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劇綜藝青黃不接,郭德綱怎麼捧徒弟?

七號足球


喜劇綜藝的高曝光率對於相聲演員的出圈至關重要,所以一直是郭德綱捧徒弟的一個重要平臺。像岳雲鵬和張雲雷都是通過《歡樂喜劇人》這個平臺完成了一飛沖天的最關鍵一步,而孟鶴堂則是通過《相聲有新人》平臺走進全國觀眾視野的;郭麒麟最沒富二代的標籤也是通過在電視上的不斷曝光而廣為人知的;燒餅和張鶴倫的走紅同樣也離不開《笑傲江湖》和《歡樂喜劇人》的參賽。

2016-2018年可以說是喜劇綜藝全面開花的時期,東方衛視的《歡樂喜劇人》《笑傲江湖》《相聲有新人》《笑聲傳奇》《今夜百樂門》;浙江衛視的《喜劇總動員》;北京衛視的《跨界喜劇王》;湖北衛視的《我為喜劇狂》等共同將喜劇盛宴推上了一個高潮。德雲社也從這波紅利中收益頗豐,一眾小角兒借勢崛起,將德雲社的事業帶到了一個巔峰狀態。


經過前幾年的不斷挖掘,國內的喜劇人才已傾巢而出,現在已經找不到像樣的新人了,所以喜劇綜藝也隨之走上下坡路。《歡樂喜劇人》作為喜劇綜藝的王牌欄目,其節目質量一年不如一年,收視率也下滑嚴重;今年代表德雲社參賽的張鶴倫雖然獲得亞軍,但是收穫的影響力極為有限,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相聲有新人》經過了第一季的輝煌以後,今年悄然停播;《笑傲江湖》時隔兩年復播以後,收視率依然慘淡,代表德雲社參賽的張九齡和王九龍同樣獲得亞軍,同樣不慍不火;《喜劇總動員》走過兩季以後也已停播;《我為喜劇狂》同樣停播。


明年,國內熒屏上還會有喜劇綜藝的身影嗎?根據各家電視臺曝光的明年規劃來看,僅有東方衛視的《歡樂喜劇人》得以保留,其他喜劇類綜藝全部消失不見。


失去了喜劇綜藝這個平臺以後,郭德綱該怎麼捧徒弟?這是一個大問題。

郭德綱捧徒弟的套路一直比較清晰,先是安排在小劇場鍛鍊,有了潛質以後就會不斷在相聲中編排相關包袱安利你,然後安排專場巡演,上電視綜藝是最後一步;走過這一套流程的演員,差不多都能紅了,只是紅的程度不同。


現在喜劇綜藝沒有了,對於郭德綱捧徒弟來說確實比較麻煩。雖然郭德綱也可以安排徒弟們上喜劇以外的綜藝,比如郭麒麟參加的《演員》《飯局的誘惑》《星廚駕到》等等;孟鶴堂參加的《神奇的漢字》等等,同樣可以得到大量曝光,但是相聲演員想要被觀眾真正記住,最終還是要靠作品的;只有喜劇綜藝才是相聲演員展示作品的舞臺。


郭德綱號稱有八核大腦,他當然有自己的辦法,而自制綜藝就是他的下一步計劃。傳說中的德雲社團綜《德雲茶樓》已經在錄製中了,這雖然不是一個相聲類的節目,更像一個情景喜劇,同樣也能夠展示相聲演員的語言魅力,也可以作為一個捧人的平臺。但是隻能在視頻網站播出,上不了電視,影響力可能僅限於德雲社粉絲內部,比較遺憾。

當然了,類似《相聲有新人》這個節目就是郭德綱全程參與策劃的,只要有需要,郭德綱還能夠策劃類似的綜藝節目,而且也不愁電視臺找上門去求合作;郭德綱和德雲社就是收視率的保障。現在的問題是,看郭德綱什麼時候覺得有這個必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