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耐不耐泡,到底跟什麼有關?為什麼好茶在家喝總覺得滋味不對

很多茶友都曾有這樣的經歷,為什麼我買了某款茶,泡個5、6道後茶湯就變得很寡淡了,最奇怪的是,我還是按照專業的沖泡法來泡的。”茶怎麼不耐泡?好像味道也不如我在茶葉店喝的好喝呀,我買到的茶是不是質量不好?

今天小玲來為大家解決這一個問題:決定一款茶是否耐泡,好喝,原因有很多,不耐泡一般有三大因素:

一、茶葉投放量

其實這個真沒無法定標準,每次喝茶茶杯有大小,決定投茶量的多少,應根據茶器大小決定。

我沒有那麼講究,幾乎每次都投放近6~8g。所以小玲泡茶,基本都能泡上近30泡,因為小玲在產茶區生活,茶葉就是我的口糧,相對不貴;但對於一些產茶區外的茶友,好茶葉實在太貴了,不捨得多投放一些,自然茶就不耐泡

茶葉耐不耐泡,到底跟什麼有關?為什麼好茶在家喝總覺得滋味不對

投茶量

針對這種情況,最方便的當然是購買獨立小包裝的茶,通常都是一包一泡,但這種茶一般沒什麼靈魂,還有手抓的有感覺,以120ml蓋碗為例,通常投茶量5克為佳,多點少點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開心

二、水溫

很多茶友在泡茶時前,往往都是隻在第一泡時把水燒開,後面就不再加熱了,也沒有經過溫杯的環節,以至於後面幾泡所接觸到的水,是越來越低溫的。溫度不夠,茶葉裡面的營養物質就泡不出來,所以要想茶耐泡,就一定要保證每一泡的水至少在85度以上。

有些茶友不喜歡老是燒水,建議換一個擁有保溫功能的茶壺,就能完美解決啦

茶葉耐不耐泡,到底跟什麼有關?為什麼好茶在家喝總覺得滋味不對

泡茶高衝

三、出湯時間

出湯要快。第一杯不超過3秒,第二杯不超過5秒,至第六杯時不超過30秒。這樣沖泡出的茶湯不苦不澀,品飲最宜,但是很多茶友,由於泡茶時,不小心水放多了,導致每次水都不倒完,達到了悶泡的地步了,每次茶不好滿,苦澀不說,還不耐泡。

茶葉耐不耐泡,到底跟什麼有關?為什麼好茶在家喝總覺得滋味不對

另外還有一些茶葉本身的因素也影響著

1、高山茶比平原茶好喝且耐泡

受到高海拔的影響,茶葉生長環境多雲霧,早晚溫差大,這跟新疆的水果比內地更甜的道理差不多。這生態環境還真的有點優勢,高山茶的香氣、口感和滋味也比低山茶或者平地茶強一些,更有層次,耐泡度也會略有提高。所謂高山出好茶,這話的確是正確的,名產區的茶貴,除了炒作,它還是真有料的,這也是為什麼幾乎所有的名茶,都是高山茶的原因,較出名的高山茶,例如廣東省的鳳凰單叢茶為什麼那麼出名,因為海拔高達1200多米

茶葉耐不耐泡,到底跟什麼有關?為什麼好茶在家喝總覺得滋味不對

2、製作工藝也直接影響茶葉的耐泡度

咱們在購買茶葉時,很多品牌都宣稱這茶是某某大師的親制,為什麼要有這樣的宣傳,因為茶葉其實就是食品,口感的好杯直接取決於製茶師傅的技巧。另外傳統的手工茶,也會比機械茶好喝,因為製作工藝真的很關鍵

茶葉耐不耐泡,到底跟什麼有關?為什麼好茶在家喝總覺得滋味不對

​綜上所述,耐泡度是個偽指標,通過耐泡度不能判斷茶葉的好壞。,一泡茶葉是否耐沖泡,主要跟茶葉的原材料品質,跟加工製作工藝,跟泡茶人的技術等三方面有關。“耐泡”只是好茶的一個必要特徵而已,不能直接反應茶葉的品質等級,品質等級的高低,應多方面綜合審評。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