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足球的差距到底是怎麼造成的?

黑曼巴亂談球


中日足球的差距說到底就是體-制差異造成的。

先簡單回顧一下中日足球拉開差距的過程:

日本是1993年走足球職業化道路,中國是1994年開始職業化進程的,兩國基本同時起步;

1990-1995年期間,國足踢日本,贏球機會還比較大;

1996-2005年,國足踢日本能打平已經謝天謝地了,其中日本成功打入1998年世界盃決賽圈;2005年到現在,日本男足可以輕鬆把國足按在地上摩擦;

經過26年的職業化進程,日本男足已經是亞洲頂級強隊、世界二流強隊,踢蘇格蘭、愛爾蘭、希臘、丹麥等世界二流強隊完全可以一爭高下;踢荷蘭、比利時、法國等世界一流強隊也得有一拼;日本男足可以連續六屆入圍世界盃決賽階段,並有2次挺進16強!日本男足證明了,黃種人一樣可以踢好足球!

而中國男足呢,經過25年的“職業化”進程,踢世界二流的威爾士0:6,碰到東南亞傳統弱旅泰國、菲律賓都沒有優勢,還可能輸球,想進世界盃決賽圈完全是奢望!所謂的“職業化25年”,沒看出中國足球有一點進步,退化倒是顯而易見!

中國足球體-制落後導致發展方向錯誤,最終中日足球差距越拉越大:

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落後就會捱打,而落後往往是因為體-制落後形成的全方位落後。其實、中國足球也是因為體-制落後才與日本足球差距越來越大。

日本足球的職業化進程是向著正確的方向穩步前進,中國的“職業化進程”是朝錯誤的方向一路狂奔,所以中日足球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

前面說了1994年我們開始職業化進程,但是相比日本,中國足球的這個職業化非常“不職業”:

日本足協是民間機構,符合國際足聯規章,由專業人員主導,包括專業的企業管理人才、足球人才、市場運營人才等等,他們建立了良好的發展體制和市場環境。日本足協通過踏踏實實地開展校園足球運動、普及青訓、提升職業聯賽質量等措施,把足球發展為日本的全民運動,日本足球人才從90年代的5萬人提升到今天的50萬人,現今更有多達30位球員在歐洲踢球。

而以前的中國足協只是一個“馬甲”,實權掌握在體育總局下屬的官方足球運動管理中心手上,以往的中國足協主席只是一個“吉祥物”,掌握實權的是足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兼足協專職副主席,而這位專職副主席是一位官員。因此,以前的中國足協其實是一個官方機構,有著官方機構的通病——急功近利、只顧追求眼前成績、腐敗、專業度不足(外行領導內行)、不尊重客觀規律等;畢竟專職副主席是一個官員,任期只有4-8年,他等不及客觀發展規律,他必須在自己的任期內出成績,也就是出政績,將來才好換一個崗位繼續高升。在這個體-制領導下的25年,中國足球土壤發展得很不健康、亂象叢生——匪夷所思的急功近利政策、幾乎廢棄的青訓體系、莫名其妙的選材標準,運動員全員年齡造假,假球黑哨等等,不勝枚舉,至今我們的足球人才只有84000人,只有小國日本足球人才的1/6。

中日足球二十多年的年職業化進程與中日曆史上的洋務運動和明治維新何其相似!

洋務運動和明治維新都是起步於1860年左右,各自經歷了30多年的發展,最終兩個東亞強國爆發了一場戰爭——甲午戰爭,結果中國慘敗,日本大勝,勝利後的日本進一步挑戰歐洲大國俄羅斯,再次取勝!日本一躍成為世界強國,而中國還是那個東亞病夫!


洋務運動的失敗和明治維新的成功,說到底就是體-制差異,一個是妝模作樣的革新,換湯不換藥;一個是徹徹底底的改革,成就了新的體-制。最終結局自然天差地別!

新一屆足協換屆是一次質的改變,將帶領中國足球走向正確道路:

好在我們國家也意識到了問題的所在,決心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2019年8月22日,中國足協召開第十一屆會員大會,陳戌源當選新一屆足協主席,杜兆才、高洪波、孫雯當選足協副主席,會議還選舉產生35位足協執委。

這次新足協換屆選舉,不僅僅是一次換屆,更是一次重大的體制變革,是一次質變!

第一、體制不同。中國足協從馬甲到實體,新足協主席真正掌權

這一屆足協主席是選舉上任的民間人士,而且掌握實權,符合國際足聯規定。

根據國際足聯規定,足協是民間機構,足協主席必須是民間人士,不能是官方任命的國家公務員。陳戌源已從上港集團董事長職位上退位,解除行政職務,是民間人士,符合國際足聯規定。

陳戌源是選舉上任,不是官方任命。儘管候選人就他一個人,但也必須獲得2/3以上選票才行。這就比以前由足球管理中心任命的政府官員實際操控足協大有進步。

更重要的是陳戌源是有實權的專職足協主席,不是花架子,更不是擺設。他擁有重大事務決策權、人事任免權、財務權。

第二、足協專業度高。這一屆足協匯聚各方面專業人才,不僅有足球領域的,更有企業管理、商業運營、市場開拓的專業人才,真正做到專業人做專業事。

足協主席陳戌源曾經是世界第一大港上海港的董事長,更成功管理了上海上港俱樂部,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和商業經驗,對足球也足夠了解;

副主席杜兆才長期管理足協,近期剛剛當選FIFA亞洲區理事,足球管理能力毋庸置業;

副主席高洪波和孫雯都是足球專業人士,充分體現了新一屆足協是內行管理。

足協秘書長劉奕是前IMG中國的副總裁,熟知體育文化領域的商業運作。

35個執委分別是來自各家中超中甲俱樂部的掌門人、體育媒體人、地方足協掌門人、各省市的政府官員等,既有專業度,又有執行力,也能代表各方意見。

總的來說,這一屆足協要員們要麼是足球專業領域出生、要麼一直參與足球和俱樂部管理,同時精通大型組織機構的管理和商業運營,遠比過去足協要員都是清一色政府官員靠譜得多。

足協更像一個公司,既需要懂足球的專業人士,更需要會管理、會經營的專業人士。相信這批人只要各司其職,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能力,一定能給中國足球帶來起色。

三、這屆足協更清醒更務實,目標更清晰

新的足協主席上任後第一時間公開承認中國足球的落後,並提出明確目標:重點抓青訓和聯賽,讓中超水平穩定在亞洲前三水平。

新的足協主席陳戌源曾經反對歸化,但認識到中國足球的現狀後,果斷做出讓步,表示為了實現衝擊世界盃的短期目標,可以接受一定程度的歸化。

由此可見,新一屆足協有夠務實、有夠清醒,不止有短期目標,更有清晰科學的遠期目標,並有決心戒除一切急功近利,腳踏實地把遠期目標完成。

相信新一屆足協會把中國足球帶向正確的發展方向,逐步追趕日本足球,縮小兩國的足球差距。


綜上所述,中日足球的差距說到底就是體-制差異造成的。不過,在新一屆足協的帶領下,假以時日,中日足球的差距一定會逐步縮小。


Byron體育


中日足球差距不僅反映在成績上,還體現在青訓體系,聯賽健康度等等諸多方面,但歸根結底,差距是我們對於足球規律的認識、理解和把握上。

國足問題是個世紀難題,你說是人種問題,看看隔壁日本和韓國隊;你說是人才匱乏問題,看看中國在田徑領域的進步;你說是團隊精神的問題,看看中國女排;你說是教練的問題,世界頂級教練換多少個了;你說是球員文化素質差的問題,非洲球隊的隊員受教育程度會比我們高?你說是我們對待足球功利化,但哪個球隊不追求成績呢?

對於足球這門學科,我們還是沒能掌握內在規律,沒有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聯賽建設、青訓體制、選材體系都存在問題,但現在仍然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我們眼巴巴的看著日本足球大步流星的甩開我們,直到一騎絕塵而去,現在更是連其項背都望不見啦。

日本足球發展到今天,是因為他們在正確認識和理解足球規律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實際制定出一整套至上而下的足球發展歸化,而且堅持不懈的全方位執行和落實。足球發展方面我們不缺計劃,但計劃是否符合足球發展的客觀規律?是否經過詳細的調研,是否結合我們實際?是否堅決貫徹執行到位?這個答案不言自明,所以如果不搞一次徹頭徹尾的足球革命,中日足球差距還會繼續拉大。





九洲足球


一、足球人口,日本足球人口剛才已經說過,在數字上我們遠遠落後與他人,這也折射出14億人的泱泱大國難以出人才的表面原因。在中國,我們的應試教育其實就已經扼殺了孩子對足球的興趣,導致家長主觀意識到只有努力學習文化知識才是唯一的出路,再加上教育機構側重於成績和績效,在加強孩子體育鍛煉和薰陶顯得格外疏忽,雙向的抉擇已經讓這條道路封殺在搖籃裡了。

二、基礎設施的短缺和“民風”的相互輝映也讓中國足球難以再提高成績。在國內,校園是唯一發掘足球人才的地方,而我們一直以來校園體育設施包括足球場基本是“保護動物”大多都以樣品展現更不用說讓孩子去觸碰了,舉個列子在山東一個縣城中學足球場上,立著一個牌子:草坪不能踐踏,後果自負!這種可笑的標語基本印證上面所闡述的話題,既可悲又無奈。其實在國內不乏足球優秀的好苗子,但因種種原因也是被扼殺了,之前一位同事就說,他的一個朋友的孩子踢球非常厲害,應該說是出類拔萃的那種小孩,但是因為父母沒有錢經常請教練吃飯玩耍,就被摁在替補當中了,而另一個有錢家庭的孩子實力較為平庸,但因為“走後門”就被選到一線隊了,不言自明!這就是現狀。

三、沒方向、基本功差、個人能力較弱。90年代中國足球與日本足球相碰撞的時候,我們還是佔據很大優勢的,但有一點我們必須認清,日本足球自從確立大力發展足球運動之後,的確是進步的非常迅速,短短十幾年便走向亞洲霸主的地位,其中就有一點,日本堅持學習巴西技術流足球,這點確實讓我們值得學習,看過日本不管是俱樂部還是國家隊比賽的人來說,日本足球不管是團體還是個人實力都在我們之上,我們必須服!發觀中國,我們幾十年學習了太多歐美國家,三年一小換,五年一大換,換來了是我們自己是誰都不知道了,拿什麼提高成績!

總之,足球的發展是有規律的,我們不能趕鴨子上架一步到位,日本能在短短十多年的時間超越我們,確實是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所以說以上三點也只是客觀因素,我們需要有撥亂反正的心態去面對,中國足球還有希望,只有腳踏實地去做,我想,我們一定會衝出亞洲走向世界!





花生醬體育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其實很多人會把中國足球和日本足球看做是同時起步,比如我們的甲A職業聯賽和日本的J1職業聯賽也都是在90年代初期開始,但20多年過去了,中國足球和日本足球完全向著兩個完全不同的方向在發展。

以前在意識形態中還是有刻意矮化日本人的地方,但慢慢長大之後,才知道有些民族的強大確實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就像他們對待事情的投入程度以及對細節的把控,這可以是他們傲視整個世界的優點。

當然,那種所謂的謙虛倒讓我覺得有些怪怪的,畢竟過分的謙虛也不是什麼好事,凡是還是講究一個平衡吧,而且他們也是崇拜強者的根本屬性。

日本人雖然個子不高,可是他們看待一些事物還是很有遠見。

就像他們很早就清楚日本人該如何更好的成為足壇佼佼者,本身在身材矮小的不利條件下,他們似乎剩下唯一的選擇就是技術。

技術也成為了他們唯一看到希望的地方,所以,當這種定位確定之後,日本全國都往這個方向努力,所以現在可以說日本是亞洲技術最好的國家,甚至比一些歐洲國家還要細膩。

而我們呢?說的好聽是現實主義,以現實的結果為導向,當日本足球的教練在拼命抓孩子基本功時,我們卻在選材上偏愛大個子球員,像極了選籃球隊。

當日本球員在升級到職業聯賽時,停球這種基本功絕不會出現問題,而我們的決策者卻制定了頭球算兩分的奇葩規則,不僅荒謬還遊離在世界足壇的規則之外。

當日本足球到處在建造足球場時,哪怕是見縫插針,我們卻打造了新一代的房地產市場紅利。

這就是差距,隨著時間的積累,差距也越來越大。

造成現在的這種局面絕不會怪到某個人身上,就像姚明回答記者應該由他來負責,可是整個國家的足球生態打造絕非一人就可以完成,籃球同樣如此。

還是要更多的決策者明白,足球到底是屬於什麼?體制和技術是不是也不會太沖突?

更多的要不要追求足球運動本身,而不是一而再的違背客觀的發展規律,讓足球運動迴歸到正常的軌道上。

甚至不去管都比瞎管要來的更好。


思威特體育


直接說吧,中日足球差距越來越大,就是兩國教育體制、社會環境和足協專業性質造成的。

要說素質教育, 人家日本教育才是真正素質教育。我們喊了多年素質教育,到現在我感覺還是應試教育。從孩子進入幼兒園那一刻起,許許多多的家長就開始為上什麼樣的幼兒園而操勞奔波,誰都不想讓孩子輸在人生起跑線上。孩子們上了小學,就為了打好基礎,各種補習,各種特長培訓,隨之而來,每個週末家長都安排好各種培訓計劃。幾乎大部分家長都是以北大、清華為人生目標,沒有幾個家長考慮自己孩子去踢球。他們給孩子規劃的人生目標不是高官,就是高管,將來最大目標就是考公務員。足球,不在考慮範圍,這個加分嗎?踢不出去這麼辦?那些學校也是片面注重文化課教育,體育課只是點綴。看現在的高中學生,早上六七點去上學,晚上十一點多放學回家,覺都不夠睡,那還有時間精力去踢球?所以說,大部分家庭都不願意讓自己的獨苗去辛苦的踢球。家長們考慮的是時效性,回報性,務實想法比較多。

由於現在我們實行計劃生育政策,現在每家基本都是一個孩子。雖然開放了二胎,現在生活壓力這麼大,有幾個還想生的?連東北一些地方的連農村家庭都是一個孩子。俗話說:物以稀為貴嘛!一個孩子,就比較金貴,也更嬌貴!姥姥姥爺,爺爺奶奶都寵著,父母慣著,現在連老師都不敢管的嚴格。這樣的寶貝,是不敢讓去踢球的。踢球那麼累,還容易受傷,多讓人心疼,家人能有幾個捨得孩子去踢足球?去彈彈鋼琴,學學美術,跳跳舞蹈還可以,既安全,又不辛苦,高考還能加分。球要是踢不好,再影響學業,家長是不會讓孩子去踢球的。

還有就是,我們把本來是大眾運動的足球,不知什麼時候搞成了貴族運動。看看現在各種足球學校,各種專業培訓機構,每年培養學費都是幾萬起步。費用太高,一般家庭承受不起。

現在農村一些孩子,因生活環境原因,海闊天空,經常接觸大自然,比較皮實。他們身體素質好,能跑,能跳,又能吃苦,還比較隱忍。可是,農村一些學校,師資力量薄弱,有的連體育老師都缺,足球專業老師更少,這也影響農村孩子對足球的接觸。也有一些農村孩子想通過專業足球學校,想學到專業踢球技術。也有通過踢球,進入職業聯賽,未來成為球星的憧憬。可現實的是,面對一年幾萬的培訓費,有多少孩子望而卻步,他們全家一年也可能沒有這麼多的收入。這就把許許多多的好苗子擋在足球大門之外。

綜合以上社會原因,人為收窄了足球人才選材面,這也是一些人“十幾億挑不出十一個會踢球”的疑問。

要是說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們還能和日本掰掰手腕而不落下風,到現在淪落到亞洲三四流球隊水平。遠的不說,就是最近二十年,我們足協主要領導,有幾個真正懂球的?謝亞龍的“叉腰肌”笑話,韋迪的“國奧戰中超”計劃,加上去年炒作的“國家隊打中超”計劃,都是一些不懂足球的人想法。

足協本來是一個專業民間行業協會。領導層更迭,應該從內部選拔,“讓專業人做專業的事”,是很多人的共識。可是每次足協換屆,不是從其他項目平調就是從上面空降,就是不用足球內部人擔任領導。

還有就是,國外一些國家足球協會,要是奧運會或者世界盃成績不理想,他們的足協領導要引咎辭職的。印象最深的是這次德國足協主席,在世界盃後沒多久就辭職。而我們的足協領導,儘管國家隊屢戰屢敗,還沒聽說誰為了成績受到追究,更沒聽說誰因為國家隊成績不好而主動辭職。他們任期屆滿,這些人該高升還是高升,該調轉還是調轉。這就是為什麼他們進取心不強烈,工作方法不多,能力不強原因。無論工作成績如何差,足協領導都能功德圓滿。

好在現在足協逐步走向正軌,也貼近職業化。新的足協主席陳戌源是上港俱樂部主席出身,有成功的管理經驗。孫雯、高洪波,兩位副主席,都是專業球員出身,都做過教練,履歷豐富。職業生涯都有出色成就,有過輝煌經歷。希望中國足球在他們帶領下,有個美好的開端,讓中國足球真正走向騰飛。讓中國足球“衝出亞洲走向世界”不再是一個口號。

不要讓我們這些鐵桿球迷,再苦苦等待一二十年!


笨鳥天上飛


作為我們的鄰國,日本足球的起步和中國其實差不多,他們的J聯賽始於1993年,而我們的職業化的甲A聯賽是94年創辦的,只差一年。

日本隊在98年也才第一次闖入世界盃,而中國隊02年第一次進軍世界盃決賽圈,這麼一看中日足球的差距最多也就4年。但經過職業化這些年的發展,中日足球之間的差距不客氣的說至少20年吧。

這些年的中國足球,從93年施拉普納時候的學德國,在到後來的健力寶學巴西,又是再後來學習西班牙。各種學習可沒有一次是長久的,都是看誰踢得好就學誰。有點病急亂投醫的感覺,反觀日本隊,從他們大力發展足球的那天開始,他們的學習目標直到今天都沒有改變,只有一個——足球王國巴西。

經歷了20多年,幾代日本足球人的不懈努力,現在的日本隊已經在技術上學的有模有樣了,實力上要說是巴西二隊有點牽強了,但要說是巴西三隊估計還是靠譜的。

根據國際足聯的調查目前日本足球人口480萬,其中在日本足協註冊了的也有104萬。這使得日本有著非常好的足球環境和氛圍,加之日本國內目前非常健全的各級青少年聯賽和青訓體系,才會讓日本近年來井噴式的冒出來這麼多能效力歐洲頂級聯賽的球星。

日本一場高中聯賽的比賽,到場觀眾通常可以超過4萬人,而且有電視臺的專業轉播和解說。(比中超的上座率高出太了)試想一下在中國,高中孩子們的足球比賽,到場觀眾4萬多人?還專業轉播?估計學校老師不幹了,要高考了不知道麼?整天就知道踢球?踢球能考上好大學麼?

在日本,高中的孩子踢得好了可以選擇在大學裡繼續的踢,日本隊好多國腳踢職業之前都是大學校隊的,長友佑都、本田圭佑、久保龍彥。這些日本國腳都是大學校園足球的精華。

而我們現階段不要說校園聯賽了,一所高中能不能找出11個可以踢90分鐘的孩子都不知道。很多高中可能都沒有一個標準的足球場。而大學生現在又整天的被遊戲,女朋友,網貸所困擾,哪還來的時間去踢球?

在說職業素養,上屆世界盃上日本隊的本田圭佑,為了保持更好的狀態參加世界盃,寧願降薪也要留在歐洲參加更高水平的訓練和比賽來維持自己的狀態。這簡直和國內的白斬雞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國內是國家隊保存實力,留著俱樂部,為了高收入出不出國都無所謂。

而心態上我們就更值得學習了,打進16強將比利時隊逼入絕境的日本隊,他們回國後向全國的球迷道歉,道歉的原因是他們自己覺得他們踢得不夠好。而國足呢?“你行你上啊”和球迷對著懟。不知道是失了智還是輸紅了眼。

我不是噴子,也見證了02年的國足出線,只能說現在更多的球迷都是很鐵不成鋼,噴他們只是給他們提個醒,大家都是希望國足進步的。

總結,如果說20多年前國足還能和日本五五開的話,現在就算是日本2隊,國足是不是人家的對手都難說了。

總是好高騖遠的學這學那的,最後樣樣通,樣樣松,一樣沒學會。拋開民族和歷史上的偏見,我是真心覺得日本足球現在的模式和環境真的是夠我們再學20年的,中超那麼多的老闆那麼多的投入,可沒有幾家俱樂部好好的搞青訓呢?我們那麼多的學校,難道就不能多給孩子一點踢球的空間和時間麼?難道天天死讀書才是唯一的出路麼?

中國人和日本人,身材特點差不多,可能我們的身高、身體對抗還要強一點,放著這麼好的一個模板我們還需要學別人麼?學學人家的青訓和校園足球,10年或者20年,我們也是有希望的。

歡迎大家來交流,說說你對現在兩國足球的看法,讚一讚,噴一噴。


夏至未至1995


中日足球的差距是由兩國的足球人口差距造成的。足球人才就像一座金字塔,越到高級別人才越少,基數大則高級別人才就多!相比中國,日本的足球人口多的不是一星半點,他的高級別足球人才當然就比中國多,足球水平自然就高。


據國際足聯相關數據顯示,日本的足球人口超過了500萬,其中在日本足協註冊的球員有100多萬,18歲以下的大約有7、80萬。而我國的足球人口註冊的也就幾萬人,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之所以造成這樣的差距,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我國目前還是發展中國家,絕大多數家庭的經濟狀況和孩子的就業問題嚴重製約著孩子們的踢球意願,這在短時間內是解決不了的。

日本小孩子自幼兒園開始就開始接受足球培訓,放學後一般由老師帶孩子踢足球。有數據顯示,日本小孩子開始踢球的平均年齡是4.4歲,而我國的平均年齡為8.28歲,差別非常明顯。

我國的孩子不僅接受足球培訓的時間偏晚,每年的比賽密度也偏低,造成球員的體能普遍不足。有日本川崎前鋒的小球員調查問卷顯示,接受調查的大部分小球員每年參加的比賽達到了100場,這在我國是不可能的。
我國的足球水平低,不僅僅是一個體育範疇內的問題,還是一個社會問題。要想提高我國的足球水平,路還很漫長!


中超快評


作為我們的鄰國,日本足球的起步和中國其實差不多,他們的J聯賽始於1993年,而我們的職業化的甲A聯賽是94年創辦的,只差一年。

日本隊在98年也才第一次闖入世界盃,而中國隊02年第一次進軍世界盃決賽圈,這麼一看中日足球的差距最多也就4年。但經過職業化這些年的發展,中日足球之間的差距不客氣的說至少20年吧。

這些年的中國足球,從93年施拉普納時候的學德國,在到後來的健力寶學巴西,又是再後來學習西班牙。各種學習可沒有一次是長久的,都是看誰踢得好就學誰。有點病急亂投醫的感覺,反觀日本隊,從他們大力發展足球的那天開始,他們的學習目標直到今天都沒有改變,只有一個——足球王國巴西。

經歷了20多年,幾代日本足球人的不懈努力,現在的日本隊已經在技術上學的有模有樣了,實力上要說是巴西二隊有點牽強了,但要說是巴西三隊估計還是靠譜的。

根據國際足聯的調查目前日本足球人口480萬,其中在日本足協註冊了的也有104萬。這使得日本有著非常好的足球環境和氛圍,加之日本國內目前非常健全的各級青少年聯賽和青訓體系,才會讓日本近年來井噴式的冒出來這麼多能效力歐洲頂級聯賽的球星。

日本一場高中聯賽的比賽,到場觀眾通常可以超過4萬人,而且有電視臺的專業轉播和解說。(比中超的上座率高出太了)試想一下在中國,高中孩子們的足球比賽,還道場4萬多人?還專業轉播?估計老師要罵娘了,要高考了不知道麼?整天就tm知道踢球!踢球能tm考上好大學麼?

高中的孩子踢得好了可以選擇在大學裡繼續的踢,日本隊好多國腳踢職業之前都是大學校隊的,長友佑都、本田圭佑、久保龍彥。這些日本國腳都是大學校園足球的精華。

而我們現階段不要說校園聯賽了,一所高中能不能找出11個可以踢90分鐘的孩子都不知道。很多高中可能都沒有一個標準的足球場。而大學生現在又整天的被遊戲,女朋友,網貸所困擾,哪還來的時間去踢球?

在說職業素養,本屆世界盃上日本隊的本田圭佑,為了保持更好的狀態參加世界盃,寧願降薪也要留在歐洲參加更高水平的訓練和比賽來維持自己的狀態。這tm簡直和國內的白斬雞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國內是國家隊保存實力,留著俱樂部,為了高收入出不出國都無所謂。

總結,如果說20多年前國足還能和日本五五開的話,現在就算是日本2隊,國足是不是人家的對手都難說了。

總是好高騖遠的學這學那的,最後樣樣通,樣樣松,一樣沒學會。拋開民族和歷史上的偏見,我是真心覺得日本足球現在的模式和環境真的是夠我們再學20年的,中超那麼多的老闆那麼多的投入,為什麼除了恆大沒人好好的搞青訓呢?我們那麼多的學校,難道就不能多給孩子一點踢球的空間和時間麼?難道天天死讀書才是唯一的出路麼?

中國人和日本人,身材特點差不多,可能我們的身高、身體對抗還要強一點,放著這麼好的一個模板我們還需要學別人麼?學學人家的青訓和校園足球,10年或者20年,我們也是有希望的。




鋼筋水泥123456


造成中日足球巨大差距的原因我認為主要是兩個方面:長遠的規劃和整體足球環境!

長遠規劃,持之以恆地耐心

日本足球在六七十年代的時候也經歷過世界足壇誰強就學誰的時期,學習過德國、荷蘭,但最終都無疾而終。直到巴西三次拿到世界盃冠軍,徹底震撼了日本足壇,精湛的腳下技術,默契的配合讓日本人看到了日本足球未來發展的方向。

由於歷史原因,日本和巴西在民間交流頻繁,從而為足球提供了便利,但此時的日本足球只能說是形似巴西。日本足球真正意義上的進步是從九十年代開始,1993年創立日本足球職業聯賽,進一步確立了足球發展的目標和方向,日本足球大綱裡有這樣一條規定:

日本人受身材限制,所以必須從腳下入手,從啟蒙訓練時就必須強調傳球和控球。

隨後日本打入98年法國世界盃,為日本足球大發展開了一個好頭,02本土世界盃上日本隊歷史性地進入世界盃十六強,此時的日本足球已經從形似巴西到神似巴西!



05年時日本足協提出日本足球百年夢想計劃,大致內容就是2015年足球人口達到500萬,2050年足球人口達到1000萬,佔日本人口的10%,再舉辦一次世界盃並獲得冠軍。到2019年日本足球已基本實現足球人口達到500萬的目標,各項計劃依然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

日本足球的長遠規劃很好的指明瞭日本足球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加之日本足球人十年如一日的持之以恆地努力造就了現在日本足球的強大。



社會整體足球環境

現在日本足球的整體發展環境已經相當成熟,以日本高中足球聯賽為代表的基礎賽事已經深入人心。已經舉辦了97屆的日本高中聯賽每年決賽的上座率達到四五萬人,比賽場地是日韓世界盃的場地,對於十幾歲的高中生來說在這樣的氛圍下進行比賽,對他們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響!

日本高中足球聯賽每年有四千多支球隊參賽,以每個球員為單位,代表一個家庭,整個的社會影響力是空前的,榮譽感、參與感讓每一個人心中都無比驕傲。

有著這樣完備的賽事體系,龐大的群眾基礎,造就了日本足球整體環境的無比的繁榮!



中國足球與日本足球的差距是全方位的,與其學德國、學意大利、學巴西不如靜下心來踏踏實實學日本,找到適合中國足球的發展道路!


微足球


中日足球的差距很大很大,當日本隊在世界盃上與歐洲豪強比利時死磕時,我們還在糾結12強賽上的失誤;當日本的球員能夠輕而易舉地去歐洲聯賽效力時,我們在瘋傳中國球員即將留洋的緋聞。最新一期的國家隊名單中,在歐洲聯賽效力的日本球員已經達到了19人,而我們只有武磊一個獨苗。今年夏天,日本兩位小將安部裕葵和久保健英分別加盟了巴薩和皇馬。如今的日本隊完全可以和歐美強隊較量,而我們卻開始“恐泰”。



那麼中日足球的差距是怎麼造成的呢? 不少人認為日本足球是90年代末期以後才崛起,但足球都是從娃娃抓起的,日本足球也不例外。他們在上世紀60年代就開始了現代足球之路。1964年奧運會第一次在日本舉辦,日本作為東道主必然想獲得好成績,於是他們聘請德國人克拉默擔任國家隊主帥,克拉默平日就非常注重基層教練員的培養和訓練。奧運會結束後,日本足協開始組織全國足球聯賽,首屆冠軍即是現在大名鼎鼎的廣島三箭。此後,全國性足球精英的挑選開展,在1968年,日本奪得了奧運會的銅牌。上世紀90年代,J聯賽正式啟動,同時校園足球體系也逐步建立起來。自1996年起,日本從未缺席世界盃。就這樣,日本從遠東弱旅成為亞洲一流球隊。除了切實有效的政策外,日本足球始終堅持著朝一個方向發展,經歷失敗之後日本足球沒有茫然失措。


而反觀我們,直到現在全國完整的青訓體系還沒有成型,14億人口的中國只有區區八千人是足球運動員。更不用說校園足球了,就我自身經歷而言,我上高中時,學校只有週日早上的40多分鐘是允許踢球的。而各地區的校園足球聯賽也缺乏考核機制,我曾經調查過一個地區校園聯賽的情況,可以用“亂”形容,就連小學生的比賽也有黑哨和默契球。長此以往,我們踢球的人會越來越少,會踢球的人也越來越少,我們的成績也就越來越差。而對比日本,我們發現中國足球始終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時而學英國,時而學德國,時而學意大利。而我們也不能正確對待失利,在成績面前我們急功近利,想要短時間把成績提上去。

於是,各類奇葩政策就陸續出臺,從“頭球進一個算兩個”到掛牌轉會制度再到奧運會前幾個月的集訓。出發點是好的,是希望出成績的。但是我們似乎違背了足球本身的發展規律,它需要行動而非空想,需要培養而非干預。如果我們還是像往常那樣輸一場換一個教練,輸一場改變一個思路的話。我想,即使我們有規劃球員,也不能取得好成績。近日,原上港足球俱樂部董事長陳戌源、前國腳高洪波、孫雯成為足協領導,希望在專業人士的帶領下,我們能夠踏上正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