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精婆婆,真正的高段位:我是如何被逼成"公務員“的

又名: 30多歲寶媽,終於考上公務員(三):婆婆”棍棒“底下出人才(連載)

01

考慮再三,半個月後,老公遠赴南美洲-巴西去當“技術負責人”為他們公司的開疆擴土貢獻力量去了。

(有時,老同學會笑話他,"你在你們公司有股份吧",我明白,這是朋友笑他太老實太傻,可是他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無論對公司,還是對家庭,總操著“沒有他撐著天就會塌下來”的心)過度的責任感,看著讓人同情,也讓我心疼。

出發前,我跟婆婆抱著娃,一家人一起坐著機場大巴去送他。他讓我答應,當他回來時,我已是體制內一員。說是一種祝福,實著是他們一家人的希望,我無法辜負。到這個階段,我也很願意實現他(或是說是我婆婆)對我為數不多、歷久彌新、反面正面、旁敲側擊的要求。

然後,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理想,看著我想通過的努力實現對我自己原生家庭反哺救濟的想法,默默變成了一片沼澤地。

人精婆婆,真正的高段位:我是如何被逼成

02

開始帶著娃,複習公考的生活。看得出來,婆婆很想幫我,好讓我有更多的時間複習,但她的身體素質和寶寶對我粘膩度卻決定了她有心卻無力。

所以,她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監督我學習上,比如每天晚上我哄睡好寶寶後,自己會也累得睡著。但別擔心,每個晚上的某一個時間點,總會響起三四下用指節敲房門的聲音,安靜的夜裡這敲門聲格外的空闊、刺激神經。而她也成功地用這種方式,無聲地提醒我“娃睡了,你該出來複習了”。

那段時間,學習到午夜12點和凌晨1點也是常有的事情。

有一次寶寶連續兩三天高燒不退。我跟我婆婆著急的不得了,商量來商量去,最後決定簡單收拾一下,打一輛車租車去醫院。因為,孩子還小,而且醫院總是人滿為患,到了醫院也不知道要排隊等多久,於是我準備了奶瓶、衣服、包被、水、奶粉等塞了滿滿的一包,一隻手拎著,一隻手抱著孩子。婆婆看到了,說你抱著孩子先下去攔車,包我來拎,我慢慢走。

等到我們到了醫院,因為是高燒,護士直接讓我們去了急診,倒沒排很長的隊,醫生看完之後,讓我們掛點滴。於是,兩個懸著的心,終於安下來。點滴有三袋,小孩輸液的速度也相對會比較慢,因為前面的折騰,寶寶在我的手裡睡著了,正想著,什麼打發這段時間。

我看到婆婆從包裡拿出了寶寶的包被,同時被取出的還有耳機線。包被是為了防止寶寶著涼。耳機線?平時我複習聽課時用的”耳機線“。我確定,我剛剛出門的時候決沒有想到這一層,也沒往包裡放這個。

手裡抱著娃拿書肯定不可能,在醫院裡又不能把手機的聲音放出來吵到別人,“耳機線”多少準確而恰當的複習工具啊,此翻“用心良苦”,我除了感謝,還能說什麼。只是在說謝謝的同時,腦中一閃而過:剛剛出門時確實是“兩顆懸著的心”?這會已經安下來的心,也是兩顆?

人精婆婆,真正的高段位:我是如何被逼成

03

而那以後,我就更拼命了,十二點以後睡,早上六點起,中間還要起來給孩子衝奶喝,每天睡覺時間不足6小時。但我認了,要抽筋要扒皮,就整一次,我要一次上岸。無論多累,多難受。我從沒紅過眼或躲在被子裡就哭,而我以前難過的時候,常用的招就這二個。

04

到了報考的日子,沒什麼懸念地選好崗位(可選的不多,意料之中),就進入了衝刺階段。

這個階段,也想白天的時候擠點時間出來。所以,我忙完家務後,就會把寶寶拉過來,跟她說:“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就只能講一個,講完,媽媽就得去學習,你可以跟奶奶一起玩,也可以自己安靜的玩玩具,不可以哭鬧,媽媽得加油。”她大多數時候都很配合,習慣之後,有時探個小腦袋進書房奶聲奶氣地說“加油”,看到我向她比“OK”的姿式,咧嘴一笑,口水快滴下來,然後一搖一擺,晃晃蕩蕩就走了(她學走路不久,還走不穩)。

對於一個像吸鐵石一樣粘媽媽的寶寶,一個因為媽媽洗澡不在她視線內3分鐘就會跑去玻璃浴室前拍門大哭的小朋友去來說,這是什麼樣的一種懂事。

人精婆婆,真正的高段位:我是如何被逼成

我常常把一些申論用的到句子,寫下來,剪成一個個紙條,陪寶寶玩的時候,念給她聽當識字早教,同時也讓我自己對這些金句加深印象。我把親子時光,也最大化利用了。

當然,看到我這個作法,婆婆很是欣慰。

老公給我寄了一個無線的耳機,於是我可以在餵奶、煮飯的時候,可以一邊幹活一邊聽申論範文、半月談、新聞評論等等。

你看,我們一家人的都是極品,可以為了一個目標,這樣的極致聚力。連寶寶都可以。

人精婆婆,真正的高段位:我是如何被逼成

05

考試那天,婆婆抱著寶在考場附近的一家肯得雞店等我。中午,考完,在婆婆佔的位置上趴了一回,下午申論考完出來。我抱起寶寶說,媽媽明天可以帶你去挖沙子了。

寶寶說,媽媽臉上開出了花,粉紅色的,好看。

人精婆婆,真正的高段位:我是如何被逼成

(字數原因,未完待續 詳見 “五穩”頭條號-文章)

體制內外一樣有辛酸苦辣,準備連載那些年,我的所見所聞,以筆寫心,述說我們的往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