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農村葬禮上最重要的人!主家和親戚都很敬重,不是管事人員

他們是農村葬禮上最重要的人!主家和親戚都很敬重,不是管事人員

農村葬禮上分工是十分明確的,幫忙的人中有總管事、分管事、打雜、廚子等等人員,大家會理所應當的認為最重要的是這個管事人員,特別是總管事,他負責著整個葬禮上的一切調度,所以他們應該受到尊重。

但其實,在葬禮上最受尊重的人是“槓社”,這個槓社不是抬槓的意思而又是抬扛的意思。咋回事呢?這裡的不是抬扛的意思是他們不是咱們理解的嘴上抬槓。是抬槓則是他們是一群負責用槓子抬棺材的人。

也就是說,他們負責抬棺材的一群人,在我們這邊叫“槓社”,民國時候天津那邊也這樣叫,並且規矩繁多,現在的規矩則已經簡化了不少。那麼,這個槓社的人都幹啥呢?他們是怎麼分工的?

他們是農村葬禮上最重要的人!主家和親戚都很敬重,不是管事人員

一、葬禮上的槓社人員分工

過去的時候,這個槓社人員一共是十八個人,因為過去抬靈的都是大種大靈罩子,裡面扣著棺材,所以這幫人必須要多,因為這個大棺罩足足有半間屋子那麼,自重加上棺材和裡面的人,這重量是很大的,所以需要很多人。

這十八個人中,有一個是“喊靈”的,這個人不幹活,但負責總調度,也就是在一邊喊口號,比如眾人要抬起棺材時,他會站在正前面,眾槓社人員都看著他,他大喊一聲:“搭肩離板凳,越高越穩定。起!”

他喊完後,眾人直腰起身,棺材離地,眾人必須直腰,彎腰站不直有可能會發生意外。所以這個喊靈人是總調度的,此外有個人是在前面背棺材頭的,這個人必須身強力壯,後背向棺材,兩手後伸抓著棺材底,這個活叫“扛材頭”。

他們是農村葬禮上最重要的人!主家和親戚都很敬重,不是管事人員

到了街裡後,棺材放進棺罩後,這個扛材頭的不用再抬,喊靈人在前面指揮,而剩下的十六個人則一個角站四個人,兩人分一根槓子,跟過去抬轎子似的抬這個東西,所以他們也叫“槓社”。

這個扛材頭的只是出家時和進墓坑時扛一下,但他的待遇最高,煙比別人多兩包,什麼都比別人要多。

到現在,人數已經比以前少了一半,主要是現在成半機械化了。以前的那個大棺罩沒有了,都換成了靈車。相應的,以前,那種在路上抬著去地裡的場面也再也見不到了。

現在的槓社人員比以前已經輕鬆多了,但待遇還和以前一樣。那麼,現在的槓社人員在葬禮上都幹什麼呢?

他們是農村葬禮上最重要的人!主家和親戚都很敬重,不是管事人員

二、現在葬禮上的槓社人員工作

到了現在,槓社人員在葬禮上的工作有四樣,分別是挖墓坑、出門、下葬、埋葬。

到了下葬日這天早上,槓社人員早早的去墓地挖墓坑,等他們挖完回來家裡開始吃早飯,他們不回來,家裡不開飯。他們吃飯時有專門的人端,吃完早飯後他們就閒了下來,一直到中午出殯的時候,他們需要把棺材從屋裡抬出門到街裡的靈車上。

這是個團隊協力的活,誰也不能出風頭,誰也不能偷懶,如果這個時候出風頭和偷懶,那是會出大事的。抬上靈車以後,他們就又沒事了,直接去地裡就行了。等靈車到了地裡,他們再把棺材從靈車上抬下來送進墓坑,這期間是完全不能出差錯的,一旦出差錯主家會認為是故意讓他們家丟人,所以要非常嚴肅和認真的對待。

他們是農村葬禮上最重要的人!主家和親戚都很敬重,不是管事人員

到墓坑把棺材擺好,等親戚和兒子們回家後,他們開始掩埋,做完這些工作,埋好回家吃飯喝酒,這一天的工作算是完畢。

他們在葬禮上有著很高的禮遇,同樣做的也是很嚴肅的活,現在是半機械化,槓社人員減少了,但這個不會消失,還會存在下去。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