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郵的四大名“補”到底是哪四門課?

進入南郵以來,經常聽說南郵有所謂的四大名“補”(“補”即補考的意思),我也聽說過n個版本的四大名“補”,比如:版本1:模電、信號與系統、大學物理、通信原理;版本2:模電、高數、大學物理、通信原理;版本3:模電、電路分析、數電、高數……

(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無論哪個版本,模電必在榜首)

為了求證四大名“補”到底是哪四門課,我認為數據是最有說服力的,於是我進入南郵的教務處網站下載了上個學年的補考數據和考試數據,通過Excel中的數據透視表和Excel函數進行一系列的分析就可以得到每門課的掛科人次、掛科率等數據。

1

按正考掛科人次排序

這時僅需一個學年兩個學期的補考數據就可以統計出每門課的正考掛科人次,因為有的課僅在一個學年的上學期開設,有的課僅在下學期開設,所以統計整個學年的數據才能反映全部課程的掛科人次。統計如下:

南郵的四大名“補”到底是哪四門課?

這張圖為整個學年所有科目補考人數前十名,按照這個標準得出的四大名“補”是:高等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大學物理、線性代數與解析幾何。(模電僅排第五)

但是,我注意到剛剛統計的數據中有的課是兩學期均開課(比如概率論),有的課僅單個學期開課(比如模電),這樣的統計顯然對僅單學期開課的課程不公平(或者說是對兩個學期均開課的課程不公平)。

接下來對數據進行進一步處理,對兩個學期均開課的課程的數據除以二,這樣就可得到每門課單個學期掛科人次,統計如下:

南郵的四大名“補”到底是哪四門課?

此時數據前十名如上圖所示,在這種統計條件下的四大名“補”為:高等數學、大學物理、模擬電子線路B、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2

按掛科率排序

按掛科率排序的情況,考慮到有的專業課掛科率很高而僅有一個或兩個專業學習,這樣的掛科率高而考試人數少的課程顯然是無法進入四大名“補”的。比如有一門專業課衛星導航系統(雙語),考試人數為132,正考掛科61,掛科率46.21%,這樣的課程無法波及到全校大部分學生,因此無法當選四大名“補”。

所以只有在考試人數達到一定數量的前提下,再對掛科率進行排序,就可以得到比較可信的結論,下面我把考試人數分別設置為大於等於500人和大於等於1000人,分別得出這兩種情況下的掛科率排序。首先是考試人數大於等於500人的情況:

南郵的四大名“補”到底是哪四門課?

這種條件下,四大名“補”分別是模電AB、信號與系統AB、高數、電工電子技術基礎

接下來是考試人數大於等於1000人的情況:

南郵的四大名“補”到底是哪四門課?

這個條件下,掛科率排名前四的分別為:模擬電子線路B、信號與系統A、高等數學A(下)、信號與系統B。如果把信號與系統不同層次課程合併,可以得到四大名“補”:模擬電子線路B、信號與系統、高等數學、電工電子技術基礎。

3

四大名“補”中不同老師的掛科率

接下來我將以以上最後一個四大名“補”結論為例分析計算同一科目不同老師掛科率的差異,這裡不展示任何老師的姓名,只展示不同老師掛科率的差異。

模擬電子線路B

南郵的四大名“補”到底是哪四門課?

最高68.46%,最低28.74%

信號與系統A

南郵的四大名“補”到底是哪四門課?

最高40.42%,最低0%

信號與系統B

南郵的四大名“補”到底是哪四門課?

最高47.83%,最低15%

高等數學A(下)

南郵的四大名“補”到底是哪四門課?

最高65.63%,最低7.87%

電工電子技術基礎

南郵的四大名“補”到底是哪四門課?

最高42.06%,最低15.45%

由以上的數據可以看出,即使是同一門課,不同老師的掛科率差異還是很大的,當然以上數據的影響因素還有不同學院不同專業的學生的差異。

4

我想說的

以上所有的數據分析,對我來說也許只是單純的數據,但這真的是實實在在的掛科數據。看著這一個個“觸目驚心”的數字,我想這不應該是中國當代大學應有的數據。

之前在QQ空間裡看到過一個“段子”,大學生不好好學習是違法的,因為《高等教育法》第五十四條:“高等學校的學生應當遵守法律、法規,遵守學生行為規範和學校的各項管理制度,尊敬師長,刻苦學習……”,這並不是一個段子,因為這是法律的明文規定,“高等學校的學生應當刻苦學習!”

很多同學經常安慰自己“沒有掛科的大學是不完整的”,這其實是自欺欺人的說辭,這句話只會讓你為自己的懈怠找藉口,打消你的鬥志。聽過一位老師說過這樣一句話“

掛科不嚴重,但認為掛科不嚴重這件事才嚴重。

廈門大學副校長、高等教育學專家鄔大光曾經在央視《開講啦》節目中提到: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對於掛科的處理是直接退學,沒有補考,沒有重修,掛科就退學,但後來他們會給補考的機會,但補考也不會讓你過。這就是世界一流大學對待掛科的態度。他還說:“今天的中國大學生太舒服了。” 這期開講對我觸動很大,我也推薦正在上大學的你去看一下這期開講。

大學的學習也不能只關注成績,更重要的是在學習過程中提升學習能力,這才是讓我們受益終身的能力。但是,學習成績是最基礎的一方面。在大學,學習永遠是最重要的。

END

說明:1、體育課、部分實踐類課程以及考核類課程因無相關數據 不計入上述分析。2、以上數據掛科率均為正考掛科率。

源數據來源:南郵教務處官網 jwc.njupt.edu.cn

數據分析工具:Excel2016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