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15.48萬元的起亞KX5 到底搶了誰的市場?

對於眾多合資品牌來說,有的是依靠車型數量來贏取市場佔有率,但有的則通過“降維打擊”來維持市場的佔有率。或許從市場角度來說,“降維打擊”還是要略微遜色於“多生孩子”,但是從消費者角度來看,“降維打擊”無疑是為消費者某利好。

定價15.48萬元的起亞KX5  到底搶了誰的市場?

當2018年中國汽車整體銷量開始走下坡路的時候,很多合資品牌選擇通過增加同一細分市場的車型數量,來維持品牌在該市場的佔有率。雖說增加產品數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快速有效的化解品牌在市場上銷量下滑的尷尬,但是從消費者角度來看,與其不斷增加車型的數量佈局,還不如提高產品競爭力,增加產品的影響力。

定價15.48萬元的起亞KX5  到底搶了誰的市場?

在中國汽車市場裡面,合資品牌緊湊型SUV一直是眾多消費者重點關注的對象,這裡面也雲集了韓系品牌、德系品牌、美系品牌、日系品牌以及法系品牌。但是隨著合資品牌緊湊型SUV市場的不斷壯大和消費者可選車型的不斷加碼,導致合資品牌緊湊型SUV的價格越來越親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起亞KX5。

定價15.48萬元的起亞KX5  到底搶了誰的市場?

起亞KX5自從2016年上市以來,變取代了起亞獅跑和起亞智跑兩款車型,以全新的面貌和全新的命名征戰合資品牌緊湊型SUV市場。不得不承認的是,起亞KX5自從上市之後,就以15.48~18.18萬元的價格贏得了消費者的認可,其“高顏值、越級配置以及性價比”等標籤讓韓系品牌讓起亞KX5“火”了一把。

定價15.48萬元的起亞KX5  到底搶了誰的市場?

相比於主流競爭對手來說,起亞KX5用更低的價格入市到底是搶了誰的市場呢?答案自然是主流合資品牌緊湊型SUV的入門級車型和新晉合資品牌緊湊型SUV的主力車型。對於主流合資品牌緊湊型SUV來說,比如豐田RAV4、本田CR-V以及福特翼虎,它們的起售價格均維持在17萬元左右,除了價格較高之外,乞丐版車型也是為了拉低售價而存在的,配置更是相差甚遠。

定價15.48萬元的起亞KX5  到底搶了誰的市場?

除了老一派的主流合資品牌緊湊型SUV之外,新晉的合資品牌緊湊型SUV同樣沒有達到起亞KX5的高度,比如別克推出的昂科拉GX。作為別克在緊湊型SUV市場投放的全新產品,別克昂科拉GX同樣以15.59~18.59萬元的價格悄然入市。雖然價格與起亞KX5不相上下,但是其全系搭載的直列三缸發動機依然戳中了消費者的痛點,其主要表現就是缺少市場調研。相比之下,起亞KX5全系搭載的四缸發動機無論是在動力輸出表現上還是日常的駕駛表現,動表現出了這個價位合資品牌該有的水準。

定價15.48萬元的起亞KX5  到底搶了誰的市場?

除了別克昂科拉GX之外,對起亞KX5威脅最大的就是上汽大眾途嶽。但是經過一番對比之後,起亞KX5還是憑藉著更大的乘坐空間、更強的動力表現已經更低的後期養車費用完全超過了上汽大眾途嶽。以此來看,雖然起亞KX5入門價格更低,但是它的競爭力卻毋庸置疑,這也就反面映襯出絕大多數的合資品牌緊湊型SUV還是存在溢價能力較高的現象。

定價15.48萬元的起亞KX5  到底搶了誰的市場?

最後總結:對於起亞KX5來說,它15.48萬元的價格已經擊敗了眾多主流合資品牌的緊湊型SUV,但是在面對一些新興合資品牌緊湊型SUV的時候,起亞KX5同樣以“老練”的手段贏得了競爭對手,甚至領先部分競爭對手一大截。由此可見,起亞KX5是在用自己的實力挑戰合資品牌緊湊型SUV的“底線”。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