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從採摘到晒制的全過程

葫蘆喜溫、避風,種植時間三到五月份多一些,因為中間還要育苗等等,而採摘寧可晚一些。一般葫蘆採摘也要看節氣,基本都在10月份採摘。

而具體還要看葫蘆的藤跟葉子是否已經自然乾枯,葫蘆是否呈青白色,因為這樣才是葫蘆正常自然成熟。剪葫蘆時要多剪一些藤跟龍鬚,以便於後期修剪龍頭。

葫蘆採摘的季節,大約在秋季的霜降之前,白露以後。眾所周知,我國自古以來便是以農業為主的社會,所以24節氣非常適合我國農業型的社會節奏。葫蘆作為一類種植物也是一樣,一定要在合適的節氣去採摘,這樣才能保證其質量的優異。葫蘆品種很多,生長週期也很長,從春季種植到秋後收穫,長達約6個多月的時間。即便作為文玩,首先也要保證葫蘆的成熟度,才能保證以後的盤玩事半功倍。


葫蘆從採摘到曬制的全過程


葫蘆成熟大致有以下幾項顯著特徵:一是葫蘆頭部略顯微黃;二是底臍中心明顯收縮;三是葫蘆肚腰絨毛脫落;四是葫蘆重量明顯變輕;五是表皮乾燥無水。成熟的葫蘆表皮已經沒有細軟的絨毛了,整體由上至下逐漸從微白變微黃。另外,成熟葫蘆的表皮光滑且輕輕刮下表皮,你會發現脫落的表皮不再溼潤,是乾燥沒有水分的。如果您種植的葫蘆具備以上特徵,那就證明可以採摘了。


葫蘆從採摘到曬制的全過程


加工青脫

葫蘆一旦成熟,應立即採摘,否則會極易出現糟皮、黴斑和酷蒂的現象。採摘後的葫蘆還要進行有效的妥善處理,從而防止這些可愛的葫蘆毀於一旦。一般來講,處理新下來的葫蘆有兩種辦法,一個是青脫,另一個是直晾。剛下來的葫蘆一般都略顯範青,青脫就是通過機械或者是人工進行脫青皮,包括揉搓、鹼滲、拋光、清洗、曬晾等步驟。通過青脫辦法,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葫蘆的成品質量。因為如果僅僅是單純的直晾,很容易在掛晾過程中出現糟皮和黴斑。


葫蘆從採摘到曬制的全過程


對於自己動手的玩家來說,享受的就是自己動手的樂趣,更加不會大批量的去生產,所以選用人工脫皮就好了。人工脫皮首先要用刀子對葫蘆進行刮削。這時要注意,刀子要與葫蘆呈30度斜角,否則極易刮傷葫蘆的表皮。刮削的目的是為了讓葫蘆表皮光滑,所以當你用手觸摸葫蘆,發現手感光滑時,便可以停止刮削了。


葫蘆從採摘到曬制的全過程


揉搓鹼浸

將刮削脫皮後的葫蘆,浸泡到水中,然後用絲瓜瓤揉搓葫蘆表皮,是為揉搓過程。這種揉搓,是為了將緊貼在葫蘆木質層的吸收皮去掉。因為我們在以後的盤玩過程中,盤的是葫蘆的木質層,只有盤葫蘆的木質層才可以爆漿上色。這層吸收皮是葫蘆自身的保護層,雖然很薄,但是極有韌性,所以需要反覆的揉搓。這是很考驗耐力的一道工序。


葫蘆從採摘到曬制的全過程


鹼浸,顧名思義就是將揉搓好的葫蘆放到鹼水裡浸泡。由於葫蘆的表皮呈酸性,所以我們要用鹼水進行中和。浸泡過程大概需要30分鐘左右,30分鐘後將浸泡好的葫蘆再放入清水中,因為需要葫蘆表皮保持中性嘛,不可酸也不可鹼,這個過程大概浸泡20分鐘左右,便大功告成了。這時,將浸泡的葫蘆取出來擦乾即可。


葫蘆從採摘到曬制的全過程


拋光晾曬

這個過程很簡單,就是將浸泡好的葫蘆,擦乾後用砂紙進行打磨拋光,然後吊晾在通風乾燥處即可。整個晾曬過程需要持續一年時間,當葫蘆表皮由白變黃後,即可拿下來盤玩了。在這裡一定要注意,當年新下來的葫蘆是不可以盤玩的。因為葫蘆木質層的果殼裡,還有內部的果瓤裡都還有大部分水分,而我們加工處理後的葫蘆已經失去了表皮層和吸收皮的保護,如果不經晾曬非常容易發生黴變的。


葫蘆從採摘到曬制的全過程


怎麼樣?看完這葫蘆從採摘到成品的過程,您有沒有想自己種植的衝動呢?其實,如果您想獲得一個自己非常滿意的葫蘆,最佳方式還是自己去種植。試想,春季播種,夏季乘涼,綠油油的藤蔓,掛滿了葫蘆,那是一個非常愜意的畫面。另外,無論您是文玩還是將其作為藝術陳設品,能獲得造型美觀、品相上乘的葫蘆,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動手。


葫蘆從採摘到曬制的全過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