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被逼吃垃圾,兩校長被免職:孩子你不要那麼“聽話”

學生被逼吃垃圾,兩校長被免職:孩子你不要那麼“聽話”

學生被逼吃垃圾,兩校長被免職:孩子你不要那麼“聽話”


近日,一則視頻看得人既心疼又憤怒:河南周口扶溝縣一學校的幾名學生因肚子疼,被家長送醫檢查。結果,一檢查嚇了一跳:孩子的胃裡有很大一團異物,而這些異物竟然是被老師強迫吃下去的垃圾,有塑料紙、碎紙片、龍眼殼等等,實在令人心疼不已。

學生被逼吃垃圾,兩校長被免職:孩子你不要那麼“聽話”

這所水泉學校是一所民辦鄉村寄宿制小學。據住院學生說,當時政教老師去查寢,發現他們當天的垃圾沒倒,就問今天是誰值日,大家無人敢應。於是政教老師便讓值日生一人拿一個垃圾,直到吃完為止。雖然垃圾都很難吞,但是該老師就在旁邊看著,幾個值日生不敢不吃。

事後,當地主管部門回應:老師當時說的是氣話啊,沒想到學生們真的都吃了。身為家長,看到這樣的說辭,真的非常憤慨:好端端的,哪個孩子肯吃垃圾?現在學生腸胃裡有垃圾異物,是明擺著的事實。目前,該涉事老師已被刑拘,校長和分管校長也被免職。

有些人可能不理解,平時孩子在家裡稱王稱霸,為何到了學校就那麼聽話,竟然真的去吃垃圾?面對老師的過度懲罰,孩子卻不敢說不。

學生被逼吃垃圾,兩校長被免職:孩子你不要那麼“聽話”

孩子在家“有恃無恐”,靠的是家長無條件的愛。但是到了學校這個陌生的大環境中,老師成了管理者,為了維持教學秩序,絕對不可能以“無條件的愛”去縱容孩子的某些行為。於是,一些常用的“管理手段”就用上了。

孩子都是聰明的小機靈鬼兒,當然分得清哪個人是真的兇,哪個人是紙老虎。所以到了學校,對於老師的管理和權威,自然心生懼怕。孩子能聽話到連垃圾都吃下去,足以見得這所學校老師的懲罰是有多麼嚴厲了,不管這種懲罰是否是披著“為孩子好的”外衣。

可怕的嘲笑、孤立和打壓

有些老師不體罰學生,但是他們的冷暴力同樣威力巨大。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們身處在班級這個大家庭中,一旦被老師的權威嘲笑打壓,就會在同學之間很容易被孤立,他們抬不起頭來,所承受的壓力足以令他們乖乖聽話。

初一女生婷婷今年13歲,就讀於陝西商洛市商丹一所學校。自從今年秋季轉學後,新班主任王老師就嫌她成績不好,經常在課堂上公然辱罵婷婷,還誘導全班同學一起對她進行人格侮辱。

學生被逼吃垃圾,兩校長被免職:孩子你不要那麼“聽話”

從6月14日到7月5日,不堪其辱的婷婷斷斷續續錄下來被辱罵的一百多條錄音,總時長超過20小時。錄音中,這名老師的辱罵內容不堪入耳,而這樣的侮辱打擊她已經忍受了近半年之久!婷婷的家人更是無比地憤怒與痛心,任何語言都不足以形容他們的心情。

一名受過專業教育、為人師表的教育工作者,竟然用這樣的方式對待學生,究竟是出於什麼目的?

該校一位政教處女老師稱:因為愛孩子,王老師愛班上孩子就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他的出發點是好的,心是好的,這麼做是為了激發刺激這個孩子。說學生幾句我覺得這不為過,老師只是說的時候太生氣了,教育方式不當,用詞不當,有點過激罷了。

學生被逼吃垃圾,兩校長被免職:孩子你不要那麼“聽話”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育的技巧在於愛護兒童。這樣的長期辱罵是為了“愛孩子”?省省吧,明明就是老師在發洩私憤(情緒)。這樣的“愛”,不要說是年幼的孩子承受不起,相信任哪個成年人恐怕都不能接受。

而原本性格開朗、愛交朋友的婷婷,在這樣的班級環境中,一個朋友也沒有。因為老師根本就不允許其他同學和她交朋友,她被大家徹底孤立了,冷暴力就這樣吞噬著她幼小的心靈。

雖然,事件被曝光後,商州主管教育的領導帶領學校校長和王老師本人,向婷婷及其家長承認了錯誤,並進行了道歉。但是,婷婷所受的心靈傷害已經無法彌補。為了她的健康成長,家人給她辦理了轉學,希望到一個新的環境,能夠讓她儘快忘掉傷痛,開始愉快的校園生活。

被冷暴力虐待的孩子

冷暴力帶來的傷害有多嚴重?所謂的“刀子嘴”,帶有強烈的敵意,而且不允許對方反駁,通過種種消極負面的言語,諸如貶低、威脅、詛咒、指責、謾罵,直接影響受害孩子大腦的某些功能。

哈佛醫學院精神病學副教授Martin Teicher曾評估了語言冷暴力對兒童腦結構及功能的影響。

學生被逼吃垃圾,兩校長被免職:孩子你不要那麼“聽話”

研究表明,受到冷暴力虐待的兒童,大腦結構會發生改變。通過核磁共振的掃描圖可以看到,受過虐待的孩子比沒受過虐待的孩子,其海馬區平均體積減少了6%,而海馬體的功能是負責學習和記憶,同時還兼有調節情感的作用。

所以,對於意志力比較薄弱的孩子,遭受了冷暴力,容易將負面的語言內化成自身人格,進而對自我產生否定,從而產生人格障礙,引發抑鬱症等各種心理疾病。

畢業八年,現已大學畢業定居深圳的盧某,曾經因為班主任老師的辱罵,晚上經常睡不著覺,還出現全身發抖的症狀。至今想起來,仍然難以釋懷。

“老漢(父親)死了沒人教”“成績稀撇(太差),喝啥子水?喝尿吧”是盧某形容當年在讀初中時,班主任經常辱罵自己的話。儘管已經畢業多年,但當他想起當時被辱罵的情形時,還是忍不住在班級群裡控訴,但隨後就被該老師踢出群聊。

盧某將此事發到微博上進行舉報,目前當地教育部門已查實,撤銷了這名已經升任副校長的老師之職,並將其調離富樂中學。

學生被逼吃垃圾,兩校長被免職:孩子你不要那麼“聽話”

如果說,幾十年前的學校教育中,辱罵甚至體罰學生是被默許的,那麼隨著現代先進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學生素質的變化,以往的打罵教育必須應該終止了。

時至今日,如果個別老師在教學中,喪失了教育的初心,出現打罵孩子、虐待孩子等不良行為,那麼無論是學生本人,還是家長都應該為保護孩子的權益而“出擊”。

家長該如何教會孩子應對

在這一事件中,孩子們被逼吃下垃圾,卻不敢告訴父母,直至腹痛不適送醫,家長才發現問題。作為家長,也要認真反省一下自己的家庭教育了。

  • 首先,保持和孩子交流暢通,讓孩子在家暢所欲言,這樣家長才能及時瞭解孩子在學校發生的情況。
學生被逼吃垃圾,兩校長被免職:孩子你不要那麼“聽話”

現在很多家長回到家裡,只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一味地督促孩子學習讀書,對於其它事一概不管不問。長此以往,孩子自然不會和家長交流學校裡發生的事情。

更有家長愛抱怨,根本沒有耐心當孩子的聽眾,經常粗暴地打斷和反駁孩子的話語。孩子越長越大,和家長的距離也越來越遠。孩子不願意和家長多說話,尤其是在學校被批評、處罰的“糗事”,更怕因此惹來家長的另一頓批評教育。

所以,當我們以平等的身份,與孩子做朋友,交心,營造出一個暢所欲言的親子互動環境,孩子才會敞開心扉,和我們說說真心話。

  • 其次,教育孩子不要“太聽話”,要學會質疑和甄別。
學生被逼吃垃圾,兩校長被免職:孩子你不要那麼“聽話”

如果親子教育中,“聽話”成了唯一標準,那麼長期以往,就會變成“奴性教育”,會讓孩子失去自由的天性和反抗性。如果不聽話就是過錯,不聽話就要被打罵懲罰,不聽話就會被貼上“壞孩子”、“不禮貌”等標籤,那麼孩子就會逐漸成討好型人格甚至是奴性人格。

這樣“聽話”的孩子,會變得只知道被馴服,不知道內在的訴求;只知道服從,不知道批評和質疑;只知道惟命是從,不敢和不願逾矩。這樣的乖孩子,內心未必幸福快樂,也很難擁有自我保護的能力。

群體生活中,沒有質疑,只有服從是非常可怕的。就如同盲目的羊群,哪怕前面是懸崖陡壁,也跟著頭羊跳下去。

  • 第三,加強和老師的溝通,及時瞭解孩子的在校實況。
學生被逼吃垃圾,兩校長被免職:孩子你不要那麼“聽話”

隨著網絡和監控設備的發展,如今家校溝通的渠道很多,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都希望能夠藉助這些先進的設備和技術,更好地瞭解事件的真相,而不是被某些言論帶偏。

家長及時質疑和詢問,保持適當的警惕性,就能夠及時發現孩子的異常,避免出現不應有的悲劇。

孩子關乎一個家庭的幸福,更關係一個國家的未來和發展。這世上,沒有一朵花不美麗,沒有一個孩子不可愛。光有愛還不夠,必須善於愛,“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的幼小心靈;教育,誰能有細緻和耐心,誰就能獲得成功。”

學生被逼吃垃圾,兩校長被免職:孩子你不要那麼“聽話”

-END-

作者丨北野吳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