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臺計算機能成為山西新地標?

為什麼一臺計算機能成為山西新地標?

“師傅,去硅立方。”後座坐進來一位拎著文件夾的男士。剛剛晌午,這已經是出租司機張師傅今天第二趟去硅立方的活兒。

“這一兩年,硅立方都成太原新地標了,我最早拉活兒到這裡的時候這裡人還不多,最近感覺往來這裡的人越來越多了,人一說‘硅立方’,我就知道是哪。”張師傅今年五十三,黝黑髮紅的臉上透著精幹,他隱隱覺得,這個地方跟別處不一樣,因為來往的人很多都看上去都“特別知識分子”。

張師傅不知道的是,坐落在太原綜改示範區高新街19號的這片樓,完整的名字叫“山西先進計算中心暨計算科學產業基地”。是在太原市人民政府、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範區、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科曙光”)的合作支持下,以原中國科學院先進計算技術創新與產業化聯盟北京計算中心為基礎建設的。

由於其硅立方外觀的機房設計獨特,且機房內陳設也是中科曙光研發的硅立方浸沒液冷計算機,久而久之,“硅立方”就成為這個基地的簡稱並流傳開來。

不過為什麼一臺計算機能在短時間內就成為太原的新地標?這背後的原因值得探索。

为什么一台计算机能成为山西新地标?

(圖為山西先進計算中心,玻璃內為曙光“硅立方”)

1 城市謀變

在太原落成一座先進計算中心,是山西省主動求索的結果。

山西,東與河北為鄰,西與陝西相望,南與河南接壤,北與內蒙古毗連,正處於我國內陸中部位置。多年間,憑藉豐厚的煤礦資源,山西發展起強大的煤炭工業,不僅為自身開闢了發展道路,更為全國工業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但隨著近幾年來煤炭供求處於緊平衡、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長期單一依賴煤炭經濟的山西不得不面臨經濟低迷的窘境。為此,山西省痛下決心,開始謀變。

2017年起,山西省積極轉變觀念,決定不再走“依託煤”的老路。山西省委政府明確提出,“實施大數據戰略,發展數字經濟,建設智慧山西,推進智能製造”,要求 2018年起用五年時間推動製造業替代煤炭成為山西工業第一大產業,實現山西省工業歷史性結構反轉。

到底如何調整經濟結構、促進製造業轉型升級?山西省迫切需要一個動力支撐,這個動力既能結合山西省自身資源和發展狀況,又能與當前經濟發展大勢聯動。這時,“先進計算”進入山西省視野範圍。

先進計算包括超級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多種新興IT信息技術,先進計算的發展是數據爆發的時代多學科融合的必然趨勢,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核心和基石,是解決國家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國家安全一系列重大挑戰性問題的重要手段。

近年來,先進計算已成為全球發展大勢,美歐日韓等發達國家和地區都推出了各自針對先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政策和戰略部署。比如,美國試圖依靠國家意志來鞏固其全球計算霸主地位,歐洲各國則通過頂層設計來強化核心算法應用,日韓則植根產業來加速技術成熟落地。

我國《“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國發〔2016〕43號)也明確提出,要發展先進計算技術,重點加強E級(百億億次級)計算、雲計算、量子計算、人本計算、異構計算、智能計算、機器學習等技術研發及應用。

但受技術、人才、經濟發展等各方面因素影響,我國計算力的分佈基本偏重於東部沿海發達地區,中西部地區則處於匱乏狀態。

在考慮到自身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需求和地理位置輻射範圍的優勢後,山西省發展“先進計算”,建立起國家先進計算產業創新示範基地,提升山西省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可控水平,從而帶動太原乃至山西產業轉型升級。

2 建設困惑

但先進計算中心的建設絕非一蹴而就。

計算中心建設週期長、建設成本高,已經成為業內的共識。一方面,通常情況下,大型計算中心從規劃到投入運營,至少需要2年時間;另一方面,計算中心選址要考慮水、電、人才資源,對周邊配套軟硬環境要求高,除了建設中心本身,中心周邊環境也需要投入配套建設。

“計算中心不只是機器的事,機器只是一個載體,相關的配套政策、地方的發展理念是不是能夠匹配、工作的方式方法能否合拍等等。”中科曙光高級副總裁任京暘認為,這些因素都要考慮進中心的建設成本中,對其建設週期也有著重要影響。

除了計算中心的建設,建成後計算中心如何運營也是一大挑戰,尤其是對於此前大數據發展基礎相對薄弱的山西而言。

首先,應用效率低是目前計算中心普遍面臨的一個問題。這主要是由於各個業務部門在提出業務應用需求時都在單獨規劃、設計其業務應用的運行環境,並且是按照最大業務規模的要求進行系統容量的規劃和設計。

這意味著,如果山西這個先進計算中心沒有能夠提供規劃整合的專業技術團隊支持,協助做好應用效率的規劃、把控,就很難實現發揮計算中心的理想作用。

其次,如何運營、誰來運營這個先進計算中心,也是山西省必須明確好的問題。一方面,雖然該項目是由太原市委政府主導,但要想讓這個計算中心良性發展,必須引入市場化運作;另一方面,計算中心要做到即時回應客戶需求、自動配置部署各類資源、統一管理與維護,需要專業的運營公司來操作。

對此,國科晉雲技術有限公司(山西先進計算中心運營公司)總經理唐德兵解釋道,“計算中心建成後,需要專業的人才、機制、方案流程進行運營,既要保障計算中心高效、穩定的運轉,又要通過市場化手段,儘可能提升計算中心利用率,實現滿負荷運營。”

3 一拍即合

國科晉雲正是太原市人民政府、山西綜改示範區和中科曙光三方合作的成果。其角色就是山西先進計算中心暨計算科學產業基地的建設和運營主體,目的在於幫助該先進計算中心成為中國領先的先進計算服務商和計算中心運營商。

中科曙光做了20多年計算機和數千大型計算中心,對於機房和計算機的調試、運營能提供堅實的保障,這樣“誰來運營”的問題就解決了。

而中科曙光9年磨一劍的創新產品——“硅立方”計算系統,因為其立體式模塊化架構設計,既節省用地,又不用單獨建設中心大樓,建設只需用3個月時間,相同規模的傳統數據中心從破土動工到IT交付至少1年起,可以解決建設週期長、成本高的問題;並且,硅立方計算系統顛覆了傳統的製冷方式,突破了風冷技術的冷卻極限,可實現總體能耗降低40%,進一步降低了運營成本。

另外,背靠中科院,中科曙光及其作為理事長單位的中國科學院先進計算技術創新與產業化聯盟還可以帶來科學院諸多需要落地轉化的科研項目,再加上山西自身打算重點發展的產業,使得山西先進計算中心在還未建成時,就已接到將近滿負荷的“訂單”了。

“這次的合作可謂是一拍即合。” 任京暘說,“山西先進計算中心雖然不是我們在全國最早啟動的中心,但卻是中科曙光旗下最早建成並投入運營的。運營不足一年,就已經經常跑到70%以上的應用負荷了。”

4 未來可期

目前,山西先進計算中心為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北京元碼基因公司等生命科學方面用戶提供基於高性能計算、雲計算、大數據處理分析、人工智能訓練等計算服務,同時服務了以中國科學院為代表的科研院所,以清華、北大為代表的高等院校,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和多個省市環保局、氣象局為代表的

政府和公共事業單位,奠定了科學與工程計算的領先地位,實現了建設一個計算中心、集聚多領域創新資源、輸出多種融合計算力的局面,成為了太原乃至山西省的區域“大腦”。

更重要的是,硅立方落成的長遠效果也十分可觀。一方面,其超高密度的算力有助於緩解中西部地區算力分佈不均的狀況,另一方面還能幫助山西及其周圍省市聚集上下游產業鏈的創新資源,帶動新興產業的聚合發展,方便快捷地支撐“互聯網+實體產業”的各類應用創新。

“山西的計算中心發展得非常良性,當年建設當年投運,次年就達到滿速運轉,今年4月份已經簽約了二期合作協議並啟動了擴容升級和建設部署。”任京暘說。

他還表示,考慮到當前山西經濟結構調整後主力發展的幾個行業都需要依託先進計算進行科研、生產,中科曙光與山西計劃持續加快合作。“現在看三期應該也是必然。我們會把算力的擴充不斷持續下去,同時把圍繞著先進計算中的相關產業鏈的其他環節推動發展起來。”

5 做好數字時代的基石

硅立方成為山西新地標,是中科曙光事先並未料想到的。但由當下回溯開端,硅立方成為山西新地標又有其必然性、合理性。

一方面,區別於傳統機房等計算基礎設施,“硅立方”代表著新興戰略產業的崛起,科技含量十足、運營模式也極具創新性,引發各界關注是自然結果;另一方面,“硅立方”成為地標的背後,離不開當地努力推廣先進計算中心的各種舉措。比如太原市政府、山西綜改示範區不僅在政策方面提供支持,更拿出配套環境優良的綜改示範區核心地段作硅立方建設用地。

“這代表了地方政府對先進計算的高度關注。”任京暘表示,此前是國家通過各項計劃來推動國內各地先進計算的發展,現在則是地方政府主動謀求,反映出地方

政府主動加快數字經濟建設。“成為新地標其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地方政府的數字經濟建設在民眾意識上的普及和深化。”

實際上,山西並不是中科曙光硅立方佈局的唯一省份。據瞭解,中科曙光在先進計算領域佈局推進迅速,已先後在蘭州、太原、徐州、合肥、南京等城市建設和運營先進計算中心,為區域發展注入新動能。

此外,中科曙光還牽頭組建了國家先進計算產業創新中心,致力於推動我國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和產業化發展,為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建設數字中國,信息基礎設施扮演者基礎性的關鍵角色,數字中國建設離不開先進計算技術的支撐和應用。從某種程度而言,發展數字經濟、建設數字中國,就是各個地方加快數字化信息化步伐,通過先進計算推動區域的轉型升級。

中科曙光正是通過先進計算賦能區域轉型升級的代表者。10月20日,以“智能互聯 開放合作——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烏鎮拉開帷幕。作為大會的重頭戲,經過國內外頂級專家評審,代表全球頂尖科技的15項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重磅發佈。

中科曙光研發的硅立方浸沒液冷計算機成功入選。

“地方性先進計算中心通過整合和輸出強大、多元的計算資源,成為地方科技創新的實驗場和加速器,能夠加快地方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如今,計算力已像建設公路、網絡一樣,成為區域提升創新能力和產業轉型升級的必要基礎設施。”任京暘說。

(結束)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