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切糕——來自新疆的美食糕點

說起新疆切糕,想必許多人腦海中第一時間浮現的就是兩個字:昂貴。許多人無法想象一種糕點怎麼會賣到如此昂貴的價錢,但實際上,大家如果對切糕這種來自新疆的傳統食物有更深一層的瞭解的話,就會發現,切糕價格稍微高一些還是有道理的,並且它確實是一種味道非常不錯的傳統小吃。

新疆切糕——來自新疆的美食糕點

一、切糕的傳說

切糕在新疆又叫瑪仁糖,而關於這種在維吾爾族中很受歡迎的糖果,還有一段美好的傳說。

據說,從前有一對夫婦,這對夫婦很是不幸,丈夫年紀衰老而且身體不好,妻子則相貌醜陋,更令人感到難過的是,兩人一直沒有辦法生育孩子。一天晚上,兩人做夢,恰巧遇到神仙託夢,告訴夫妻兩人在他們的南方有一顆聖樹,他們只要找到這顆聖樹,將聖樹的果實與金谷一同吃下,便可以生育子女。

這對夫婦相信了神仙的話,苦心尋找了三年的時間,終於找到了這顆聖樹,而這顆聖樹的果實,就是核桃,他們將核桃與金谷,也就是玉米放在一起,一同吃下,不久之後,妻子醜陋的面貌消失了,重新煥發了青春和美麗,而丈夫也不再年老無力,而是變得身體矯健、強壯有力。很快,兩人便順利地生下了子女。

這個傳說中的核桃和玉米,便是製作瑪仁糖最為重要的原料之一。而這個傳說直到今天仍然在當地的維吾爾族人民之中流傳,成為他們食用瑪仁糖、喜愛瑪仁糖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當然,今天的我們知道,核桃和玉米當然沒有如此神奇的功效,但不能否認的是,核桃和玉米都是食用之後對人的身體有好處的食品,這兩樣食材與其它食材加在一起,使得瑪仁糖不僅變得十分可口,而且對身體也是大有好處。

新疆切糕——來自新疆的美食糕點

二、切糕的發展

切糕之所以會在新疆地區出現並受到歡迎,實際上是和那裡的天氣以及地理環境緊密相關的。大家都瞭解,新疆地區的天氣最大的特點便是乾燥以及晝夜溫差大,而且新疆的地理環境並不適於農耕,食物的來源並沒有穩定的保障,因此當地的人們需要製作耐儲存、易保存的食品。

除此之外,當時的新疆是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眾多的商人在新疆來來往往,他們需要在這裡補充食物和淡水。這些商人倘若是往中原去的倒還好,畢竟中原物產豐富,到了中原他們便可以飽餐一頓,若是從中原往西域去的商人,便需要在新疆購買大量的易於保存的事物,畢竟更西的西域的環境更加惡劣。

因此,我們今天看到的許多來自新疆的傳統食物都是適應了乾燥的天氣以及頻繁往來的商旅需要的。比如許多人愛吃的饢,便是一種很典型的易於保存的乾糧。切糕也是一樣,在切糕的製作過程中,需要將剛剛製作好的切糕放在一個結實的木槽中,以重物來按壓木槽,據說讓幾個大胖子踩在木槽上也是可以的。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切糕中的水分得以被完全地擠壓乾淨,水分少了,自然也就不會那麼容易腐爛,保存的時間也就長了很多。因此,一塊小小的切糕雖然看著體積不大,但因為經過這樣的擠壓,實際上是非常紮實的,因此價格也比尋常的糖果糕點要貴上一些。

新疆切糕——來自新疆的美食糕點

三、切糕的價值

切糕最重要的價值,除了它的美味可口之外,就在於它適應了新疆當地的氣候、地理條件以及符合了商人差旅的需要。對於長期在旅途中的商人來說,切糕還有一個其它食物所不具備的優點,那便是它富含各種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比如我們身體所必需的維生素C。

在長期旅行中,特別是在西域的長期旅行中,人們很難補充蔬菜以及水果,也因而會缺乏維生素C,而缺乏維生素C則會導致人們患上壞血病,這對於西域的商人來說是一種致命的疾病。

而由於切糕是由核桃、玉米、葡萄、雞蛋等原料製作的,因此它基本上包括了人體所需的各種微量元素。

葡萄等水果可以提供一定量的維生素C,雞蛋則可以提供一定的蛋白質,而核桃更是可以提供粗纖維、鈣、鐵、胡蘿蔔素、維生素C、脂肪油以及蛋白質等諸多微量元素,可以說是營養價值豐富。有了這樣的食物, 長期在差旅中的商人則不僅可以品嚐美味、填飽肚子,更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的各種元素,避免遭受到壞血病等疾病的威脅。

新疆切糕——來自新疆的美食糕點

四、結語

切糕誕生於絲綢之路繁盛之時,是為了適應絲綢之路上商旅的需要而創造出來的一種食物,它所包含的不僅僅是當地的民族特色,同時也是一種包容的精神。它所服務的不僅僅是本民族的人民,更是來往於絲綢之路上來自於各國各地的百姓。

在這片土地上,他們可以通過切糕得到美味的滿足和營養的補充,而在異國的土地上,他們每每嘗起這美味的切糕,便會想起新疆這塊美麗的土地。切糕代表的,不僅是一種食物,更是當地的人民,也是當地的風土人情。

雖然切糕如今的名聲並不太好,但這不能改變它是一種極富特色的民族食物的事實。我們所有人,都應該懷著與當年開拓絲綢之路的先民一般包容的心,去嘗試這種美食,去品嚐它的美味和蘊含在其中的風土人情。

食物可以僅僅是果腹之物,但也可以是一種象徵,我們之所以要介紹來自全國各地的傳統美食,之所以要鼓勵大家嘗試來自全國各地的傳統美食,也是希望所有人都可以品嚐到美食背後所蘊含的更為豐富的意蘊。

這樣的意蘊與食物的美味疊加起來,才會深深地印在人們的腦海中,使得人們對於這些美食流連忘返、吃了還想再吃。如此這般的美食,才不失為真正的美食。

參考文獻:

陳戈《新疆人文地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