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越低對調漂的要求越高,如不注意這些細節,浮漂沒頓口很正常

轉眼就要到11月份了,溫度越來越低,魚口也越來越弱,反應浮漂看不出信號的釣友也是越來越多了。於是很多釣友都在打聽別人是調幾釣幾,然後跟著學。其實這樣照搬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你們的魚情和水情不一樣,用的浮漂餌料不一樣,照搬怎麼可能管用呢?而且釣魚根本沒啥標準調,也不要刻意的去想幾釣幾,根據魚情學會調整才是王道。不過在調漂的時候一定要調準,而想要調準浮漂就要特別注意這幾個細節。

氣溫越低對調漂的要求越高,如不注意這些細節,浮漂沒頓口很正常

1,找底和設定調目的時候不要拋滿竿

很多釣友在拋竿的時候喜歡拋滿竿,覺得這樣拋得比較遠一點,上大魚的幾率也高一些。但是這樣拋滿竿的時候其實線組是傾斜的,也就是說鉛墜到漂座之間的線不是垂直的。當然了,如果僅僅只是粗找底拋滿竿也問題不大,在設定浮漂調目的時候下拉的距離夠長也就可以了。但是最怕的是設定調目的時候和精找底還拋滿竿,這時候線組是斜的,導致漂尾露出的目數不是實際目數,後期出現問題也就不奇怪了。在拋竿的時候最好是向後拖一下再壓水線,這樣就能保證線組是垂直的了。

氣溫越低對調漂的要求越高,如不注意這些細節,浮漂沒頓口很正常

2,找底的鉛皮不要過重,尤其是精準找底不能用鉛皮

很多釣友聽說用鉛皮找底最方便,於是就用很大一塊鉛皮來找底,如果是前期粗找底問題不大,反正你會下拉浮漂來設定調目。但是在精準找底的時候還用鉛皮找底就不太合適了。尤其是在秋冬季節,水裡會有大量的樹葉,雜草和其他腐質物,會形成一個特別輕的淤泥層,餌料的比重稍微大一點都會陷入淤泥層,更別提鉛皮的重量了。往往出現調目準了釣目不準,出不來魚口真的一點都不奇怪。

氣溫越低對調漂的要求越高,如不注意這些細節,浮漂沒頓口很正常

3,浮漂的吃鉛量要和鉤餌的重量匹配

很多釣友在釣魚的時候根本不考慮這個問題,浮漂隨便選,鉤餌也是隨便選。尤其是秋季的時候風多,風也大,特別喜歡用大漂(比較好拋竿),於是在實際作釣的時候就很容易出現一些很奇怪的事情。比如說調四釣二,浮漂吃鉛量太大,但鉤餌比重太輕,即使雙鉤加餌料也只能將浮漂壓下去2目,那麼就很容易出現釣2目,實際上鉤餌是離底的現象。又比如說調平水釣2目,如果浮漂吃鉛量太大鉤餌比重太小,這個2目可能會是子線完全躺底出現極鈍的狀態。

氣溫越低對調漂的要求越高,如不注意這些細節,浮漂沒頓口很正常

4,其他細節

比如說調漂時要考慮水深,如果水特別深就不能用吃鉛量特別小的浮漂,因為吃鉛量太小線組都繃得不太直,水底魚兒吃餌反應出來的信號會出現極大的衰減,甚至浮漂一動不動。尤其是在降溫之後,有些釣友特意去釣5-6米深的水域的時候,這點特別要注意。另外餌料的比重也很關鍵,如果餌料比重過大很容易陷入淤泥層中,導致釣目不準,魚兒也找不到餌料。在魚兒活躍度比較低的時候它們也沒力氣將餌料吸入嘴裡,浮漂是很難出現清晰的動作的

另外,浮漂本身也有可能出現問題,比如說經常暴力提竿,浮漂總是和魚竿碰撞就很容易出現裂口,尤其是蘆葦漂和孔雀羽,巴爾杉這種材質的浮漂,吸水後調目會越來越小,比如說你原來調的5目,後來慢慢變成平水甚至負目都有可能。

氣溫越低對調漂的要求越高,如不注意這些細節,浮漂沒頓口很正常

​結束語:天氣溫度高的時候調釣可以隨意一點,甚至釣得很鈍也沒有關係。但是溫度下降了之後魚兒活躍度不高,對我們的調釣要求就比以往高很多,尤其是一些細節上一定要精準,不然即使浮漂露出你心中所想的目數,出來的動作也遠遠不如別人,甚至完全出不來動作。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