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劉備損失幾乎全部主力,孫吳為何不乘機吞併蜀漢?

踏雪尋梅wsy


公元219年,孫權派呂蒙偷襲荊州,奪取荊州殺死了關羽。劉備失去荊州之後,就等於失去了北伐的最重要基地,也失去最信任的武將。劉備稱帝之後,為了重新奪回荊州,以為關羽報仇為名,發起了對東吳的戰爭。劉備失去荊州之後,已經變成三國中實力最弱小的國家。劉備為了奪回荊州可以說是傾盡全國之力,劉備希望一舉奪回荊州,甚至滅掉吳國。但是非常不幸的是,劉備在夷陵被陸遜火燒連營,劉備幾乎全軍覆沒。



陸遜率領軍隊一直追擊到永安一帶,才率軍回國。為什麼陸遜沒有率領軍隊繼續西進,攜戰勝之威一舉滅掉蜀漢呢?如果吳國有機會滅掉蜀漢,吳國不會輕易放過蜀漢。孫權不是不想滅蜀漢,只是實力不夠而已。

劉備雖然傾全國之力攻打東吳,並不意味著劉備調集所有軍隊打擊東吳。蜀漢少說也有十萬軍隊,劉備帶到前線的軍隊也就是四萬人。劉備雖然全軍覆滅,但是並不意味著所有軍隊都被殺死或者燒死。劉備逃到永安的時候,陸遜也曾經率領追到永安。但是趙雲及時率領軍隊趕到永安保護劉備,劉備被打敗了的散軍也陸陸續續回到了永安。很快在永安附近聚集了兩萬多蜀軍。劉備攻打東吳的時候並沒有帶多少一流武將前往,趙雲、馬超、魏延、諸葛亮等人並沒有跟隨劉備。這些文臣武將仍然沒有受到任何損傷,孫權也沒有把握一定能戰勝這些人。夷陵之戰主要戰場在三峽以外,整個益州地區完全沒有受到戰爭侵襲,益州內也相對比較穩定。蜀漢政權並沒有因為戰爭失敗而呈現瓦解的趨勢。此時吳國想滅掉蜀漢不大現實。



俗話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蜀漢雖然弱小,但是地理防守優勢非常明顯。蜀漢向東只要守住永安一帶即可,在北面只要守住漢中即可。劉備在夷陵戰敗之後,蜀漢兵力重點聚集在漢中和永安附近。魏延在漢中防備曹魏偷襲,趙雲和諸葛亮則來到了永安一帶。劉備、諸葛亮和趙雲共同守衛永安,而且又佔據地理優勢,陸遜又有幾分勝算?陸遜雖然非常厲害,但是不足同時抗衡他們三個。吳軍進攻蜀漢一定要穿過三峽,運糧、運兵都非常不容易,行軍打仗更不容易。蜀漢滅亡之時,陸遜之子陸抗曾經想趁機進入蜀地。結果羅憲僅用兩千殘軍就抵擋了陸抗的三萬大軍。當時永安有兩萬大軍,陸遜又能怎麼樣呢。



吳國打贏了夷陵之戰,保住了既得勝利果實,保證了政權安全。但吳國並不是完勝,也在戰爭中損失慘重。吳國也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東吳多年的積蓄也消耗嚴重。東吳也因此被削弱。東吳也急需整頓國內,穩定國內局勢。如果此時繼續西進伐蜀的話,勢必又是一場你死我活的爭奪。吳國能不能滅掉蜀漢尚且未可知,吳國能不能繼續支持戰爭也存在疑問。所以對於吳國來說,見好就收是他們最好的選擇。



當時是三國演義而不是東西朝,夷陵之戰是兩個弱小國家之間的戰爭。北方還有一個最強大的魏國一直在密切關注這場戰爭。夷陵之戰暴發之時,劉備為了防備魏國,留下最信任的魏延鎮守漢中;孫權為了全力對付劉備,甚至不惜向魏國稱臣,以避免兩線作戰。曹丕當時也是昏了頭,在夷陵之戰期間,硬是沒有大規模軍事行動。如果此時的曹丕突然出兵南下的話,戰勝的結果真有可能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後來的事實證明,曹丕有點後知後覺。夷陵之戰後沒有多久,曹丕便南下伐吳。如果要是孫權和劉備僵持的時候,曹丕南下伐吳,那麼戰爭的結果就難以預測了。

夷陵之戰結束之後,孫劉兩家都感受到了來自於曹魏的壓力,兩家都意識到雙方共存的基礎是孫劉聯盟。戰爭結束後不久,雙方又簽訂了新盟約,重新確立孫劉聯盟。


依稀說史


夷陵之戰,不是孫權不想乘機而吞併蜀漢,而是他有餘而力不足,搞不好的話,可能會賠了夫人又折兵,具體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夷陵之戰,為了替關羽報仇,奪回荊州,劉備帶了數萬精兵,進攻吳國,吳國將陸遜,利用火攻,火燒連營,蜀軍大敗,差一點劉備就成了吳國的俘虜,可謂損失慘重。吳軍一路勢如破竹子,一直達到了白帝城,此時劉備收攏散兵以及趙雲援軍的及時趕到,劉備總算是站住了腳步,吳軍喪失了繼續擴大戰果的機會,兩軍處於相持階段。

除此之外,魏國一直虎視眈眈,吳國擔心在自己進軍蜀國的時候,魏國乘機攻打吳國,因此吳國處處也在防備魏國,因此不敢全力攻打蜀國,果不其然,不久後,魏國進攻吳國,吳軍回防。同時,劉備一病嗚呼,諸葛亮主持軍政大事,在曹魏大軍面前,吳蜀兩個家又重歸於好,走上了聯合抗曹的道路,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夷陵之戰,劉備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最後一命嗚呼,時也命也!


密探零零發


其實說白了,孫權一方不是不想吞併蜀漢,而是遠遠還沒有那個實力,縱然在劉備一方“夷陵之戰”傷亡這麼大的情況下。

首先,孫權一直對劉備這邊是抱有恐懼之心的。

劉備在出徵之前,三國當中勢力最弱的一方,當屬孫權。而劉備這邊又大張旗鼓、聲勢浩蕩的喊著為弟報仇的口號,去討伐孫權。從這剛開始孫權就一直想議和,但無奈議和無果,只能一邊被動防禦,一邊向曹魏求和。後來當劉備大敗向西逃走時,陸遜等人一直在後面趁勝追擊。劉備逃到永安就不逃了,把散兵收攏下,趙雲也趕來支援,這時候陸遜就已經沒有了攻克永安的機會。並且,孫權聽到劉備在永安時,還在滿心恐懼,索性就議和吧。

然後說下孫權乘機吞併蜀漢的可能性,這、這、根本太渺茫了!雖然“夷陵之戰”劉備損失了很多軍隊和大將,可有句俗話說怎麼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劉備一方再不濟,防守孫權的攻擊還是可以的。再說了,蜀漢的國都那可是在“蜀”!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蜀”,易守難攻,還有諸葛亮坐鎮,吞併蜀漢,談何容易!

還有一點,是雙方都擔心的,就是曹魏政權的攪和!在劉備出發之前他就擔心這點,於是派了鎮北將軍黃權在江北防禦魏軍,後來黃權後路被吳軍斬斷,沒辦法被逼的向曹魏那邊投降了。而“夷陵之戰”中,雖然劉備大敗,但也不是說孫權那邊一點損失都沒有,他那邊傷亡也不小。如果這時候,孫權乘機去吞併蜀漢,而曹魏大軍趁機插上一手,有可能孫劉兩家都得完蛋,畢竟曹魏的實力最強!


第一節歷史課


很簡單,沒有這個能力。劉備雖然損失很大,但依託地理優勢防禦還是沒問題的。考慮歷史問題要了解基本的地理因素。

荊州與巴蜀之間的通道,在古代只有長江三峽,三峽地區地勢險要,無論從荊州進攻巴蜀,還是從巴蜀進攻荊州,都非常困難。夷陵之戰,劉備就是被陸遜堵在了三峽地區進入荊州的出口,陸遜方面有極大的防禦優勢,最終遭遇大敗。

孫吳要進攻蜀漢的話,也只能走長江三峽通道,相對來說,從荊州進攻巴蜀比從蜀進攻荊州更困難,防禦方優勢更大。蜀國滅亡時,孫吳想乘機撈一把佔據一些地盤,蜀將羅憲率領2000人在白帝城擋住吳軍近兩年。東吳方面精銳盡出,東吳後期名將陸遜的兒子陸抗領軍三萬圍攻多時也奈何不了羅憲的少數孤軍。

(羅憲)

劉備雖然夷陵之戰損失慘重,但形勢比起羅憲時要好無數倍,蜀國內部基本還算穩定。蜀漢方面堅守抵禦東吳即使舉國進攻問題也不大,東吳不小心的話進攻不利很容易重演劉備的夷陵慘敗。況且孫吳也不可能盡起舉國大軍去進攻蜀漢,孫吳的主要敵人還是曹魏。


仁勇校尉


其實,夷陵之戰,不僅僅是東吳與蜀漢的事情,還包括曹魏的事情,只是後面這個事情比較隱蔽,不容易察覺。

我們先來看看蜀漢的,夷陵之戰中,劉備大約是帶了四萬兵,而陸遜大約是五萬兵,所以蜀軍是比較少的,而且還是遠線作戰,吳軍可以以逸待勞,而且不斷的吳兵加入,所以蜀軍是比較劣勢的。

但是他也有優勢,那就是他是順江而下,不過,這個要是打敗了,也可能是劣勢,因為過來了,就可能回不去了。

根據蜀被滅的時候,蜀國的軍力是十萬零八千,這個是在魏滅蜀之戰後的,如果算上那些被鍾會、鄧艾殲滅的蜀兵來看,蜀軍應該有十二萬左右。

做個簡單的計算題,十二萬減四萬,就是八萬,也就是說,即使劉備的夷陵軍,全軍覆沒,那麼蜀國也依然有八萬,而有八萬的蜀國,東吳要沿上而上打蜀漢,那難度可就大了,結果肯定是無功而返。

那我們再來看看吳國的,其實吳國沒料到劉備會打過來,他們覺得劉備會吃這個啞巴虧,畢竟強大的是曹魏,蜀漢與東吳要是打起來,最開心的肯定是曹魏。

可是劉備與關羽的關係,還有劉備對荊州的執念,讓劉備還是打下來了,而現在劉備是打退了,那對於吳國來說,與蜀國是鬧翻了,而且魏國還在北面看著呢。

劉備敗退白帝城的時候,徐盛和潘璋等人建議趁勝追擊,肯定可以抓到劉備,孫權也拿不定主意,就問陸遜,陸遜認為曹丕的魏軍正在虎視耽耽,不能追,果然,沒一會兒,魏軍果然來了,張遼,曹仁,夏侯尚,臧霸,曹真,張郃,徐晃全來了。

劉備一聽說魏軍來了,還皮了一下,他寫信給陸遜說:魏軍在江陵了,我也打算再東征,陸遜,你覺得怎麼樣?陸遜回信說:好了傷疤忘了疼是吧,再來,我打算讓一個人再也回不去。


歷史簡單說


誠邀,如題,竊以為東吳不敢吞併蜀漢,理由有二。

火燒連營七百里

首先,劉備雖敗,諸葛還在。

劉備不聽諸葛亮勸告,大起傾國之兵東伐孫權,但是劉備真的沒有留後手嗎?荊州是劉備的寶貝,可漢中才是劉備的命根,沒了漢中,西川不保,劉備就徹底沒了根據地。所以劉備出發前將自己的文臣武將一分為二,願意跟著自己伐吳的黃忠,關興等人跟著自己走,反對伐吳的,如諸葛亮,趙雲,馬超等人留守益州,所以劉備雖然夷陵大敗,被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但是還有力量,東吳沒那麼容易吃的下,也不敢吃。

為什麼不敢吃呢?因為有隻大老虎在中原盯著呢!
這就是孫權和劉備重新修好的第二個理由,曹魏還在中原看戲。

曹魏這隻大老虎雄踞中原,領有青,幽,並,冀,涼,徐,豫等中原九州,天下郡縣六成歸魏。事實上孫劉兩家任何一家都不是曹魏的對手,孫權看得很清楚,如果他趁機伐蜀,曹魏肯定不會閒著,不是趁機伐蜀就是趁東吳主力在西川東征伐吳,所以孫權也不敢亂來,估計孫權同學會很憋取,但沒法,誰讓他是政治家呢。

小編覺得這就是為什麼夷陵之戰劉備損失慘重,孫吳仍然與劉備修好的原因。


電視劇裡看歷史


孫權想不想吞掉益州?做夢都想,甚至在周瑜沒死的時候都做過這個夢,夷陵之戰後當然更想。之所以沒乘勝西取益州,並不是孫權有多高尚,只是說明他還沒膨脹到頭腦發熱:一則孫權並沒有吃掉劉備的絕對實力;二則如果攻擊劉備本土,江東老巢可能就被曹魏一鍋端了。

夷陵之戰的高潮部分發生在222年,是不是預示著劉備的此次發飆多少有點犯二?我們先分析一下夷陵大戰前魏蜀吳三方態勢。彼時曹丕剛上位兩年,孫權也剛向曹丕稱臣被封為吳王一年,且魏國君臣已經就是否攻擊孫權經過了大範圍、長時間的反覆討論。

雖然曹丕沒有接受劉曄等人趁蜀國伐吳也渡江攻擊吳國的建議,至少說明曹魏對孫權也蠢蠢欲動了。


再來看看夷陵慘敗後,劉備是不是已經無可戰之兵了?此次劉備帶的兵總數不超過六萬:親自帶了本部四萬,加上蠻夷兵一萬,舍長江在陸路攻擊前進;鎮北將軍黃權率一部駐紮在江北。劉備在秭歸收攏殘部後逃到白帝城駐防,應該兵力還為數不少,要不然也不至於“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求和”。

估測此時蜀國總兵力應該還不少於七八萬,而陸遜統率參加夷陵之戰的東吳兵力也不過五萬而已。

更重要的是,夷陵之戰後僅僅一個月,曹丕就對孫權出手了。曹休、張遼、臧霸出洞口(今安徽鳳陽),大將軍曹仁出濡須口(今安徽無為),曹真、張頜、徐晃圍南郡,這三大豪華陣容簡直能亮瞎孫權的眼睛,你說他還有心思再去做吞併蜀漢的春秋大夢?

所以,不是孫權不想搞掉蜀漢,是不能,瘦死的蜀漢他也啃不下。相反,夷陵之戰之後,蜀吳聯盟反而更加穩固,再也沒出現過大的裂痕,一直到蜀國最先滅亡。



司馬砸光


要理解這個問題,首先要從蜀漢和東吳雙方總兵力看起,再看當時曹魏一方的態度。從這兩方面就可以看出東吳併吞並蜀漢的實力。

我是長史如歌,我用心聆聽歲月裡流淌的旋律,以文章再現歷史中跳動的音符。喜歡本文的讀者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將繼續奉上自己對歷史的見解。

一、蜀漢留有後手,東吳兵力不足

劉備失敗後,逃跑到白帝城就停下了,並未繼續返回成都。從地圖上看,白帝城距離蜀漢與東吳邊境不遠,如果整個蜀漢軍隊都失去了戰鬥力,則陸遜大可繼續追擊,就算滅不了蜀漢,也可佔領大片土地,而吳將潘璋、徐盛等人也主張一鼓作氣繼續追擊,但陸遜還是下令停止追擊,撤回東吳。這是因為蜀漢只是劉備率領的主力部隊遭到毀滅性打擊,但整個蜀漢尚有實力進行一戰。

1.張飛遇害後,其所率軍隊未投入徵吳之戰

劉備伐吳時,兵分兩路,一路由劉備親率,進擊秭歸。關於劉備的兵力,據《三國志·魏書·文帝紀》裴松之注引《魏書》記載:

癸亥,孫權上書,說:”劉備支黨四萬人,馬二三千匹,出秭歸,請往掃撲,以克捷為效。“

可見,劉備主力為四萬人。後劉備在進軍路上不斷徵召沙摩柯等夷人部隊加入,最後到達戰場的劉備所部蜀漢軍隊應為五萬人左右。

一路由張飛率領,據《三國志·蜀書·關張趙馬黃傳》記載,約一萬人,計劃自閬中出,於江州會師。雖然張飛被部將謀害,但史無記載其所部去向,但以常理度之,張飛所部乃是蜀漢精銳部隊之一,主將雖然遇害,但其他各階層將官仍在,不至於發生部隊沒了主將立即一鬨而散的情況,更大的可能是張飛所部沒了主帥後,不適合立即投入戰鬥,留駐在了閬中。

2.劉備收攏潰兵,趙雲所部也趕到了白帝城

劉備五萬多軍隊,並非在夷陵一戰全部死、降殆盡,而是有部分被擊潰逃散。《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記載,劉備到達白帝城後,對潰兵進行了收攏集合。此外,劉備在出徵前,趙雲對此次戰爭持反對意見,對劉備進行了勸諫,但“先主不聽,遂東征,留雲督江州。”這件事看似對趙雲不信任,但江州是蜀漢重鎮,趙雲鎮守此地,進可為劉備大軍提供後勤保障,退可為蜀漢守住東大門。劉備敗逃白帝城後, 趙雲迅速領軍趕到了白帝城,使得白帝城一帶蜀漢兵力增強。

3.蜀漢尚有其餘部隊分駐各地

除了夷陵之戰劉備收攏的潰兵、閬中原張飛部隊、趙雲江州部隊,蜀漢尚有其他部隊在各地駐守,如成都的留守軍隊、漢中的魏延部等,一旦到了魚死網破的地步,這些部隊集合起來仍然是比較強大的力量。而蜀漢在夷陵大敗的當年,與諸葛亮不和的漢嘉太守黃元起兵反叛,很快就被平定。三年後,諸葛亮又率大軍進行了南中平叛。可見,劉備率領的四萬人並非蜀漢的全部家底。

4.東吳陸遜兵力不足以吞併蜀漢

《三國志·吳書·陸遜傳》記載:

權命遜為大都督,督朱然、潘璋等五萬人拒之。

也就是說東吳一方也是五萬人,雙方勢均力敵,至少是差距並不懸殊,並非所謂以少勝多。東吳這五萬人在守勢下擊敗敵人有餘,但進入崇山峻嶺的川蜀之地,盡殲所有蜀漢軍隊,在諸葛亮、趙雲等名臣名將尚在的情況下,顯然是不可能的,反而會將吳軍精銳葬送在川蜀之地,導致東吳實力大損。


二、曹魏很快就趁機進攻東吳

東吳和曹魏的關係及其微妙,孫權雖然向曹丕稱臣,並在劉備伐吳的初期向曹魏求救,但曹丕不發一兵一卒。東吳一面與蜀漢交戰,一面又防備曹魏。陸遜在夷陵之戰大勝後,判斷曹魏會進攻東吳,於是把追擊劉備的軍隊撤回東吳。

果然,同年秋天,以魏國徵東大將軍曹休率艦隊進軍東吳洞口要塞為開始,曹丕開始了三年內三次伐吳的軍事行動,東吳自保不暇,更是沒有餘力進攻蜀漢了,孫權更是派遣使者向劉備求和。


長史如歌評說:劉備在大敗後,選擇駐留白帝城而不退,即是向東吳宣示自己抵抗到底的決心,也展示蜀漢將會捲土重來的姿態,以至於《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記載:
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
如果蜀漢無力再戰,孫權又怕劉備什麼呢?只能說明蜀漢經夷陵大敗後,雖然元氣大傷,但仍然有令東吳懼怕的實力。在這個前提下,東吳乘勝吞併蜀漢只能是痴人說夢。

本文為長史如歌原創,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經長史如歌二次創作,如有侵權,通知後定當刪除!


長史如歌


面對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回顧一下夷陵之戰中,陸遜是如何反擊劉備的。

夷陵之戰中,兩軍對峙期間,酷暑來臨,劉備面對水軍遭到太陽暴曬,軍士疲憊不堪的問題,決定將水軍調派上岸,與陸軍何並紮營休整,準備入秋後再戰,因為山地崎嶇,不便集體紮營,劉備選擇在森林茂密處連營百里。因為當時江南正是炎夏季節,氣候悶熱,而蜀軍的營寨都是由木柵所築成,其周圍又全是樹林、茅草,一旦起火,就會燒成一片。而劉備水軍又全部撤回岸上,無法與陸軍形成呼應,也解決了陸遜的後顧之憂,所以陸遜抓住這個破綻進行了全面反攻。

反攻開始後,陸遜即命令吳軍士卒各持茅草一把,乘夜突襲蜀軍營寨,順風放火。頓時間火勢猛烈,蜀軍大亂。陸遜乘勢發起反攻,迫使蜀軍西退。吳將朱然率軍五千首先突破蜀軍前鋒,猛插到蜀軍的後部,與韓當所部進圍蜀軍於涿鄉,切斷了蜀軍的退路。潘璋所部猛攻蜀軍馮習部,大勝馮習。諸葛瑾、駱統、周胤諸部配合陸遜的主力在猇亭向蜀軍發起攻擊。夷道的孫桓部也主動出擊、投入戰鬥。吳軍進展順利,很快就攻破蜀軍營寨四十餘座,並且用水軍截斷了蜀軍長江兩岸的聯繫。蜀將張南、馮習及沙摩柯等陣亡,杜路、劉寧等卸甲投降。劉備見全線崩潰,逃往夷陵西北馬鞍山,命蜀軍環山據險自衛。陸遜集中兵力,四面圍攻,又殲滅蜀軍近萬之眾。至此,蜀軍潰不成軍,大部死傷和逃散,車、船和其他軍用物資喪失殆盡。劉備乘夜突圍逃遁,行至石門山,被吳將孫桓部追逼,幾乎被擒,後衛將軍傅肜等被殺。後依賴驛站人員焚燒潰兵所棄的裝備堵塞山道,才得以擺脫追兵,進駐永安白帝城。由於黃權所部在江北防禦魏軍,劉備敗退後,黃權的歸路為吳軍截斷,不得已於八月率眾向曹魏投降。同月,馬良由南方往西北撤退時被步騭截擊而死。

此戰中,劉備真正損失的是黃權所部的五千餘人,和交戰時戰死的萬餘人馬,而據孫權向曹丕稱丞請援時說劉備支黨四萬,再加上參戰的少數民族沙摩柯的萬餘人馬,劉備參戰總人數應該在五萬以上。但大量軍械輜重是肯定都損失掉了,而全軍多半是擊潰後逃散,並不是集中殲滅,畢竟火勢一起,蜀軍兵士不會坐以待斃,蜀軍本就擅長山地作戰,利用地形逃散者眾多。而在戰前,相信劉備會做戰爭失利後的撤退路線部署。劉備逃到白帝城後,收攏散兵不下萬人,再加上趙雲引援軍抵達永安,永安守軍應該接近兩萬。

劉備進駐白帝城後,吳將潘璋、徐盛等人都是主張乘勝追擊,擴大戰果的。但陸遜是個明白人,吳軍長途奔襲至永安,補給戰線太長,且永安為蜀國重要戰區,防禦工事完備,糧草供應充足,且背靠蜀國轄區,補給容易,不是一朝一夕能打的下來的,加之顧忌曹魏乘機襲擊後方,所以才停止追擊,主動撤兵。


棍哥觀史


建安二十三年( 公元218年),劉備接受法正的建議,親自率軍北攻漢中。經一系列激戰,劉備擊退曹軍,全取漢中。接著,他又派劉封、孟達等人攻佔了房陵(今湖北房縣)、上庸(今湖北竹山)等地。彼時劉備的人生與事業均達於巔峰。那段時期,是其所佔地盤最大、勢力最烜赫的興旺時期。

幾乎同時,劉備派驍將關羽自荊州出兵攻打被曹魏佔據的襄樊地區,並一舉擊敗曹魏大將曹仁, 於水戰中逼降於禁,斬殺龐德,於是關羽威震華夏,唬的曹操都欲遷都以避其鋒芒。不久,正當關羽率大軍全力圍攻樊城時,已和曹魏暗通曲款的孫權見有機可乘,趁機派大將呂蒙率奇兵渡江偷襲荊州,關羽腹背受敵,猝不及防,大敗虧輸,後在南郡臨沮縣彰鄉被吳將潘璋、馬忠設伏擒殺。

220年正月,雄才大略的曹操病逝於洛陽,時年66歲。子曹丕繼為丞相,稱魏王。之後,劉備聽說曹丕(魏文帝)篡漢自立,建立魏國,還將漢獻帝貶為山陽公,也趁機於次年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建元“章武”,史稱蜀漢。劉備稱帝建國後,倚重諸葛亮、法正,著力整飭內政,推行法治,使兵戈擾攘不斷的西蜀初步穩定。

221年,劉備為重奪荊州和報關羽被殺之仇,不顧諸葛亮、趙雲等大臣的反對與勸阻,拒絕孫權求和,一意孤行,親率四萬大軍( 加上隨徵的武陵蠻王沙摩柯率領的一萬少數民族軍隊,共五萬餘人)順江東下,自巫峽建平至彝陵(今湖北宜昌)界立營40餘座 ,樹柵連營700餘里,蓄時以待,討伐東吳。

東吳都督陸遜見蜀軍兵鋒甚銳,咄咄逼人,知道硬拼會吃大虧,於是力排眾議,主動收縮防線,將兵力佈防於夷道、猇亭一帶,據險堅守,與大舉進攻的劉備軍形成對峙之勢。

吳、蜀兩軍相持6個月之後,陸遜抓住有利戰機,採用火攻之策,大破連營700裡的劉備軍於猇亭(今四川奉節以東)。這一仗史稱“彝陵之戰”。這場戰役,蜀軍除少數人馬僥倖逃脫外,基本全軍覆沒。

是役開始後,陸遜見蜀軍大營已陷入一片火海中,遂令吳軍發起全線反攻。大將朱然奉命率5000兵馬擊破蜀軍先鋒,接著向劉備側後迂迴,準備一舉切斷蜀軍的退路。

劉備見四下裡火勢洶洶,且火借風勢,吞噬一切,忙下令退軍,吳將韓當等率兵緊追不捨。蜀軍敗退時,吳軍不依不饒,大舉追殺,蜀將張南、馮習、傅彤、程畿、蠻王沙摩柯等相繼戰死,杜路、劉寧等人進退無路,被迫投降。

劉備收拾殘軍往北潰逃至馬鞍山,部署兵力據險固守,準備組織力量發起反攻。陸遜絲毫不給劉備喘息之機,他督促吳軍從四面發起猛攻。蜀軍連戰連敗,士氣低落 ,面對吳軍的大舉圍攻,很快土崩瓦解,數萬兵馬基本損失殆盡。劉備乘夜色組織突圍,僥倖逃出後沿三峽拼命往後撤。陸遜命吳將孫桓、李異、劉阿率軍銜枚追擊。

劉備好不容易逃到秭歸,他在此收集殘兵敗將,準備利用這裡已有的防禦工事反擊吳軍、站穩腳跟。但吳將孫桓等人窮追不捨,很快就大舉襲來,根本不給劉備立足的機會 。秭歸一戰,蜀軍再遭重創。

秭歸慘敗後,蜀軍所剩無幾,基本沒有還手之力了,劉備只得率殘軍放棄該地繼續西逃,為了阻撓追兵,劉備命軍士在大路上焚燒車杖鎧甲。就在這危急時刻,又傳來吳將孫桓走小路欲搶先佔據夔道的消息。劉備大驚,知道如果被孫桓佔了夔道,自己的退路就被徹底堵住,於是他急忙率殘部翻山越嶺,披荊斬棘,搶先抵達夔道,這才僥倖逃出生天,倖免罹難。

就在這時,翊軍將軍趙雲率軍抵達白帝(今四川奉節境內),巴西(今四川閬中)太守閻芝也派小將馬忠率5000人馬前來接應。趙雲、馬忠擊退吳軍追兵,劉備這才得以進入白帝城。

彝陵之戰,劉備的大部分兵馬被陸遜殲滅,舟船、器械、輜重、糧草損失殆盡。劉備率數百殘軍狼狽退回白帝城後,羞愧難當,追悔莫及,憂心如焚,加上年老多病與勞累過度,終於在白帝城永安宮一病不起了。

劉備起於蓬蒿,能禮賢下士,有識人之明,更有用人之能。然而在處理與盟友東吳的關係上,他卻欠缺戰略家的眼光與政治家的氣度。下決心與東吳為敵,甚至撕破臉大打出手 ,是劉備一生中最大的失策。

此外,劉備的軍事才能似乎不咋地,他在彝陵之戰時犯了兵家大忌——戰線拉得過長。曹丕評價道:“劉備不知兵法,豈有連營700裡與敵對峙作戰的道理呢”? 他一語道出了劉備大敗於猇亭的原因所在。

223年4月,劉備病死於白帝城永安宮。他臨終前將兒子劉禪託孤於諸葛亮、李嚴,又叮囑趙雲盡心輔佐嗣君。劉備歿年63歲,在位3年。諡號昭烈帝。

劉備死時,因他之前舉兵空國遠征,慘遭失敗,給蜀漢帶來了深重災難,無論是政治、軍事還是經濟上都蒙受了巨大的損失,而此時的蜀漢人才也是迅速凋零,有些後繼乏人了。

隨著關羽、張飛、馬超、許靖、劉巴等文武大才相繼死去,蜀漢陷入了人才匱乏的窘境。彼時,外有虎視眈眈的曹魏與得勝後氣勢逼人的東吳,諸葛亮面對劉備留下的這一副爛攤子,深感責任重大,壓力也是巨大的。

劉備死後,諸葛亮非常擔心孫權“恐有異計”。他深知彝陵慘敗後,孫權之所以沒有繼續派兵攻伐巴蜀,是因為畏懼北邊強大的曹魏,是為了全力應對曹丕當時派兵攻打江南所施加的壓力,這才繼續與蜀漢通好的。之後,孫權擊退了魏軍的進攻,取得了小勝,為免事態擴大, 他繼續向曹丕表示臣服,劉備病死後,吳蜀之間的聯繫告一段落。諸葛亮一方面派李嚴率重兵駐守白帝,以嚴密防備東吳,待劉禪即位、朝中大事基本安排妥當後,他就開始考慮和東吳重修舊好的最緊要之事情了。

諸葛亮認為,以統治區域以及各項綜合指標而論,蜀漢最小,實力最弱,如果總是以暴易暴同時去對抗兩個強敵,絕對是不明智甚至乃自取滅亡的昏招。從基本立場來看,和實力雄厚、野心勃勃的曹魏是不可能握手言和的,而自己當初制定的“聯吳抗曹”的基本國策,在客觀上仍然十分必要。

而先主為了爭奪荊州要地,使吳、蜀劍拔弩張,最終不得不大動刀兵。因此,在當前蜀軍新敗、局勢危殆的局勢下,必須急速和東吳和解,這才是當前最緊要之事。

於是諸葛亮決心與吳國重新建立盟友關係,爭取與江東孫吳政權和睦相處,不僅能攜手對付共同的敵人——咄咄逼人的曹魏,還能贏得一個相對和平的環境以求得自己的生存與發展。

諸葛亮主動放棄了對荊州索討,在戰略方針上進行了合乎實際的修訂,蜀國主動示好的誠意得到了孫權的充分理解與積極回應,兩國間信使往來不斷,關係日益密切。

諸葛亮派鄧芝、費褘等人頻繁出使東吳,與孫權重修盟好,不僅減少了蜀國的邊防壓力,還解除了他率軍鎮壓南中叛亂的外部威脅,而且為他後來揮師北伐曹魏創造了有利條件。

諸葛亮非常重視與東吳的關係,畢生維繫並保持著兩國的盟友狀態,在他死後,乃至於蜀國滅亡前兩國間再也沒有發生過重大爭端,從而可以充分證明“聯吳抗曹”政策的重要性與正確性。而且由於雙方關係親密,唇齒相依,曹魏不敢輕易集中力量進攻任何一方,而且兩國間“驛使往來,冠蓋相望”,民間的商業貿易交往也日漸頻繁,這對於吳、蜀兩國的經濟發展自然是十分有利的。多虧了諸葛亮力挽狂瀾,重新與東吳盟好,否則劉備彝陵慘敗後,若孫權繼續發兵窮追猛打,蜀國恐怕很快就要遭受滅頂之災了。

【插圖源於網絡】

【寫作不易 嚴禁剽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