字進行審核,有些很地道但是略粗俗的方言,不能通過。”5月初李旭將表情包提交審核,被駁回三次做修改,第四次終於成功,6月19日“巖畫寧夏方言Ⅰ”正是上線。

  是個體娛樂,更是群體表達

  “嗷喲”“生生跌潮了”“歪吶”“沃地光三”“好是嗲”“嘜氣滴很”……看到這些寧夏話,是不是一股親切感撲面而來?表情包推出後,已經有近萬人免費下載,發送次數更是達到了5萬多次。最初只是李旭和朋友們小範圍使用,後來看到很多人都在下載和使用,還有人在平臺上打賞點贊加油,他也成就感爆棚。

  “這些表情包之所以受到大家歡迎,可能是因為這些地道的方言,說到了大家心坎兒裡。其實以前聊天的時候我也有這種感受,有時候想用方言表達,發文字麻煩而且不太直觀,選了一圈又找不到合適的表情。微信上的很多表情都是不分地域的,沒有咱寧夏方言感覺親切。”李旭說。

  李旭希望這些表情包,不僅可以讓寧夏的小夥伴在聊天時感覺親切,還能讓更多人瞭解寧夏方言,感受到使用的樂趣。他還在持續積累素材想要創作系列寧夏方言表情包,和寧夏非遺項目進行融合,讓遺產活起來,讓歷史動起來。用他的話說就是:“遠古與當代齊飛,陽光與歡樂並存。”做一位“逆潮流而動”的“非遺”創業者。(記者 姜盼)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