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傳說之五丈港橋

五丈港橋的傳說

在我市城東,有一條港呈西南至東北流向,它西南接洋瀾湖,東北與長江相通,以港寬5丈而得名五丈港。五丈港長約4公里,寬20米,最深處水約6米,一般深度約2至3米,它調節著城內洋瀾湖的水位。

很久以前,從長江乘船可以進入洋瀾湖,遇到漲水季節,這裡汪洋一片。其他季節,進城出城的人們要經過五丈港,而港上又沒有橋,給鄉民們帶來很多不便。

有一對老夫妻膝下無兒無女,兩人整年駕著一條船,在港裡摸蝦過著小日子。他們看到人們進城出城不便,就用自己的漁船擺渡,有錢就給錢,多給少給甚至不給都行。有的鄉民沒有錢給,就給一把菜。他們擺渡是隨叫隨到,碰到大半夜要進城尋醫的人,也不拒絕,方圓十里的人們都誇他們善良。


鄂州傳說之五丈港橋


有一年的年三十,兩位老人將船停在港邊,相互搭著話。

老爹爹說:“這一年雖然還是窮,但無病無災、平平安安的。”

老婆婆說:“是呀,虧了有菩薩保佑,你還不去買點肉和香燭回來,我們還年福。”

老爹爹連忙去割了肉,買了香燭,在船頭擺上香案,供上魚肉。兩老跪著磕頭,祈求菩薩保佑他們無病無災。待他們抬頭的時候,看見一隻老鷹俯衝下來,將碗裡的供肉叼走了。

老爹爹連忙拿起撐船的竹篙子上岸去追,老鷹似乎在逗老爹爹,它飛得不高。老爹爹跑得快,它就飛得快,老爹爹累了,跑得慢,它也飛得慢。老爹爹跑得氣喘吁吁,站著休息,它把肉放在地上,似乎也在休息。老爹爹看見地上的肉,跑上前準備去撿,老鷹又把肉叼走了。就這樣,天上飛的,地上跑的,追趕中,不知不覺就到了港口,只見江邊的沙灘上有一截樹木,老鷹嘴上的肉“吧嗒”一聲,掉到了樹枝上。

老爹爹趕快上前,撿起那塊肉,抬頭一看,老鷹不見了蹤影。

老爹爹翻動著這截樹木,然後喜滋滋扛著木料、拿著肉往回走。剛上船,他聽見老婆婆在那裡嘮叨:“唉,過個年都不安神,一年到頭都沒買肉,買點肉供菩薩,還被鷹叼走了。”

老爹爹聽到老婆婆的嘮叨,哈哈一笑:“肉拿回了,我們還發財了!”

“發財了?”老太太頭也不回地問。

老爹爹說:“你看!在我這裡呢。”

老婆婆抬頭一看,笑道:“你這是發哪門子財啊?”

老爹爹放下木材說:“木材也是財呀,過年生火的柴有了。”

老婆婆遞給老爹爹一把斧頭,老爹爹一斧子劈下去,兩人頓時驚呆了。原來劈開木頭後,“嘩啦”一聲,掉下許多黃燦燦的金子。

老太太放進嘴裡一咬,驚呼道:“是真金子!這是哪來的金子呢?”

老爹爹說:“是老天爺送給我們的吧,看我們平時渡了很多人!”

晚上,兩老守著黃燦燦的金子,商量著如何使用這堆黃金。

老爹爹說:“我們無兒無女,這堆黃金是老天爺要我們做善事,我們不如修座橋吧,免得百姓來往不便。”

老婆婆同意了。第二年,五丈港上便建起了一座橋,百姓往來方便了許多。

當年的五丈港橋已經不復存在了,但五丈港還在,五丈港橋已經是現代的鋼筋水泥橋,五丈港兩岸是整齊亮麗的居民樓。

多少年來,這兩位老人行善的故事被一代又一代人傳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