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民居的“乡村记忆”,山东东平接山镇前口头村

前口头村位于东平县接山镇,在村中心大街两侧,分布着三片有一定规模的古民居。总区域占到村子的三分之一。

从乡村记忆碑向里望去隐约看到里边有老旧的房子,于是走了进去。 刚拍了几张,只见一行4、5人向我这边走来,原来是省文物局的专家下来普查古民居,大家搞清楚我的来意之后,邀请我一起拍摄。我难以抑制自己兴奋的心情,连连点头。

古民居的“乡村记忆”,山东东平接山镇前口头村


古民居的“乡村记忆”,山东东平接山镇前口头村

▲岱家楼就矗立在在我们相遇的地方。岱家楼,宋代该村一岱姓人士,身份、生卒等信息不详。在该村建有5层四方楼。楼前有前厅,东西厢房为瓦房,楼后是花园。现四方楼仅存一层楼,明永乐年间建成,距今600年,东西厢房尚存几间,破损严重。

古民居的“乡村记忆”,山东东平接山镇前口头村

▲岱家楼和厢房

古民居的“乡村记忆”,山东东平接山镇前口头村

▲亟待修缮

古民居的“乡村记忆”,山东东平接山镇前口头村

古民居的“乡村记忆”,山东东平接山镇前口头村

▲保存较为完好的石阶和正门

古民居的“乡村记忆”,山东东平接山镇前口头村

▲ 岱家楼的南面就是一处典型的明清时期的鲁西南民居,住在这里的老人打开门请我们参观。

古民居的“乡村记忆”,山东东平接山镇前口头村

古民居的“乡村记忆”,山东东平接山镇前口头村

▲带有小木门的窗台和一百多年历史的大木门

古民居的“乡村记忆”,山东东平接山镇前口头村

▲专家的耐心讲解,让我对传统民居室内结构又有了新的认识。

古民居的“乡村记忆”,山东东平接山镇前口头村

▲北侧厢房的青石板房顶,经历百余年依旧如此坚固,这是大户人家才买得起的石头。

古民居的“乡村记忆”,山东东平接山镇前口头村


古民居的“乡村记忆”,山东东平接山镇前口头村

▲ 专家指着门楣上的“共产党员户”的牌子说道:这个非常特殊,这是文革时期的东西,丝网印刷的。

古民居的“乡村记忆”,山东东平接山镇前口头村


古民居的“乡村记忆”,山东东平接山镇前口头村

▲为防止雨水的侵蚀,楼顶用了彩钢瓦来引流雨水。虽不协调,但也只能这样延续它的生命。

古民居的“乡村记忆”,山东东平接山镇前口头村

古民居的“乡村记忆”,山东东平接山镇前口头村

▲门口的“迎来”,“送往”

古民居的“乡村记忆”,山东东平接山镇前口头村

古民居的“乡村记忆”,山东东平接山镇前口头村

▲这家人出去打工了,所以没能进入拍摄。

古民居的“乡村记忆”,山东东平接山镇前口头村

古民居的“乡村记忆”,山东东平接山镇前口头村


古民居的“乡村记忆”,山东东平接山镇前口头村

▲最后我们来到了村里保存最为完好、至今仍有人居住的一处院落,清朝末年,该村栗文英考中解元,朝中授职,建起了这片院落。进门之后就被干净的院落吸引,院子的花草为这里增添了几分色彩,这里住着栗姓夫妇二人,是栗解元的后代。

古民居的“乡村记忆”,山东东平接山镇前口头村

▲慈眉善目的老奶奶正在准备午饭,今年已经89岁了,在这古朴厚重的院落里,住着这样一位老人,十分令人动容。

古民居的“乡村记忆”,山东东平接山镇前口头村

古民居的“乡村记忆”,山东东平接山镇前口头村

▲依旧完好无损的内部结构

古民居的“乡村记忆”,山东东平接山镇前口头村

▲听着专家的讲解,我庆幸自己得到了这次共同拍摄的机会,学习到那么多关于鲁西南地区古民居的知识。专家说我们这也是久病成医。久病成医,我想这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境界。


ONCE影像出品,喜欢请点击关注,谢谢支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