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雍苗族的壽終送終習俗

納雍苗族的壽終送終習俗

納雍境內的苗族,在老人過世時,有一套比較特別的送終習俗。

老人在病重期間,家族中和親生兒女等親屬必須有人日夜輪流守候,當發現病者即將“落氣”時,立即將其抽起並呈半坐姿式,由其親生兒女站在左右兩邊拉住兩隻手,以體現兒女的孝敬。在斷氣時,由年長之親屬或本家族的“祭師”立即把一隻小雞捏死作為落氣雞,捏死後的落氣雞放置於堂屋後壁的左上角,直至發喪時才將其丟掉。老人落氣後,立即鳴放地炮和吹幾聲牛角。寨上和較遠的人家聞聽炮聲、牛角聲。便知某家老人成神去世,即自動前來問候、幫忙。老人斷氣後,要立即為其沐屍 ( 洗頭、洗腳和剃髮,如是女性,只需把洗淨的頭髮挽好,不予剃髮 ) ,要為死者整容,把腳手放平拉直,把未閉的嘴巴眼睛摸閉,有假牙、金牙者一定摘除,剪去手指甲腳趾甲,然後為死者換穿衣服。

對於死者的穿戴方面有一套特定的要求。死者是男性者,其上裝為內穿短外穿長的藍靛染麻布或平紗青布製做的衣服, ( 禁用斜紋布料 ) 。短衣開對襟領,長衣開交叉壓襟領,褲子同樣是自織麻布或平紗青布所縫。可穿衣褲均為單件 ( 條 ) 。扎腰帶,頭戴絲帕,腿裹平紗布,腳穿布花鞋,外套以反手繩編織的草鞋。衣服和鞋的穿法是:衣服是右邊的開襟壓左邊的開襟,不用紐扣,只用一小指寬的布條鬆鬆地挽系在紐扣的位置;穿的鞋是左右交叉,即右腳的鞋穿在左腳,左腳的鞋穿在右腳上。總之無論是衣服或鞋的穿法都與常人相反。另外,入棺前還要給壽終人穿上平紗青布製做的手套和腳套。如果死者為女性,上穿的衣服必定是蠟染花衣,開對襟領,前胸短至腰部,後拖長至裙腳。下穿蠟染裙子,小腿部裹白布裹腿,腳穿花鞋套草鞋。

壽終人不論男或女,當其穿戴好後,都要在衣服的開襟中間剪個口作為記號 ( 男左女右地剪口 ) ,此記號作為壽終者在歸回故里 ( 即把人的過世認為是返回前輩人的房屋住地 ) 途中,若被外人搶去,則以此作為憑證。

注:摘自納雍政府網站。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