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旅遊,探祕彩繪600多米的唐卡作品,到底有多美?


藏文化,一個聽起來有些遙遠、有些陌生的詞語。對很多人而言,文化寬泛而抽象,西藏卻很具體,它可以具體到神山之王岡仁波齊,具體到朝行夕止一路朝拜的藏族牧民,也具體到“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的倉央嘉措。

遠在千里之外的西藏,神秘,純淨,它的美掛在高處,許多人“雖不能至,心嚮往之。”但即使去過的人,被布達拉宮震撼過,被納木錯驚豔過,被大昭寺感動過,也沒人敢說對西藏的歷史文化,民情風俗全部瞭然於胸。所以,如果還有時間,不妨去青海藏文化博物院轉轉,或許會對遙遠的西藏多一些認識,對不甚了了的藏文化多一分敬畏,對雪域高原的古老民族多一分親近。

青海藏文化博物院又名中國藏醫藥文化博物館,位於青海生物科技產業園區中心,主體建築氣勢宏偉,以天圓地方的古老主題,將藏族傳統建築風格與現代建築藝術合為一體。相比於藏族建築在色彩運用上的大膽和潑辣,博物館的用色顯得很節制,只有外牆簷下以橙黃做裝飾,如緞帶盤繞在頂部。


青海藏文化博物院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也是世界唯一一座反映藏文化和藏醫藥文化的綜合性專業博物館,設有藏醫史,曼唐器械、古籍文獻、藏藥標本、天文歷算、彩繪大觀、藏族民俗、藏文書法等展館,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千尊藥師佛殿和古籍藏書閣,館藏文物達到兩萬多件,全方位展示了藏民族和藏醫藥的悠久歷史文化。

曼唐器械展館內展示了幾千年前就已被藏醫開始使用、在世界醫學史上絕無僅有的180多件外科手術器械。這些外科診療用具讓人大開眼界,精細程度絲毫不亞於現代醫學。“曼唐”是一種特殊的藏醫形象教具,將藏醫學理論和實踐技術的全部內容以彩圖形式表現出來。館內展示有80多幅“曼唐”掛圖。

藏醫學有三千多年曆史,博大精深,成書於200多年前的《晶珠本草》便是一本堪比《本草綱目》的藥學典籍。館中展示了這本書中所收藏的藥物精品和以貢,金,銀等為金屬原料經特殊工藝泡製而成,被譽為“甘露精華之王”的“佐太”樣品。類似手繪畫的圖示清楚地畫出了在青藏高原獨特自然環境中生長出的中草藥。


館內展出了唐卡繪畫中的天然礦物顏料和畫筆。唐卡是一種用綵緞裝裱而成的卷軸畫,內容涵蓋宗教、政治、歷史、文化和社會等領域,被稱為“藏文化百科全書”,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宗教風格。

唐卡繪畫有一個很突出的特點,就是顏色鮮豔亮麗,這主要得益於從金、銀、珍珠、瑪瑙、珊瑚、松石、孔雀石、硃砂等珍貴的礦物寶石和藏紅花、大黃、藍靛等植物中提取出來的顏料。

鎮館之寶《中國藏族文化藝術彩繪大觀》長達618米,由400餘位藏、蒙、漢、土族頂尖工藝美術師歷時四年,以藏族傳統繪畫技藝用金粉、玉石、珊瑚等珍寶顏料精心繪製而成,曾榮獲吉尼斯世界紀錄。

彩繪大觀畫面達 1500 平方米,上有唐卡 700 多幅,不同的堆繡圖案 3000 多種,繪有18萬3千多個人物。漫步在作品前,人們會驚訝於畫面的精緻完美,每個線條都勾勒得細緻入微,色彩鮮豔明快,衝擊著每個人的視覺細胞。

彩繪大觀的內容包括萬象,表達了藏族對宇宙形成的認識、歷史、宗教、醫學、文化生活等眾多方面,堪稱藏族文化的百科全書。如流水般蜿蜒縈繞、回回折折的參觀路線增添了觀展的樂趣,給人一種視覺開闊,人間世事盡收眼底的感覺。

這裡是一個神奇的存在,有些路無法帶人們去的地方,博物館可以。行走在館中,原本細碎縹緲如在雲端的藏文化變得生動具體,它們在眼前的彩繪大觀中,在一張張醫療器具上,在赤橙黃綠的顏色裡。(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落榜進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