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兒子意外病故,我想不通很痛苦!怎麼才能想通走出來呢?

手機用戶53597636042


01、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你的痛苦。喪子之痛,換任何一個人都是痛徹心扉,痛不欲生。如果命運能改寫,我們情願以命換命。然而,縱然再痛,也呼喚不回愛子。看到你願意去面對,想從痛苦中走出,那麼接下來,我就從心理學的角度作一些淺顯的分析,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你兒子意外病故,是人生中的重大生活事件。心理學研究表明,重大生活事件的發生,會給人們帶來巨大的壓力。人們為了應對這種壓力,會從身理和心理上產生應對反應。表現為難以控制的情緒悲傷,伴隨有身體免疫力下降,出現各種健康問題。

這些反應,如果時間不長,幾個月之內能夠走出痛苦,屬於急性應激反應。如果時間太長,還在痛苦中不能自拔,則可能轉為慢性應激,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帶來更嚴重的心理和身理疾病。

02、相信你的生活中,還有更需要你健康活著的家人,你肩上也一定還有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所以,你自已要明白,你需要給自已力量從中走出來。只有你自已想改變了,下面我的建議才會有效,也只有你自已想明白,你才能找到更好的走出痛苦的方法。

1、放下心中的擔子,告訴自已,對兒子已盡心盡力了。

在大自然面前,人是渺小的。特別是在天災,病痛方面,很多時候不是人力可為。即便現代醫學發展了,但我們也知道,還有很多病症醫學是束手無策的。否則就沒有那麼多的絕症了。

相信在你兒子生病救治期間,你和你的家人絕對不可能袖手旁觀,你們一定是盡了最大的努力去挽救兒子。

至於迴天無力,那不是你的原因,你和你的家人已經盡心盡力了。

你只有放下內心的自責悔恨內疚,把眼光從自己的內心往外看,你才可能有往外走的想法和行動。

2、尋找合適的榜樣,進行學習,看看別人是如何做的。

人生無常,世事難料。喪子之痛,白髮人送黑髮人,你不是第一個人,也不是最後一個。這種傷痛,稍注意一下,其實也有不少人經歷過。

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田連元先生,2014年的一天,他小兒子駕車去高鐵站接他返家途中,發生意外,出了嚴重的車禍。兒子當場死亡,73歲的田老身負重傷,頭部、頸椎、胸椎多處受損。知道兒子去世的消息,田老痛不欲生。他出院後一年都沒能走出失去兒子的悲痛。

後來,是妻子的一番話打開了他的心結,妻子和他討論了車禍現場的情景,當時作為司機的兒子,如果按自救本能應該把方向盤向左打,可以避開重創。但兒子沒那麼做,而是選擇了保全父親的做法,甚至在撞車後,還用盡最後一口氣,把車開到了路邊停好,才伏在方向盤上停止了呼吸。

妻子說:兒子是用他的命換了你的命,你要為他活著,要不然他不是白救你了嗎?

一想到要為兒子而活,田老有了積極活下去的動力。他首先從康復身體做起,接著又繼續了他的評書事業,2019年3月,他編寫的書《評書表演藝術》出版。

你兒子才29歲就離開了人世,這麼年輕的生命,走的時候該有多麼不捨,他還來不及為你們盡孝,也來不及享受更美好的生活。如果他真的有在天之靈的話,他最大的心願一定是希望家人健康幸福地生活。難道你不覺得你應該為兒子的心願做點什麼嗎?

03、解鈴還需要繫鈴人,每個人的人生最後註定是一個人的散步,終將在不同的時段,一一告別。哭著過的是一生,笑著過的也是一生。

建議你從現在開始行動,首先從每天固定時間鍛鍊身體開始。

由於受情緒的影響,你目前的身體狀況也不會很好。

人的心理與身理是相輔相成的。

情緒的改善,可以先從鍛鍊身體開始,當身體健康了,精力就會充沛,而精力充沛了,就可以做更多開心的事,做更多開心的事情,就可以慢慢平復心裡的傷痛,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所以,你現在就開始行動,找一個適合自已的鍛鍊方式,每天固定一個時間堅持。

最後用作家畢淑敏女士的一段話與你共勉:

真正幸福的人,不僅僅指的是他生活中的每一個時刻都是快樂的,而是指他的生命整個狀態都是快樂的,即使有經歷痛苦的時刻,但他明白這些痛苦的真實意義,他知道這些痛苦過後,依然指向幸福。

薇羽飛飛


沒有過不去的事,只有放不下的心


前些日子看到了一個關於前世今生的故事,說在很久以前,有個書生和未婚妻約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結婚。可是到了那一天,未婚妻竟嫁給了別人。書生受此打擊,一病不起。家人用盡各種辦法都無能為力,只能無奈地看著他奄奄一息,行將遠去。

這時,一個雲遊僧人路過此地。在得知情況後,僧人決定點化一下書生。於是他來到書生的床前,從懷裡摸出一面鏡子讓他看。書生看到茫茫大海邊,一名遇害的女子一絲不掛地躺在海灘上。路過一人,看一眼,搖搖頭,離開了;又路過一人,看了看,將自己的衣服脫下來給女屍蓋上,但是站了一會兒也離開了;又一位路人走來,挖了一個坑,小心翼翼地將屍體埋葬了。書生正在疑惑間,忽然看到畫面切換:洞房花燭夜,自己的未婚妻被她的丈夫掀起蓋頭。書生不明所以,迷惑地望向僧人。

僧人解釋說:“海灘上的那具女屍,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你是第二個路過的人,曾給過她一件衣服。她今生和你相戀,只為還你一個情。但她要報答一生一世的,是最後那個把她埋葬了的人,那個人就是她現在的丈夫。”書生大悟,刷地從床上坐起,病竟然痊癒 了!


我們常說,“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但事到臨頭,我們不是倒向“莫強求”的消極念頭,就是倒向“不鬆手”的頑固心態。

塵世間的一切,都是無數因緣聚合而成,我們既要有追求的勇氣,也要有懂得放手的睿智。尼布爾有一句有名的祈禱詞:“上帝,請賜給我們胸襟和雅量,讓我們平心靜氣地去接受不可改變的事情;請賜給我們力量去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請賜給我們智能去區分什麼是可以改變的,什麼是不可以改變的。” 緣分這東西很奇妙,拒絕不了,勉強不得,來了擋不住,走了留不住,緣深緣淺,早有安排,緣聚緣散,命中註定!網上流行的一句話很對,若無相欠,怎麼會相遇?這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前世有緣,今生才相遇,前世相欠,今生來還債。


當你碰到突如其來的災難時,如果已成事實,那就坦然、從容地接受它,接受現實,並不等於束手接受所有的不幸,只要有任何可以挽救的機會,我們就應該奮鬥。但是,當我們發現情勢已不能挽回時,我們最好就不要再思前想後、拒絕面對。只有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實,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掌握好平衡。

世間的事物變化無常,我們不必執著於心愛的事物而難以割捨,畢竟,我們喜愛一種事物的初衷,並不是因為失去它時要傷心。人生中的有些東西既然已經失去,不妨就坦然地面對,讓它失去吧。

佛經上說:“生又何嘗生?死又何嘗死?”本來生生死死、死死生生,都是在同一個循環中的。所以說,死是生的開頭,生是死的起點。

人有生就有死,這是很自然的事。在人生的旅途中,許多不盡如人意之事都是必然存在的,遇到了,就該坦然面對。一切事物隨我們的誕生而誕生,同樣,一切事物也隨我們的死亡而消失。因此,我們不必杞人憂天—不必為一百年後我們已不在人世時的事而擔憂,正如不必為一百年前我們尚未出世時的事而哭泣一樣。

我佛慈悲🙏🙏🙏


慎始如終話人生


白髮送黑髮人生一大悲,很痛苦!對你這個情況表示衷心的希望你可以走出來,逝者已逝,生者還需要繼續,你要想想他在天上看著你這麼悲傷,他也會傷悲的,就算為了他和身邊還在的親人,也要努力走出來。

有一些淺薄的建議,希望可以給你的啟發:

正面離開的事實

最心愛的兒子離開,去到另外的空間,正面的認可這個事情,沒有辦法扭轉那就為了天上看著的孩子,不要他那麼擔心,好好的生活,好好的保重自己,讓他可以安心,只有活得好才是對孩子最好的負責。

看看祖國大好河山

走出現在的環境,去祖國其他地方看看,去看看山看看水看看人看看物,體驗人生百態,改變自己的環境,放下傷悲與痛苦,看看大自然的偉大,欣賞歷史的厚重,感受大海的廣闊,讓心接受洗禮。



去做做公益

去社會上需要公益的地方走走,還有很多需要給予愛的地方,老人院、孤兒院等等,把愛傳導一下吧!假如在孤兒院有合緣的小朋友,也可以考慮領養一個,請用心對待生命。


上面這些是我可以想到的,希望對你有一些啟發,畢竟本人經歷不多,你可以尋找其他更加有經歷的朋友諮詢求助一下,慢慢的走出來,時間是最好的良藥,加油!

我是“荊棘皇冠1983”,一個迷途中尋找心靈燈光的行者,通過學習讓自己成為一道光,點亮自己的同時點亮他人,大家可以多交流學習,共同進步,請點贊加關注,謝謝!


荊棘皇冠1983


仰望天空,看到月球、太陽、星座等,浩瀚無垠的太空,相對於我們人類的渺小,我們每個人真的是卑微如一粒塵埃。

其實,現在科技發展等,人類彷佛是十分強大了,可以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但是,這其實對單一個體來講,都是不可能單獨實現的,我們跟幾億年前的動物其實並沒有進化太多。

痛苦是因為執念。

一個人,所擁有的都將失去。

愛人、家人,只要你活的夠久,他們都會先你一步走,那麼,離開他們怎麼辦。

每個人都要上的一節不可或缺的課是死亡課。

你養一隻寵物,只能活10多年,你再愛它,它有一天也會離開你。

你的愛人,刨除離婚,也會有死亡把二人分開。

我生了寶寶也後,有時候也會想這個問題,往往想著想著就會淚流滿面。

最愛的父母和子女真的是血親。

其實雖然說我沒有信仰,但是相對來說還是信佛。

我相信,人的靈魂不滅,他只是在另一個世界,或者是機緣到了,他轉世投胎了。依然活在另一個地方。

面對如此事情,樓主很悲傷,是我們為人父母都能理解卻無法完全感同身受。

這個時候,對事件少一點怨恨。

因為恨別人,也是在折磨自己。

第一步:接受。

接受這個事情。

有時候,人不接受一個事情是因為心裡害怕,不敢接受,以為發生了這樣的事情,我就完蛋了。這個時候是有不合理思維在裡面的。自己找出自己的不合理思維。用理性說服自己。

雖然感情商不能接受,但理性上要逐漸說服自己。

第二步:填補。

這個愛的空缺,想辦法去填補。

二胎啊、養寵物啊等,就是把自己的愛找到渠道。

放下自己的執念,一個自己愛的人。離開了。

祝他一路走好,在那裡沒有痛苦永遠幸福。

相信,有一天,會天上再見。

以後的生活裡,活出精彩,為了自己也為了他。


天使來了少兒才藝大賽


先給您講一件真人真事,八三版《紅樓夢》的扮演者陳曉旭,陳曉旭出生前, 有一天晚上她媽媽做夢,夢裡有一個人對她媽媽說,你將來的女兒出生叫陳也芬(因為打不出用這個代替,應是上面草字頭下面也,是南方一種小草),是林黛玉的命,陳曉旭爸爸覺得不好給她起了小旭這個名字。

我們每個人因為業力的原因,來這個世界之前,要經歷的一切都是自己設計好的,什麼時間離開,什麼時間遇見什麼人,選誰做自己的父母。你的親人認為29歲離開是她的最佳利益,他才會走的。孟子說:夭壽不貳!其實對走的人都一樣的,只是我們看不透。

基督教說神愛世人,教一切愛他的 不至滅亡,反得永生,就相信你的孩子已經在神的國度裡幸福的生活了。

佛法講肉團身不過是皮囊,靈魂不滅。人走不過是回去換件衣服再來。

道教把睡覺稱為“小死”,這就是對人生的一種警示。

希望可以幫到您!



親愛的sunny


這個問題我看到幾次,一直沒敢動筆回答。

您好,阿姨,我如同你孩子一般大小。

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非當中人無法體會,我明白您很痛苦,思念自己的孩子,難過。

1.傷痛需要一段忘卻的過程。

難過,悲傷,就要盡情宣洩,發洩出來,才不會憋在心裡,沒有人有資格勸您不悲傷,就像是身上十月懷胎刨腹產的傷口,即便癒合了,我們也會記住。他會留在你的記憶裡。

2.孩子也會希望你能堅強

孩子不一樣媽媽如此悲傷,如果他有感知的話,她會希望你好好活著,好好生活,他會在夢裡告訴你說,媽,你要堅強。

3.生活就是一道道坎

生活沒有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風浪,也總會遇到悲痛,生活的真諦就是如此,孩子是你生活的一部分,不該是你生活的全部。未來還等著你。





上鎖的QQ


這個世界,無論何種意識形態的國家,總會分有主流與非主流的價值觀,主流大多指向:樂觀、陽光、積極向上、落落大方,非主流自然是狹隘、陰暗、悲觀沮喪、畏首畏尾,主流氛圍裡,無論你遇到天大的事,最後都要相信自己;人定勝天;相信愛的力量;相信明天會更好;相信最終悲哀煙消雲散;幸福時光總會到來;而現實,其實是熵。

何謂熵?詞條曰:熵,其物理意義是體系混亂程度的度量。這世界萬事萬物無不在熵當中,有熵必會熵增,就好比一個人生長於世,年歲日長,智商、能力最終衰減,生活如無外助,一定走向混亂,無法逆轉。熵增:指的就是在一個孤立的系統中,必將從有序走向無序,最終一切趨於混亂、失去秩序。大到宇宙天體,小到個人生命,所有事物都無法逃離這一規律。生命以負熵為食。

我們剛出生,大多快樂幸福的生長,舞臺很小,你這個主角加身邊配角一般有三到十八人左右,後來,你走的地方多起來,你交遊廣闊,與你交集的人日漸增多,你去關注的人事物也日積月累,你關注的人越多,快樂與悲傷也會成倍的增長,如果喜悅與悲哀五五分成,那麼一天二十四小時,你大概有八小時開心和四小時好夢,而悲哀在生活中的比例與年齡、閱歷是成正比的。我常說,人生,喜悅與悲哀,能有個三七分,就是一種可以繼續往前走下去的好理由。

白髮人送黑髮人,是一件無比悲哀的事,誰遇上都會痛不欲生,一定很多人對你說:放下、一切會過去、向前看、會好起來。當然,這是來自各方的好意,但他們不是你,而就算這世界最好的心理師,也無法真正做到百分百的共情同理,即使他們的內心充滿同情與悲哀,也是無法完全身同感受的,雖然他們在竭盡全力,也無法真正去感受你內心深處那種絕望與黑暗。

有一部電影叫:海邊的曼徹斯特。電影說的是一個男人因為自己的過失,讓自己三個年幼的子女喪身火海 ,從此他沉淪痛苦,無法自拔,直到電影結束,那個男人仍無法從黑暗中走出來,他就這樣反主流的,永遠的,痛苦的活下去。

寫那麼多,其實並不是要你學習電影這位男主角,而是讓你知道,在熵增的世界中,痛苦與絕望,都是生命中的最後指向,你無需急於解脫,這世界總的能量就這麼多,有多少所謂的正能量,一定存在著多少負能量,它們勢均力敵、此消彼長,一個人如果有愉悅的權力,一定也有悲傷的自由,正能量的筋,讓一部分人繃著就好,有一天你內心覺得痛夠了,它會開始進行自我修復,而人生不是一定要超脫,痛苦也有它存在的價值,電影《尋夢環遊》說:一個人真正的死亡,是這世上沒有人再記得你。你要記著他,讓他活在你心裡,這是你的責任。不是所有的黑暗都能度過,也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和苦痛和解,最後,你要學會的,只是如何與自己內心的痛苦悲哀和平共處,能平靜的痛苦,也是一種力量、解脫。

是這樣。



家裡有貓叫純


只有明白了生死的成因,才會徹底放下對它的執念。在這裡,我再簡單講講個人的看法,希望對題主有所幫助!

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一個三維世界,所以我們的認知也是三維的認知。我們把0維空間看成一個點,那麼一維空間就是兩個點連成的一條線,把這條線投影到0維,我們可以得到無數多個點;二維空間是一個平面,把這個平面投影到一維我們又可以得到無數多條線;三維空間是立體的,把立體的事物投影到二維我們又可以得到無數多個面……

由此我們推斷出N維和N+1維之間也是投影關係,即:我們在三維的空間看到的一切事物,包括人,其實都是由四維空間投影到三維所形成的像。也就是說,我們在三維世界看到的所有的人、事、物不過是來自高維投影而成的像,我們把這個投影來源的高維空間稱為投影源。也就是說,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開始,我們在三維空間的生命軌跡就註定了。

也就是說,從更高的維度(比如四維)看我們三維的生命過程,我們在什麼時候會遇到什麼人,在什麼時間會經歷什麼事,甚至什麼時間會得什麼病……所有這一切都是註定的,包括生死。

所以高等智慧描述生命的時候,並不說生命的開始或者結束,只講“緣起”、“緣滅”。“緣起”就是因緣而起,“緣滅”即結束。

用來描述題主這件事,可以這麼解釋:兒子的到來是因為高維空間的緣起,離去就是高維空間裡的緣滅。這只是他眾多投影中的一個像而已。這個像的結束意味著另一個像的開始。

《道德經》裡講到生死時用到兩個詞:“出生”和“入死”。“出生”是指藉助母親的身體從投影源裡形成像,“入死”就是重新回到投影源裡去。其實人的一生說明白了就是從哪裡來又回到哪裡去。

所以,生亦何歡,死亦何懼?明白生命的本質意義,也就看透了悲歡離合。緣起的時候好好珍惜,緣滅的時候放下執念,照顧好自己!

希望對題主有幫助,謝謝!


簡一心理


中年喪子,人間悲痛之事,節哀順變!

說太多都不能讓你釋懷,不過個人還是要說幾句

1,這個年紀,上有老,雖然說孩子走了,想想自己在父母眼裡何嘗不是個孩子呢,為了盡兒女孝道,也要堅強起來。

2,事實已經如此了,自己傷心,難過走不出來,我想這也不是你家孩子想看到的,誰不希望父母安享晚年,共享天倫之樂,

3,內心的難過,可以找親人或者要好朋友傾訴,有些事情說出來,感覺會好很多。

4,允許的話,想想孩子有什麼願望沒有完成,試著做點事,

5,暫時離開,出門長遊,環境,情景……容易讓你“睹物思人”,

6,關注和幫助小朋友,獲得寄託,

7,如果有孫子,幫兒子帶好他,血脈濃情,

8,生命在疾病面前,不值一提,,要經常做體檢,保重,

懷念逝者最好的方法,就是要活出逝者所希望的樣子,


睡安寶


實話實說,我沒有經歷過類似事件,我就從心理學、哲學的角度談談自己的觀點吧:

1、死亡是偶然事件

也就是說,死亡不可預知,是一件純粹的偶然事件。

所以兒子意外病故,希望您不要解讀為,“上天對您兒子的懲罰”,或者“上天對您的懲罰”,這都是錯誤的想法。

2、不要過度自責

很多父母出於“愛”,而將孩子的“疾病”和“亡故”本能地歸結為自己的過失。而有些病,現在醫療技術本就是無法治好的,我相信您已經盡了最大努力,所以不需要太過自責和內疚。

3、從您兒子的角度考慮,他一定會希望您快樂

我相信,您兒子肯定不希望您過度悲傷,陷入痛苦不能自拔,所以即使為了您兒子的心願,您也需要振作起來,繼續正常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