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手機廠商是否願意與華為共同合作開發鴻蒙系統?有沒有可能成立聯盟?

戰國墨竹1


我從幾個方便來談談鴻蒙系統吧!

適用場景

鴻蒙OS是一款“面向未來”的操作系統,一款基於微內核的面向全場景的分佈式操作系統,它將適配手機、平板、電視、智能汽車、可穿戴設備等多終端設備。

鴻蒙OS是面向很多終端設備的一款操作系統,如果只是簡簡單單的問,手機廠商是否願意加入華為的合作,顯得鴻蒙這套系統的格局只是為了和Android對幹。並不是,鴻蒙要做的事情不是手機生產,而是要做中國人自己的系統。

難度

其實在中國,如果只是簡單的做一個系統,真的很簡單,很多人都能做得出來,但是為啥,中國遲遲沒有一套完整的拿得出手的系統呢?

系統這個東西之所以中國遲遲沒有,就在於一個系統要有生態圈,什麼是生態圈。

生態圈

舉個例子,現在的電腦操作系統windows,Windows系統上有很多軟件吧,比如什麼qq,微信,谷歌等等的軟件,還有一些其他供電腦正常運行的驅動,組件,這些軟件之所以用戶能用,因為開發者把這些軟件發佈在了Windows這個操作系統上,因為有這些軟件,服務等等的支持,所以Windows系統內容豐富便捷了用戶。

假設鴻蒙系統開發出來沒有手機廠商,軟件開發公司的支持,你給手機或者電腦使用了鴻蒙os,但是鴻蒙系統上,qq用不了,微信用不了,平時手機支付的軟件用不了,那麼如何能開發出輸於中國真正屬於自己的系統?

更為關鍵的是,國外的一些軟件受制於人,有些國外的服務,你還不得不用,所以鴻蒙系統不能只是定位於企業性質,需要國家積極的溝通。

這也是為啥鴻蒙系統難以成立聯盟的原因,軟件公司的成立,都是需要賺錢的,大多發佈在大家熟知的系統平臺上,所以我覺得,中國有自己的系統,已經不再是華為自己的事情,而是整個中國的高度。

我們可以用國外的系統,甚至可以使用開放,不屬於任何國家的Linux系統,但是中國不能再關鍵時刻沒有自己的系統,永遠受制於人。

鴻蒙os一定會共同合作

我覺得華為創建的鴻蒙系統,是屬於全中國人的大事,如果你不管,我不管,中國一輩子都不可能會有屬於自己的系統,所以我認為,遲遲早早,國內的手機廠商,軟件編程者,等等這方便的人才會形成一種類似聯盟的形式,為中國自己建設自己的系統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瘋行者005


國內手機廠商大部分沒有操作系統和處理器等方面的核心技術,為了生存,在華為鴻蒙並沒成熟之前,不可能貿然選擇站隊到華為一方而放棄Google一方。

由於歷史原因,我們國家很多先進科學技術方面都落後於歐美,雖然經過近幾十年的奮發圖強在很多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不得不說的是我們欠賬太多,短時間很難補齊。比如芯片方面,去年老美就拿中興小試牛刀了一把,僅僅是斷供芯片就讓中興這樣有著十幾萬員工的大廠瞬間“休克”,全公司停工長達89天,最終中興不得以不更換管理層,繳納13億美元罰款等屈辱條件,換得事件的一個了結,但是經此一事件,中興可謂是“傷筋動骨”,之後丟單和爽約等“副作用”更是侵襲著中興。

另外就是軟件方面,特別是手機操作系統。如上圖所示,全球手機操作系統份額幾乎被來自美國的三個系統瓜分,比如Google的安卓在全球的份額是59.1%,蘋果iOS在全球的份額也達到了39%,而微軟的windows系統佔了很小的份額1.5%。

老美也知道,2018年華為手機年銷售量已經超過2億部,而今年一季度華為的銷量大漲44.5%,躍居全球第二名,超越美國的蘋果手機,而這麼多華為手機全部使用的是美國Google公司的安卓操作系統。眼看華為在芯片自研和其他半導體備貨方面都準備非常充足,美國禁令短期對華為傷害不明顯,於是美國祭出禁用操作系統的毒招,想以此來卡住華為的脖子。

國內廠商此時不敢也不能高調地與華為站在一起

經歷“中興事件”之後,一方面讓國產手機廠商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另外一方面明白不能跟美國和美國公司硬槓,現在國內公司的實力真不允許,不是所有的公司都能像華為那樣硬氣。

5G來臨之際,中國的四大手機廠商華為、OPPO、VIVO和小米當中,只有華為用上了自研的5G芯片推出5G手機,而且手機廠商不得不求助購買美國高通公司驍龍855+X50的芯片。肯定很多人想說為什麼不買其他的家的芯片,不好意思,還真沒有。迄今為止全球能推出5G芯片的只有高通、華為、三星、MTK和紫光展銳,除了高通、華為和三星,國內廠商要買芯片只能買紫光展銳和MTK,但是他們的芯片可能還在PPT狀態。

在手機行業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一時的掉隊可能永遠就掉隊了,所以國內這些手機廠為了能搶著推出5G手機,哪個能離開美國高通公司?除了芯片,手機操作系統也是同樣的情況,國內手機廠商無一例外沒有真正自己的操作系統,各家手機廠商五花八門的系統都是在安卓系統的基礎上,換了一個門臉,或者說,安卓系統是一個毛坯房或者簡裝房,各家手機廠商拿來之後,砸牆的砸牆,砌牆的砌牆,最後粉刷一遍就成了我們現在看到外表光鮮,骨子裡離不開的安卓的系統。

當下這個局面,很多手機廠商為了過的好一點,巴不得能進入安卓系統每一版第一批適配廠商的大名單,所以,不大可能有廠商明確站出來,要選擇站到華為一方。

華為鴻蒙能否與安卓和iOS一起成就三足鼎立?

全球手機市場已經被安卓系統和iOS系統壟斷,形成了蘋果陣營和安卓陣營。之所以這兩個系統已經強大到針扎不進去,水潑不進去的地步,是因為它們有著數以億計的用戶群體和數以百萬計的應用生態,這樣龐大的生態是維持安卓和iOS的地位的最大壁壘。

現在要去開發一個全新的系統,從這兩大操作系統虎口奪食,難度相當大。2012年諾亞方舟的一個座談會上,華為就計劃啟動自研操作系統這一宏偉戰略目標,隨著老美步步緊逼,華為不得不將操作系統的研發拿上臺面並肯定在今年推向商用。華為鴻蒙能否與安卓和iOS一起成就三足鼎立,下面幾點必須要做到:

1、鴻蒙系統必須開源。華為鴻蒙能夠更安卓競爭,必須讓更多學習瞭解它,開源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可以讓更多的人知道鴻蒙系統架構,優缺點,還能基於系統做一些開發;

2、應用生態。安卓和iOS之所以強大到“無人能敵”,強大應用生態鏈就是最好的辦法,從現在曝光的信息來看,華為鴻蒙支持現有安卓系統重編譯即可,而且處理應用效率更高;

3、系統兼容性。能否讓更多的用戶,包含華為手機其他安卓手機,使用和接受鴻蒙系統,那必須先要支持對安卓系統的兼容性,就是我們常說的刷機,通過工具就可以自行刷機,把原有的安卓系統刷到鴻蒙系統;

4、跨硬件平臺支持。從現在的消息看,華為鴻蒙已經在跨平臺性方面規劃的要比安卓系統好很多,因為鴻蒙系統不但可以支持手機,還可以支持很多智能家居和智能家電等。


綜上所述,現在就要求國內手機廠商跟華為上一條船,無疑會得罪和驚動老美這些具有核心技術的公司,會讓國內這些手機廠商陷入困境。一套成熟手機操作系統的成長史肯定佈滿荊棘,希望華為能夠儘快披荊斬棘,兼容好手機硬件和應用後,國內廠商再跳進來,這樣才是對我們最有利的。

感謝閱讀! 如果有不對之處,敬請指出,如果覺得還OK,請留下你的贊和關注。再謝。


移動通信雜談


鴻蒙系統是華為開發兼容安卓系統,國內其他手機廠家是不會和華為合作,怕得罪谷歌,一旦你得罪谷歌,你海外手機是不能安裝安卓系統,當初魅族為了得到阿里的投資42億,在手機上阿里雲系統,導致魅族海外手機部分只能用上努班圖系統。二就是合作的磨合期,國產手機和安卓合作,基本已經成了一個習慣,你要換鴻蒙系統,等於就是一個大學生重新到另一家幼稚園重新開始教育。然後就是最麻煩的問題,國產手機一旦上鴻蒙系統,那優化又是一個問題,軟件廠家是會在平臺和硬件處理器優化的,比如下一代要出865,那軟件廠家會在865開發軟件優化,而不是一顆老處理器或者老手機優化,

就算國產手機廠家都用上鴻蒙系統,太多手機優化又會出現第二個安卓系統的問題,卡,慢,發熱嚴重等問題。蘋果不卡就優化簡單了,每年出2.3臺手機,優化簡單,算蘋果一共出的手機也才十幾臺左右。而安卓有幾百臺要優化,。

利益方面,蘋果ios平臺是有分成方面,蘋果只收30%,軟件廠家得到70。

而安卓的平臺是在谷歌應用商店上架,谷歌只收10%軟件廠家得到90。而國內的應用商店,你軟件在那家上架只要給手機廠家就可以。鴻蒙系統也是沒有這個實力和大量開發者合作,所以只能兼容安卓。說到底還是很簡單,利益,比個比方,我叫競爭對手幫我合作,不給錢。能成嗎?


呆JONY呆


這個問題,昨天已經回答過一次,今天再說一下!

從爆出的信息看,華為的鴻蒙操作系統離正式推出很快了,在這個時候,無論是相關部門牽頭,還是行業自發,都應該有這種抱團合作的意識,特別是針對國內市場,互聯網企業和手機廠商都要全力支持,快速豐富鴻蒙操作系統的生態,這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一,國內科技企業,互聯網公司,軟件開發者積極參與的機率會高些!

新系統本來就是兼容安卓系統的,再加上華為發佈P30時,順帶發佈的方舟編譯器,這樣,這些科技公司在適配時工作量會大大減少。

事實上,國內科技企業們關於軟件生態的合作,已經有過先例。

2016年,華為聯合阿里巴巴、百度、騰訊、網易四家國內知名互聯網企業,共同成立安卓綠色聯盟,這個聯盟的成立,就是為了解決安卓開放性、碎片化帶來的很多應用的兼容性、穩定性、安全性問題,他們會集各家所長,共同制定行業標準,一起打造國內的安卓生態環境,優化各主要應用的體驗。

二,國內手機廠商參與的機率不大,不樂觀

手機廠商可能會參加軟件生態聯盟,應該不會大面積使用華為的鴻蒙操作系統,或者是部分使用,在一些低端機上試驗。

我們知道,手機廠商裡面除了華為,其它幾家對美國的依賴性很大,就拿芯片來說,和高通就簽訂了幾年購買合同。所以,假如被制裁的是他們,那麼結果就是第二個中興的下場,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所以對於手機廠商來說,心裡是非常渴望使用國產系統的!

然而,實際上還是有幾個問題,是需要手機廠商不得不要考慮和麵對的!

1,華為的新系統是不是開源,不開源的話,那麼國產其它手機廠商就不能用了。從現在爆出的消息看,還不知道新系統是否要開源!

2,中美貿易戰還沒有達到全面打仗,還沒有徹底撕破臉皮的地步,現在只是冷戰狀態。最關鍵的就是,谷歌只是限制了華為使用GMS,並沒有限制其它的手機廠商;

也就是說戰況還沒有到全民皆兵的地步,那麼,政府也是不好直接出面組織建立系統生態的。沒有政府的支持,新系統只能由華為自己獨立推出,難度也是非常大的!

3,谷歌現在並沒禁有禁止其它手機廠商使用安卓系統,更要命的是,谷歌的新系統Fuchsia,也在推出之中(已經開始測試了)。

各個手機廠商現在用的安卓系統已經很成熟了,在新系統生態沒有建好的情況下,突然更換系統,對手機廠商的風險是很大的;

並且,廠商還要面臨谷歌的懲罰,停止安卓系統的授權!

4,新系統推出後,還需要實際使用體驗,檢查發現修補漏洞等等,到完全成熟,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5,現在手機大戰如火如荼,今年手機市場已經是存量市場,各個廠商為了生存,競爭白熱化。一著不慎,就會被動。

而且,華為國外市場可以說,大部分已經丟了。廠商們現在應該是都在計劃怎麼奪取,瓜分華為國外市場;

所以,放著有一個現成的手機系統不用,去用一個剛推出的新系統,去和別的廠家競爭,對手機廠商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6,還有一個最最重要的,關鍵的問題。

就是在國外,如何繞過谷歌的“全家桶”,這也是一個大大的難題。

否則,新系統只能在國內用了!難道要國內的手機廠商全部放棄國外市場或者國外用安卓,國內用新系統?

一套系統最重要的就是生態,新系統的生態建立,是一個讓人頭疼,很麻煩的事情!

綜上所述,手機廠商應該不會大面積使用華為的鴻蒙操作系統,或者是部分使用,在一些低端機上試驗。

除非是貿易戰徹底全面爆發,手機廠商也不能用安卓了,形勢所迫,小米ov應該會壯士斷腕使用華為系統吧。

我覺得如其希望手機廠商們,使用新系統,還不如想辦法聯合國內的科技企業,以及軟件開發者,來共同完善系統生態。

華為的用戶基數大,研發實力強大,是一個大優勢。在國內的手機市場,只會越來越大,先在國內推廣新系統。系統生態建立好了,他們不想用也得用!

有中國巨大的市場支持,華為死不了。美國芯片商沒有中國市場估計也活不下去,一半以上要倒閉,因為中國消耗世界一半以上的芯片,美國芯片的七成是被中國買走。

最後,還是希望手機廠商們識大局,一起努力,完善自家的手機操作系統,與己與人都是益事!



遊戲人超超


感謝您的閱讀!

不是自私,而且現實。

共同開發鴻蒙,那是想將鴻蒙系統打造成力壓安卓系統的大作嗎?顯然,在目前安卓系統市場佔有率如此大的情況下,在國產手機基本都使用安卓系統的情況下,共同開發的意義不大。

不是自私,而且現實

如果國產手機依然使用安卓系統,這是不是說國產手機自私呢?我並不覺得這是自私,而是現實。目前,安卓系統本身的開源性能夠讓各家定製系統,而且頗受消費者喜歡。而鴻蒙系統,不管華為不是針對國產手機,可是必定是和國產手機處於競爭狀態,真的對國產手機不會有影響嗎?

自研系統,豈容他人酣睡

華為系統即將推出,已經不需要國產手機進行聯合開發了,對於鴻蒙系統而言,現在最難的不是開發系統,而是生態的佈局,如果生態不行的話,鴻蒙系統還是存在困難。

華為系統推出已經解決了系統建立問題,現在主要解決生態;可是,這也是華為和國產手機都比較擔憂的事情,如果華為生態建立,那麼國產安卓系統怎麼辦?

生態是重點,國產手機配合什麼?

生態是各家軟件公司共同開發,所以華為系統現在走幾步走:

  • 推出系統兼容安卓所有應用,目的是為了能夠在華為系統推出後,暫時借安卓應用,解決生態問題

  • 等用戶和開發者看到華為系統的優勢後,以及市場佔有後,建立生態

  • 去除兼容安卓應用,打造華為生態

國產手機這方面的配合,似乎是使用華為系統,不說華為系統可不可以被移植到國產手機中,單說國產手機都用華為系統了,國產手機還有優勢嗎?所以,成立聯盟的可能性不大,可能會有部分企業會配合,不過大如小米\\OV應該可能不大。

LeoGo科技


國內手機廠商不願意,華為也不願意!說白了,就目前華為的手機系統已經成型了,中國商標局正式確認華為鴻蒙通過,類別為操作系統程序,申請時間居然是2018年8月,華為自研鴻蒙操作系統將於6月24日在香港發佈,搭載該系統的手機將於今年下半年上市!也就是說系統已經研發好了,幹嘛要和你們共同研發!從戰略上講,華為如果想成為第二個蘋果,鴻蒙閉源是比較好的選擇,華為可以藉機建立自己的生態!



從其他手機廠商來看,鴻蒙本身就是一次賭博,不得已的選擇,谷歌全球影響力太大,谷歌搜索佔據全球78%的市場份額,絕大多數地區都在使用谷歌服務,華為的海外市場份額肯定會大幅度縮減,沒人願意趟渾水,而且就算鴻蒙開源,手機廠商也要重新開發適配,投入大量精力,顯然並不划算!



用心生活的小Q


1,Google停止對華為GMS進行授權,可能GMS大家不瞭解,它指的是Google一整套的Google服務,俗稱Google全家桶包括,Google地圖,GooglePlay,Gmail郵箱,還有YouTube,Google推送,這些東西在大陸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我們用不到,被換成了硬件廠商的自己的一套服務,這就是我們說的國產Android碎片化嚴重的原因。但是在國外,沒有了這些一臺Android手機就相當於板磚。



2,Huawei作為一家世界性的大廠,一半的手機銷量在海外,對菊花廠的打擊幾乎是毀滅性的。Huawei該怎麼做?自己搗鼓出一套手機操作系統憑藉Huawei的技術能力當然可以,但是操作系統最重要的不是它本身,而是生態,生態是運行在該設備上的APP,是為開發這些APP的程序員,是用這些APP的用戶。建立這些可比做單純的操作系統要難的多的多。但是Huawei也並不是一絲機會也沒有,但是任重道遠,路長且阻。



3,Google這樣做,對本身相對破碎的Android生態系統也是一種破壞,Android剛剛誕生的時候可以說被IOS吊打,後面HTC,Huawei,Samsung,Mi這些手機硬件廠商的容錯,迭代,反饋和Google自己的努力下甚至慢慢趕超了IOS,Android能有今天,Huawei也是功不可沒。Google做這樣決定對任何一家手機廠商都是一種傷害,因為你不知道下一家Google制裁的目標是不是你,反過來對自己苦心經營的Android生態更是一種傷害,少了硬件廠商的支持,Android生態系統也會越來越封閉和越來越沒有活力。



4,作為Android開發者而言,作為大時代浪潮下的小兵,他們只有不斷努力,保持一個學習的心態,不讓自己淘汰,也衷心祝福Huawei可以成功。



5,中美貿易戰,打到這地步,更顯Huawei不容易。大國交鋒,技術先行,相比於美帝良心想,



這樣類似於Huawei的公司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與脊樑。



6,一個民族的發展與崛起從來都不會是一帆風順,從來都是坎坷鬥爭與困難。作為我們普羅大眾,民族的復興,偉大的中國夢是國家軟硬實力,科技實力之間的碰撞,是高端產業,新興產業的競爭,更是我們普羅大眾的努力工作與兢兢業業。所以中國夢是奮鬥在科研一線的教授研究員,也是在燈火通明的寫字樓加班的程序員,工程師,小白領;還有軍人,農民,醫生……。



我們是普通人,但也是中國夢


牧離子


感謝邀請

國內手機廠商是否願意與華為共同合作開發鴻蒙系統?有沒有可能成立聯盟?

  • 開局一張圖,去年全球手機銷量的排行榜,依然是蘋果三星,小米OV,我們發現國產手機的銷量基本上加起來都有了五以部,安卓會放棄中國的市場嗎?當然是不會的,因為我們還沒有算其他品牌手機的銷量,面對這樣的情況,安卓系統會一直存在,你相信嗎?你相信不相信,這是事實,沒有國產手機的支持google估計的股價下跌,保準是玩完的。

  • 所以國內廠商沒有必要擔心,雖然我們可能擔心更多的是自強自立不被卡脖子,但是廠商利益為重,畢竟華為有自己的處理器有自己的系統,他們是相比不了的,所以他們不會趟這趟渾水,因為自己沒有任何的好處。

我們不要忘記了,國外針對的是華為,而其他廠商不受到影響,再者就是安卓系統發展的時間很長遠,相對來說不管是研發還是開發,以及生態更加成熟

  • 我們可能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是華為和其他廠商都是競爭的關係,所以其實並不存在真正的合作或者是不合作,除非是安卓系統真的 有一天可以控制國產廠商的命脈,所以所說的合作不太可能。

  • 再者就是利益的關係,鴻蒙操作系統很強大,但是目前來看雖然兼容安卓,但是還是超越不了,而且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很多人在選擇的時候,肯定會選擇安卓系統,這是必然的因素,因為更加成熟,這是每個人的權利,我們沒有辦法要求別人。

當然我們不會排除這樣的情況,因為自強自立,自研發自給自足這是以後必然的趨勢,所以如果有人牽線的話,當然是更好了,但是目前我們還需要注意的一個點就是華為的操作系統是開源的還是閉源的,如果是閉源的話,這樣的可能性也可以排除。

總結

操作系統不難,難的是生態的構建,而這次餘承東所說,華為的系統兼容安卓,而且還有自家的編譯器,流暢度會有很大的提升,我們會去支持,但是各個廠商放棄安卓來支持華為或者是共同開發鴻蒙系統,這有點不現實,因為他們並不會用,所以開發的意義不是很大,因為安卓並不會真正的斷絕國產手機的後路。


回答完畢

歡迎留言發表不同的看法和想法:

科技數碼隨時答


這個問題,昨天已經回答過一次,今天再說一下!

從爆出的信息看,華為的鴻蒙操作系統離正式推出很快了,在這個時候,無論是相關部門牽頭,還是行業自發,都應該有這種抱團合作的意識,特別是針對國內市場,互聯網企業和手機廠商都要全力支持,快速豐富鴻蒙操作系統的生態,這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一,國內科技企業,互聯網公司,軟件開發者積極參與的機率會高些!

新系統本來就是兼容安卓系統的,再加上華為發佈P30時,順帶發佈的方舟編譯器,這樣,這些科技公司在適配時工作量會大大減少。

事實上,國內科技企業們關於軟件生態的合作,已經有過先例。

2016年,華為聯合阿里巴巴、百度、騰訊、網易四家國內知名互聯網企業,共同成立安卓綠色聯盟,這個聯盟的成立,就是為了解決安卓開放性、碎片化帶來的很多應用的兼容性、穩定性、安全性問題,他們會集各家所長,共同制定行業標準,一起打造國內的安卓生態環境,優化各主要應用的體驗。

二,國內手機廠商參與的機率不大,不樂觀

手機廠商可能會參加軟件生態聯盟,應該不會大面積使用華為的鴻蒙操作系統,或者是部分使用,在一些低端機上試驗。

我們知道,手機廠商裡面除了華為,其它幾家對美國的依賴性很大,就拿芯片來說,和高通就簽訂了幾年購買合同。所以,假如被制裁的是他們,那麼結果就是第二個中興的下場,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所以對於手機廠商來說,心裡是非常渴望使用國產系統的!

然而,實際上還是有幾個問題,是需要手機廠商不得不要考慮和麵對的!

1,華為的新系統是不是開源,不開源的話,那麼國產其它手機廠商就不能用了。從現在爆出的消息看,還不知道新系統是否要開源!

2,中美貿易戰還沒有達到全面打仗,還沒有徹底撕破臉皮的地步,現在只是冷戰狀態。最關鍵的就是,谷歌只是限制了華為使用GMS,並沒有限制其它的手機廠商;

也就是說戰況還沒有到全民皆兵的地步,那麼,政府也是不好直接出面組織建立系統生態的。沒有政府的支持,新系統只能由華為自己獨立推出,難度也是非常大的!

3,谷歌現在並沒禁有禁止其它手機廠商使用安卓系統,更要命的是,谷歌的新系統Fuchsia,也在推出之中(已經開始測試了)。

各個手機廠商現在用的安卓系統已經很成熟了,在新系統生態沒有建好的情況下,突然更換系統,對手機廠商的風險是很大的;

並且,廠商還要面臨谷歌的懲罰,停止安卓系統的授權!

4,新系統推出後,還需要實際使用體驗,檢查發現修補漏洞等等,到完全成熟,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5,現在手機大戰如火如荼,今年手機市場已經是存量市場,各個廠商為了生存,競爭白熱化。一著不慎,就會被動。

而且,華為國外市場可以說,大部分已經丟了。廠商們現在應該是都在計劃怎麼奪取,瓜分華為國外市場;

所以,放著有一個現成的手機系統不用,去用一個剛推出的新系統,去和別的廠家競爭,對手機廠商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6,還有一個最最重要的,關鍵的問題。

就是在國外,如何繞過谷歌的“全家桶”,這也是一個大大的難題。

否則,新系統只能在國內用了!難道要國內的手機廠商全部放棄國外市場或者國外用安卓,國內用新系統?

一套系統最重要的就是生態,新系統的生態建立,是一個讓人頭疼,很麻煩的事情!

綜上所述,手機廠商應該不會大面積使用華為的鴻蒙操作系統,或者是部分使用,在一些低端機上試驗。

除非是貿易戰徹底全面爆發,手機廠商也不能用安卓了,形勢所迫,小米ov應該會壯士斷腕使用華為系統吧。

我覺得如其希望手機廠商們,使用新系統,還不如想辦法聯合國內的科技企業,以及軟件開發者,來共同完善系統生態。

華為的用戶基數大,研發實力強大,是一個大優勢。在國內的手機市場,只會越來越大,先在國內推廣新系統。系統生態建立好了,他們不想用也得用!

有中國巨大的市場支持,華為死不了。美國芯片商沒有中國市場估計也活不下去,一半以上要倒閉,因為中國消耗世界一半以上的芯片,美國芯片的七成是被中國買走。

最後,還是希望手機廠商們識大局,一起努力,完善自家的手機操作系統,與己與人都是益事!





數碼你我他


歡迎在點擊右上角關注:「太平洋電腦網」,不定時放送福利哦。

我發現,頭條和悟空問答上,真的只是關心手機手機了。

目光放遠一點,你知道為啥美國要針對華為嗎?

是因為華為的5G技術在全部的通訊設備商中是最好的!它正在威脅著美國的科技領先地位。

5G技術你知道意味著什麼嗎?5G是人工智能、物聯網、自動駕駛、AR/VR技術等等全新技術的基礎技術,這些新的技術將會通過5G技術傳輸信息,所以5G技術是具有很高的戰略地位。

所以,美國才會撕破面子,聯合其他的國家,破壞全球化分工的規則去針對華為的。因為華為技術正在擠進去科技層最高層,決定利益分配規則那一層,站在科技行業食物鏈頂端的那一層了。

說實話,手機業務雖然重要,但是遠遠沒有5G的業務重要,因為手機只是5G其中的一環而已。

所以,要是使用新的系統,手機的優先度遠沒有5G其他終端重要。華為一直都沒有說過要把網上洩漏的鴻蒙系統是不是用在手機上都不一定!

而且,如果要建立新的系統,華為需要聯合廠商的話,一定會聯合起來。畢竟這都是中國的廠商。去年的時候,小米、中興、華為、金立、聯想、魅族、努比亞、OPPO、vivo、一加,共十家手機廠商在北京召開快應用標準啟動發佈會。

如果要聯合起來,國內廠商的動作比誰都快,畢竟這是需要一致對外的時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