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和尚
西嶽華山,層巒疊嶂,山林疊翠,澗深谷幽,巖奇峰秀。據說,這兒以前曾經是南齊陶弘景隱居棲息的地方,後來成為佛地,保存了很多靈蹟。
山中寺廟中的住持叫東海大梵澈律師,他在此苦心修行了好多年,道法高深。每年來這裡同他進行鬥機鋒悟道、聽棒喝聞法、與澈律師同道知心及供奉僧職的和尚有好幾千人。
寺廟中有一個管理總務的知事和尚,長有蜷曲的鬍鬚,眼睛碧綠,形體魁梧,相貌倒也堂堂。只是他不修邊幅,衣上經常沾滿塵土,臉上也十分骯髒,甚至終年不洗澡;他穿的衣服沒有領子,鞋子也沒有底。而且行為奇特,有時他見人就嬉笑,但不知他為何而笑;有時他見人就大哭,也不知他為何而哭;有時他見了人就下拜行禮,也不知他為何如此多禮。所以大家都稱呼他呆子,他也自稱呆和尚。但是,讓人奇怪的是,每當澈律師來到禪堂,他就收斂呆狀,一聲不響恭恭敬敬地站在他旁邊,不敢在長老面前露出絲毫瘋瘋癲癲的樣子。呆和尚最愛到山下買酒買肉吃,經常醉醺醺的興盡而返,澈律師也知道他的行為,但是竟從沒有斥罵過他。
有一天,呆和尚去山下挑水,發現溪岸邊有一條赤蛇,好像是被鶴啄傷了,蜷曲著躺在沙堆中,身體還緩緩蠕動著,看起來已經奄奄一息了。赤蛇抬起頭看著呆和尚,似乎是求他救自己一命。呆和尚唸了聲阿彌陀佛,把赤蛇小心翼翼地撿起來,輕輕繞在手臂上,看起來就像一段繩子纏著臂膊。他把蛇帶回住處,睡覺時他與赤蛇同席而眠,吃飯時也和赤蛇一同進食。人們都勸他把蛇扔掉,可他不加理會。
又有一天,呆和尚去山上砍柴,半路上遇到一條狗跟在他後面奔走。那狗全身長滿了癩瘡,發出一股腥臊的怪味。成群的蒼蠅在狗的周圍飛來飛去,還有很多叮在狗的身上,發出嗡嗡的聲音。呆和尚覺得狗很可憐,就把它牽了回去。就像對待那條蛇一樣,晚上他與狗一起睡,吃飯也與狗一起吃。人們勸他把狗趕走,他也不加理會。
每天,當寺中規定的儀式做完之後,呆和尚的蛇與狗就會嬉戲打鬧,狗汪汪地叫著,蛇則窸窸窣窣地到處遊動。呆和尚也和它們一起嬉戲,有時他高興地手舞足蹈,好像得了什麼寶貝似的。每當呆和尚外出時,他一定要把蛇安放在被褥中,把狗安放在床上。有一次,他又外出,別的僧人等他剛走出大門就去張望,打算把他的蛇給扔了,把狗也給趕出去。可是,等他們走到屋裡一看,大吃一驚。只見那蛇的身子變得比屋樑還粗,遍身紅色的底子黑色的花紋,張著血盆大口,吐著烈焰,似乎要把人的鬍子眉毛燒著了。那人嚇得大聲呼叫,轉身欲逃,又見那隻癩狗從床上“呼”地跳下來,身子一下子變得比牛還大,滿身花花綠綠光燦燦的,它突然一聲怒吼,把那些聞聲而來的香客、善男信女都嚇得連連倒退,有的還跌倒在地。呆和尚心裡牽掛,還沒走遠,也聽到了動靜。他急忙折身返回來,先用手撫摸赤蛇,說:“咻咻。”又摸摸狗頭說:“呶呶。”不一會兒,赤蛇又變得像原來一樣,狗也變回原形,還是滿身癩瘡。
不久,華山一帶發生大旱,禾苗枯瘦得像黃頭髮,人們飢不擇食,連樹皮都被剝光了。各地紛紛設壇求雨,連當地縣令也光著腳,手舉燃香,一步一拜地祈禱,但旱情依然如故。
縣中有位作法的神道叫張四喜,他搭了座高臺,又在臺下四周堆滿乾柴,然後他登上高臺,一邊搖鈴,一邊打鼓,又唱神歌,又跳神舞,百般討好天上神靈,並對臺下的人們發誓說:“如果三天後再不下雨,你們就把這些柴點著把我燒死,我死而無悔。”過了三天,還是一滴雨也沒有下。眾人正打算把柴點燃,那道士在臺上又是哀哭又是磕頭,說:“請原諒我的胡言亂語吧。”眾人大笑,讓他逃走了。
又有一位年長的學者叫顧守經,他翻遍了各種秘籍,尋找求雨良計。他對眾人說:“龍能致雨。天不下雨是因為龍得了重病,如果用藥物治好龍的病,天就會下雨了。”他先堆了個土壇,然後用泥捏成龍的形狀,把泥龍肚子掏空,將蚌殼排列在泥龍身上,算是龍鱗,把兩隻鳥蛋嵌在龍頭,算是龍眼,又削了根柳枝插在龍頭土,算是尺木,以備泥龍昇天而用。最後又找來一堆荊芥、防風之類的發散藥草,煎了滿滿一大罐湯藥。他把湯藥從泥龍口中灌入,整整灌了一日一夜,湯藥也灌完了,泥龍也沒有昇天,老天也沒有下雨。
縣令一向敬重澈律師高尚的道德風範,便輕裝簡從,親自到山寺中來請他挪移貴步,大展法力,迎接雨龍,以拯救災民,使百姓感念佛法無邊。澈律師說:“貧僧實在沒有什麼法術,但寺中有一個呆和尚,倒有些法力,請他去作法,也許會有靈驗。”於是便派人把呆和尚叫了過來。只見他傻乎乎地笑著,身披一件長長的破爛不堪的袈裟,腰上還圍著一條沒蓋過腿肚兒的短圍裙,縣令見他這副樣子,頓時顯出一副不信任的為難神色。澈律師說:“請大人讓他試一試,如果法術不靈驗,就只管降罪貧僧好了。”縣令不好推辭,只得暫且將他帶進城去。一路上,呆和尚左手抓著赤蛇,右手牽著癩狗,嘴裡嘰嘰咕咕的不知念著什麼,一直跟在縣令後面。到達縣城,已是黃昏,縣令先送呆和尚到客館中休息,打算第二天清早搭臺讓他作法。人們聽到這一消息無不感到荒唐可笑,認為這樣一個又愚蠢又粗魯的呆和尚,能有什麼好辦法求得上天降雨呢?
再說呆和尚在客館中並未安歇,他命令服事的差役點起明燈,把房中照得雪亮,又吩咐他們去弄一罈老酒、一盤牛肉來供他吃喝。因為久旱不雨,城中正禁止屠宰殺生,所以差役們不敢答應他的要求。呆和尚說:“如果你們不照我說的話辦,我就走了。”差役中有人就說:“不如我們隨便將就著給他送些酒肉,看他還有什麼花招。”酒肉送來後,呆和尚赤著胳膊大大咧咧地坐在那裡,竟信口唱起山歌來,一邊唱一邊吃喝,同時還把肉去喂他的蛇與狗,嘴裡唸叨著說:“蛇兒你吃飽,狗兒你吃飽,藍藍的青天,深深的黃泉,走路不容易,別餓了肚子幹不成公事,你們儘量吃啊吃,快去快去!”蛇與狗果然拼命吞吃起來。過了一會兒,呆和尚拿出一張紙,在上面畫了個符,放在蛇頭上,又拿出一塊一尺見方的絲帛,在上面也寫了符,系在狗頸上,大喝一聲說:“蛇兒昇天去,狗兒鑽地去。陽氣上升,陰氣籠罩,陰陽交合,雷霆急迫。誰敢違抗命令,殺你頭,穿你腹。急急如律令!”話一落音,只見那蛇嗖的一聲已飛到簾子外面,狗也嗷嗷地叫著緊緊跟在蛇的後面奔出,轉眼間就都不見了。和尚一邊狂笑著一邊拍手,後來就躺在地上睡著了,不一會兒就鼾聲如雷。簾外眾差役看到這一切,莫不目瞪口呆。
當天晚上,縣城的東南方向突然升起層層小山一樣的雲塊,西北方也升起了團團如墨色一般的烏雲。霎時間,整個夜空一邊漆黑,忽然,一道電光閃過,照亮了天空,幾乎同時就聽得霹靂一聲,如山崩地裂,接著雷聲陣陣,大雨傾盆而至。綠色的原野普降雨水,老農們欣喜若狂,急忙連夜向縣裡報告說,城外降雨三尺,莊稼都有救啦。
第二天早晨,雨過天晴,一切都恢復了生機。縣令十分欽佩呆和尚法術靈驗,穿上官服前來客館道謝。卻見呆和尚還在熟睡,桌上殘菜剩湯一片狼藉。縣令上前把呆和尚叫醒。他看也不看縣令一眼,就起身朝門外走去,邊走邊說:“為了大人的官聲,致使我的蛇兒、狗兒都逃走了,真太可惜了。”一路痛哭著向山寺奔去。這時澈律師正在山門口迎接,呆和尚走上前去施了一禮說:“僥倖沒給您丟臉,完成了差使,但可把我弄得太狼狽了。”說完就丟下澈律師,獨自走進寺中,直奔自己住處,爬上木榻倒頭就睡,這一覺就是三天三夜。
過了兩天,澈律師忽然生了點小病,他自己洗了個澡,盤膝坐在榻上,口中呼叫說:“誰帶我去?誰帶我去?”眾僧都不明白他的意思。有人就大膽問道:“師父想到哪裡去,急著要尋找引路人?”澈律師斥責他說:“你又不能為我帶路,問我做什麼?”到了第二天,澈律師叫喚得更急了,而且聲音很悲哀。這時,呆和尚忽然驚醒,一骨碌爬起身來,大聲答應說:“呆和尚送師父去!呆和尚送師父去!”澈律師大喜,雙手合十,說了一偈道:
妙葉蓮花國,清淨如來藏,刀下斬千魔,水上打一棒。
歸路認分明,直闖何多讓。咦,赤腳擔簦,送我歸還,是弄蛇牽犬呆和尚。
澈律師說罷偈語,微微一笑,眼睛就合上了,再沒有醒來;再看呆和尚,也身體僵硬,氣絕身亡。到這時,眾人才真正敬服他們確實不同凡俗,於是眾僧人把兩人的屍體裝入缸中火化,每具屍身餘灰中都獲得一百多顆舍利子。
又過了十天,寺廟的神堂中忽然發生了一件怪事,鼓不敲而自響,鐘不打而自鳴,眾人還聽到大聲嚷嚷的叫罵之聲,可是隻聞其聲而不見其人。執事僧人問:“誰在喧鬧?”那聲音回答說:“是呆和尚回來了,快還我軀體,快還我軀體!”執事僧說:“你登仙界已十天了,哪裡還有什麼軀體?”那聲音繼續說:“真是冤枉。我送澈律師到西方佛地後,吞鳩尊者邀我到大雪山看瓊瑤、喝智慧湯戲耍,才不過一會兒的工夫,難道人世間的光陰竟過得這麼快嗎?我還有許多未辦完的事情要做,沒有軀體怎麼能行呢?若不還我軀體,我將要擾得大家不得安寧,到時別怪我呆和尚耍無賴。”眾人就說:“你送澈律師還要回來,預先也沒對大家關照過;你又好酒貪杯,貪玩忘歸,這一切都是你自己造成的,怎能怨得了別人。再說,你的軀體十天前已經和師父的軀體一起火化了,讓我們如何是好?現在只能為你雕一尊泥像,好嗎?”呆和尚聽了,好大一會兒沒有作聲,過了一會兒才慢慢地傻里傻氣地回答說:“也好,也好,快去辦來,快去辦來!”於是眾僧請來雕工按照呆和尚生前的樣子,塑了一尊泥像,安放在佛龕近處,並把他火化時的舍利子都塞進泥像的腹中。雕成後的泥像,手支著下巴頜,臉上笑容可掬。
當地的男女老少都來瞻仰祭拜泥像,一邊下跪,一邊叫道:“泥和尚,泥和尚。”寺院中這才安寧下來。據說,每當深夜時分,泥像前的油燈昏暗時,泥像還常常把手臂伸到一丈來長,湊近油燈,把燈剔亮。有人說,當人們祭拜他叫他泥和尚時,聽到泥像的肚中還常會答應說“在”。還有人說,如果用酒去祭祀他,有時還會聽見他說“妙”。總之,關於泥和尚的怪異現象還有很多。
又過了三十年,寺廟中後任的長老突然告知眾人,說呆和尚託夢給他:“呆子要去啦!”說也奇怪,從此泥像真的就不靈驗了。不久這一帶地方遭到戰亂,泥像也被毀掉了。
世事真是奇妙啊!唐代僧人慧能禪師說過:“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呆和尚的故事真叫人對其中所說的妙理有了更深的領會呢。
閱讀更多 滄海一粟247791399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