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野心崩盤:本國製造戰機比進口貴一倍,軍工廠已面臨破產

印度作為南亞第一強國,自從英國的手中成功獨立後,就展現出了極大的野心。不僅從俄羅斯手中大量進口蘇—30MKI戰機,甚至還在2000年從俄羅斯手中,成功將多條蘇—30MKI的生產線引入印度國內。

印度野心崩盤:本國製造戰機比進口貴一倍,軍工廠已面臨破產

而印度空軍的實力早已十分強大,裝備了超過272架的蘇—30KMI戰機,更不提從美國進口的大量F—16以及F—21戰機。因而,進口了大量戰機的印度空軍,早已坐實了“南亞最強空軍”的名頭,其實力也足夠讓它在南亞的空域中橫行無阻。但是,印度的野心可不僅只有這點,它不僅要有強大的空軍實力,還希望能夠出產“印度製造”的戰鬥機。

印度野心崩盤:本國製造戰機比進口貴一倍,軍工廠已面臨破產

當然,印軍方高層雖然“野心勃勃”,可印造戰機毫無疑問是一個“失敗品”。如從印度國內的蘇—30MKI戰機,光是成本就已經高達7030萬美金,而從俄羅斯手中進口也只需要4215萬美金,印造戰機的成本,竟然比進口還要高了近一倍,這還不提印自產戰機故障率高的超乎尋常,最多的時候,甚至一個月摔毀過兩臺印自產的蘇—30KMI戰機。最終,甚至有印空軍飛行員拒絕駕駛自產的戰機,讓印度高層希望能自產戰機的野心徹底破滅。

印度野心崩盤:本國製造戰機比進口貴一倍,軍工廠已面臨破產

可印度依舊願意苦苦的堅持下去,因為印方高層還抱著能夠“吃透”蘇—30戰機其中技術的想法,哪怕成本接近進口的一倍,也只是咬牙苦撐著。然而,現實再度對印方潑了一盆冷水,印度不僅沒能掌握蘇—30其中的核心技術,甚至戰機中的大部分零件完全依靠進口,仗著“能買的就靠買”這句口號,“印製戰機”在國際中徹底成了一個笑話。

印度野心崩盤:本國製造戰機比進口貴一倍,軍工廠已面臨破產

此外,最近有印度媒體報道稱,印度組裝生產蘇—30KMI的工廠已經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接到過新訂單,而上一批訂單的製造也已接近交付時間,如果再無新的訂單,這家依靠著“印製戰機”的夢工廠,即將面臨破產,甚至還會因為這家軍工廠的破產,導致超過400家印度當地的供應鏈企業破產,這不僅會造成失業率的劇增,還會導致印度製造的水平再一次遭受重創,也意味著不僅是自產戰機美夢的破碎,甚至從此以後也再會徹底失去印度接觸高端製造的希望。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