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類app能不能有效緩解當代年輕人的社交焦慮?

葉宗琪


我覺得這個因人而異,我一直把交友類APP當做一個樹洞去傾倒一些高興不高興的事情。

你首先得清楚的認識一點,沒有任何朋友能夠無時無刻一直陪著你,人生最終還是靠自己,真正的朋友一兩個足以,我說的是真正的好朋友,那種你一借錢他立馬打你,那種他有一百塊錢能夠借你一百塊錢或者以上的。不是說你認識的,你的社交一個有一個劃分,閨蜜,朋友,同學,室友,同事,親戚,客戶這些你得分開。

我現在慢慢在刪除微信和QQ的好友,把更多的時間放在更少的朋友身上。

朋友,人生這條路有無數條岔路口,你會遇見新的人,你會離開舊的人,孤獨是常態。


小可同學的學習日記


能一定程度上緩解心情,能否緩解焦慮,要看個人的心態。

交友類APP可以釋放內心的苦惱,做個傾訴者。將內心倒空會感覺到輕鬆,就是一吐為快。反正彼此也不認識,不瞭解,不怕對方的評價。有志趣相同的就交個朋友,沒有了就當吐槽吐槽。也可以做個樹洞,做個傾聽者。聽聽別人的生活經歷,會與自己的內心和精力對比。更好的瞭解自己,認清自己就能夠自我溝通,心情就會緩解一些。

年輕人的社交焦慮有很多原因。例如人生觀,價值觀,社會觀,戀愛觀,婚姻觀等等。這些都是切身實際的問題,很難達到一致的默契。所以一般不敢敞開心扉,怕錯誤耽誤時間,浪費精力。焦慮的主要原因是怕錯。


溢杋


您好,我認為交友類app並不能有效緩解這些社交焦慮。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先了解什麼是社交焦慮。社交焦慮就是和別人交往的時候,出現的非常緊張,恐懼,並主動迴避社交的心理問題。嚴重的社交焦慮會形成社交恐懼症,和人溝通時,還可能出現一些軀體症狀,例如臉紅,緊張,不停出汗,發抖。我甚至見過因為社交恐懼而不敢出門的案例。


那麼為什麼社交類的這些軟件不能有效緩解社交焦慮呢?因為這些軟件雖然很多功能強大,可以語音,可以視頻,有很多互動,但終究這些東西本身還是虛擬化的,自身還有很大的侷限性。

首先,虛擬的社交環境就像是水中月,鏡中花。在社交軟件中,你遇到的那個人很可能是偽裝的人。例如,你所瞭解的對方的信息很可能根本是假的,這種例子屢見不鮮。例如有可能是男人偽裝的女人,也可能是老太婆偽裝的少女,還可能是窮光蛋偽裝的富二代。另外,在虛擬的環境中,也許對方也不知道你是誰,來自哪裡,你很可能也會包裝自己,偽裝自己。這就像是給自己戴上了一張面具。在這種面具之下的社交,已經失去了原本的意義,那更像是一場遊戲,而非社交。



第二,社交軟件的侷限性並不能完全替代現實的社交本身。我認為,社交軟件本身確實是一種非常好的社交工具,但它根本上還不能完全替代你的社交。這就像在電視裡看到的長城和真實地踏上長城體驗完全不同。這種身臨其境的體驗不可替代。所以也許你在社交軟件上和人溝通不會恐懼,因為那樣不用見面,但在現實中,你仍然會出現社交焦慮,問題還是沒能得到根本解決。


第三,使用社交軟件會不自覺地迴避那些在真實社交中出現的焦慮情境,從根本上,對焦慮還是採取了逃避的態度,那最終焦慮仍然得不到解決。例如,也許你很怕面對面地溝通,所以在社交軟件上,很可能會選擇採用文字溝通,而回避視頻溝通。因為你有得選擇,而在現實中,你不得不去面對,這是有差別的。


最後,這些社交軟件上無論交了多好的朋友,認識了多少的人,但最終,你還是要去面對真實的人,真實的人際關係。你需要工作,上班會遇到同事;你需要聚會,聚會會遇上朋友;你需要出門購物,會遇到熟人,你過年還要回家,會遇上更多親戚朋友。所以,如果你過度依賴社交軟件,而忽略社交焦慮本身,很可能會得不償失,也很可能會使社焦焦慮變理更加固化。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祝您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