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民居的“鄉村記憶”,山東東平接山鎮前口頭村

前口頭村位於東平縣接山鎮,在村中心大街兩側,分佈著三片有一定規模的古民居。總區域佔到村子的三分之一。

從鄉村記憶碑向裡望去隱約看到裡邊有老舊的房子,於是走了進去。 剛拍了幾張,只見一行4、5人向我這邊走來,原來是省文物局的專家下來普查古民居,大家搞清楚我的來意之後,邀請我一起拍攝。我難以抑制自己興奮的心情,連連點頭。

古民居的“鄉村記憶”,山東東平接山鎮前口頭村


古民居的“鄉村記憶”,山東東平接山鎮前口頭村

▲岱家樓就矗立在在我們相遇的地方。岱家樓,宋代該村一岱姓人士,身份、生卒等信息不詳。在該村建有5層四方樓。樓前有前廳,東西廂房為瓦房,樓後是花園。現四方樓僅存一層樓,明永樂年間建成,距今600年,東西廂房尚存幾間,破損嚴重。

古民居的“鄉村記憶”,山東東平接山鎮前口頭村

▲岱家樓和廂房

古民居的“鄉村記憶”,山東東平接山鎮前口頭村

▲亟待修繕

古民居的“鄉村記憶”,山東東平接山鎮前口頭村

古民居的“鄉村記憶”,山東東平接山鎮前口頭村

▲保存較為完好的石階和正門

古民居的“鄉村記憶”,山東東平接山鎮前口頭村

▲ 岱家樓的南面就是一處典型的明清時期的魯西南民居,住在這裡的老人打開門請我們參觀。

古民居的“鄉村記憶”,山東東平接山鎮前口頭村

古民居的“鄉村記憶”,山東東平接山鎮前口頭村

▲帶有小木門的窗臺和一百多年曆史的大木門

古民居的“鄉村記憶”,山東東平接山鎮前口頭村

▲專家的耐心講解,讓我對傳統民居室內結構又有了新的認識。

古民居的“鄉村記憶”,山東東平接山鎮前口頭村

▲北側廂房的青石板房頂,經歷百餘年依舊如此堅固,這是大戶人家才買得起的石頭。

古民居的“鄉村記憶”,山東東平接山鎮前口頭村


古民居的“鄉村記憶”,山東東平接山鎮前口頭村

▲ 專家指著門楣上的“共產黨員戶”的牌子說道:這個非常特殊,這是文革時期的東西,絲網印刷的。

古民居的“鄉村記憶”,山東東平接山鎮前口頭村


古民居的“鄉村記憶”,山東東平接山鎮前口頭村

▲為防止雨水的侵蝕,樓頂用了彩鋼瓦來引流雨水。雖不協調,但也只能這樣延續它的生命。

古民居的“鄉村記憶”,山東東平接山鎮前口頭村

古民居的“鄉村記憶”,山東東平接山鎮前口頭村

▲門口的“迎來”,“送往”

古民居的“鄉村記憶”,山東東平接山鎮前口頭村

古民居的“鄉村記憶”,山東東平接山鎮前口頭村

▲這家人出去打工了,所以沒能進入拍攝。

古民居的“鄉村記憶”,山東東平接山鎮前口頭村

古民居的“鄉村記憶”,山東東平接山鎮前口頭村


古民居的“鄉村記憶”,山東東平接山鎮前口頭村

▲最後我們來到了村裡保存最為完好、至今仍有人居住的一處院落,清朝末年,該村慄文英考中解元,朝中授職,建起了這片院落。進門之後就被幹淨的院落吸引,院子的花草為這裡增添了幾分色彩,這裡住著慄姓夫婦二人,是慄解元的後代。

古民居的“鄉村記憶”,山東東平接山鎮前口頭村

▲慈眉善目的老奶奶正在準備午飯,今年已經89歲了,在這古樸厚重的院落裡,住著這樣一位老人,十分令人動容。

古民居的“鄉村記憶”,山東東平接山鎮前口頭村

古民居的“鄉村記憶”,山東東平接山鎮前口頭村

▲依舊完好無損的內部結構

古民居的“鄉村記憶”,山東東平接山鎮前口頭村

▲聽著專家的講解,我慶幸自己得到了這次共同拍攝的機會,學習到那麼多關於魯西南地區古民居的知識。專家說我們這也是久病成醫。久病成醫,我想這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境界。


ONCE影像出品,喜歡請點擊關注,謝謝支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