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糧食的價格不變,化肥農藥卻會漲價?

用戶9904359012951


大家好,我是農業科學院食品安全實驗師老陳,專注食品安全十餘年!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分兩個方面來回答:一、為什麼糧食的價格保持多年不變?二、化肥農藥為什麼會漲價?

首先,我們看看為什麼糧食價格保持多年不變?

1、“糧貴傷民”是不可否認的存在。

糧食是人類生存的基礎,古往今來,無論哪個朝代,在社會發展的哪個階段,糧食都是一個國家的根本,是人民的必需品。糧食價格上漲,牽一髮而動全身,其他商品必定跟著上漲,而且生活水平越低的家庭,糧食支出比例也越大。如果這種惡果出現,受傷害最大的不會是有錢人,而依然是弱勢的農民。我們國家為了保障社會的穩定,在糧食問題上,採取了市場調節的方式,只允許糧價在一定範圍內震盪運行,這也是中國糧價不會出現過高過低的原因。

2、國際糧食市場對國內糧食價格的影響。

一直以來,我國農業一直屬於低端的基礎產業,生產機械化水平不高,農業所得利潤水平也比較低。這一方面是因為我國長期重視工業的發展水平,實施工業興國的發展策略忽視農業,另一方面是從事農業生產的生產者屬於弱勢群體,力量薄弱,機械化水平較低,沒有有效地將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並不具備產業鏈的議價能力,而西方發達國家的機械化規模化生產、高額的補貼也使得糧食生產成本極低,我國糧食根本競爭不過發達國家,外國的糧食價格相對於我國有優勢,所以國內種植戶的糧食就更難以與國外競爭,勢必需要降價。

其次,我們來看看化肥農藥為什麼會漲價?

化肥農藥的漲價主要有一下幾個方面:

1、生產成本提高

近年來,我們國家在環保方面的治理力度大大加強,對保護土地環境和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逐年增強。原來的那些生產條件不符合環保要求的小作坊就被關停了,生存下來的大企業在生產化肥時需要不斷提高生產工藝和研發新產品來保證最大程度的降低大量使用化肥對土地帶來鹽鹼化和肥力降低的副作用;生產的農藥也要更低毒高效,保證食品安全。企業要做到這些,生產的成本必然會增加,生產成本增加後,為了保證企業正常運營及利潤,價格也就會上漲了。

2、需求量增加

化肥農藥在農業生產活動中投入量較大。農民為了獲得高產量,無節制的使用化肥,為了使產品的品相更好,大量的使用農藥消滅害蟲。化肥農藥相對於糧食來說有很大的不同,糧食價格是由國家調控的,而化肥農藥是由市場調控的,在化肥農藥的消費量大量增加的背景下,化肥農藥漲價也就隨之而來了。

最後,我們國家的糧食生產模式急需轉型。

現在我國種地的農民大部分都是六七十年代的老人,等這兩代老人不能動了的時候,我國的糧食那個時候就全靠進口了,糧食可是一個國家的命門,不能完全靠進口別人的。我國需要積極發展農業機械化事業,通過科學管理、改革創新、設備完善、資金投入、環境改善等措施,使我國農業機械化事業快速發展,繼而實現我國農業的現代化。


實驗師老陳


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大豆和水稻。這幾年隨著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中國政府已經逐步放開了大豆和玉米的國家保護價格收購,這兩個品種放開後,國內的市場非常平穩,國人的消費也穩定正常。這樣一個趨勢,讓一些專家學者感覺,政府對水稻和小麥的託底收購政策,也可以放開了,他們正在遊說政府這樣做,具體最後如何實施,還要看領導們的決策。

從國際形勢來看,以美國為主的糧食輸出國,因為機械化,集約化,規模化經營,他們所產糧食價格確實低,水稻到岸價在100元/50公斤左右,而他們一個人可以耕種上千畝的糧食,利潤相當可觀。另一方面,東南亞的泰國,越南等主要水稻出口國,因為人工成本低廉,他們的稻穀到岸價,也是在100元/50公斤左右。因此,國內糧食與國際市場反差大,國家對糧食種植戶的政策性補貼異常大,財政壓力非常大。而自貿協定的簽署,又逼迫我們無法拒絕國際市場糧食的進口,幾個方面的壓力,對國內糧食價格的影響,就造成目前農民生產的糧食價格難以上漲,如果沒有國家的託底,糧價必然繼續下調。

如果政府考慮我國13億多人口,外國糧食怎麼也無法保證國人的糧食安全,那應該還會對國內所產糧食繼續給予相應的補貼。

從中國農村的發展長遠著想,還是應該調整土地承包政策,學習美國等西方國家,讓糧食生產實現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降低糧食生產成本,提高盈利能力,逐步提高國際競爭力,同時保證我國人民的糧食安全。

至於種子化肥農藥,由於這些廠家都走的是市場化道路,他們的價格只能跟著市場走,自然隨著原材料人力成本加工費用的增加而增加。







西山節度使


為什麼糧食的價格不變,化肥農藥卻會漲價?

關於糧價和農資價格問題一直讓農民糾結,頗感不忿;其實一旦弄清了各自的社會屬性,及它們之間的關係,就坦然了。

先說糧食。糧食是人生存的最基本保障,無論貧窮貴賤,都必須吃飯,如果發生了饑荒,社會就會動盪不堪;社會人群又是極不平衡,一旦糧價過高,那些低收入群體的生活就會出現問題。國家為了保障社會的穩定,在糧食問題上,採取了市場調節的方式,只允許糧價在一定範圍內震盪運行,這也是中國糧價不會出現過高過低的原因。另外,現在人的生活條件好了,各種食物豐富,對糧食的消耗有逐漸減少的趨勢,出現了糧食消耗量下降的趨勢,而糧食的產量卻逐漸提高,這也是糧食價格不會上漲多少的一個重要因素。

從這個角度來考慮,希望賣糧賣出高價格,根本不現實;與其糾結糧價,倒不如改變固有思維,用另外的方式增加自己的收入。

再說化肥,農藥為什麼漲價。

本質上還是有市場決定的。近幾年處於環保的需要,關閉了許多環保不達標的中小型化肥農藥廠,這使得農藥化肥的產量有所減少;而農民種地已經習慣了化肥,幾乎不施用有機肥,這使得化肥的使用量逐年上升;農藥也同樣如此,大量的農藥的使用,或者使用方法不當,消滅了病蟲害的同時,也消滅了它們的天敵,或者增強了病蟲害的抗藥性,導致的結果就是病蟲害的發病率越來越嚴重;為了保證作物的正常生長,不得不增加施藥量,這就從整體上增加了農藥的消費量。在這種背景下,化肥農藥漲價也就符合了物價規律。

所以,要冷靜,宏觀的看待這個問題;糧食價格不變,農藥化肥漲價,除了是市場行為,更重要的是各自所承負社會責任不同。

同意我的觀點,請點個贊;對您有所幫助,請多關注。謝謝!


老農說鄉村


為什麼糧食的價格不變,化肥農藥卻會漲價?
首先,你說的沒錯,這幾年我國的糧食價格一直保持低迷的狀態,不但沒有在原先的基礎上出現上漲,反而還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直接導致農民的賣糧收入不及往年。

而與此同時,農業生產過程中國的一些基本生產要素成本卻在不降反升,比如說尿素為代表的化肥價格,以及種子農藥的市場價格,幾乎都是在以一年一個臺階的速度上漲。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歸根結底還是由於我國農業生產的先天不足以及我國糧食價格在政策化與市場化之間的搖擺不定。


糧食價格不漲反降是國家政策調整
正如上文中所言,這些年我國的糧食價格幾乎都是呈現出走低的態勢,不管是稻穀,小麥這樣的口糧,還是大豆這樣的油料以及玉米這樣的重要穀物,都是如此。
其背後的推手則是國家對我國的糧食收儲制度進行改革,不再以最低收購價格的形式來收購農民的所有糧食,而是更多的讓市場來決定糧食價格的走勢與高低。
簡單來說,如果某種糧食品種在市場供應過剩,其價格肯定會走低,
如果某種糧食品種的市場供應不足,其價格肯定也會走高。


農資價格上漲則是市場化所為

相對於國家一直對糧食價格進行調控不同,農資等產品的市場價格則幾乎是完全市場化的產物,完全根據市場供需或者季節性來調整,國家無法進行干預,任何產品都有價格波動,農資也不例外。


指望國家像以前一樣,以政策收儲的方式來刻意太高糧食價格不現實。

指望國家像幾十年前的統購統銷一樣,隨意控制農資市場價格也不現實。

未來幾年,“低糧價加補貼”會成為我國糧食市場行情的常態。


糧油市場報


汙染治理增加了生產資料上漲!

社會發展進入快速期,人居環境的汙染得到國家重視和整治,一切汙染企業都在整治之內,有的改造或安裝環保設備,有的受到罰款和停產,這些環保壓力,靠企業生產收回成本,很難達到,只有把價格攤派到自己生產的產品身上,才能使企業繼續搞活。所以導致化肥農藥上漲不奇為怪,最終還是農民為環保買單!而有的企業不漲價,降低產品含量,或減少產品質量,來維持企業生存,最終都是農民買單,過去生產的神鋤農藥非常好使,最終因含量不夠,被外國稻傑而取代。所以在治理汙染的同時,應該對企業扶助,即保證質量還要保證價格,這是對農業的投入,也是對企業的幫助。

農業的產量基本穩定,沒有增產空間,化肥農藥如果超量,產量有所提高,糧食質量下降,對土地連作有影響。唯一出路,低中產田改造,這是農民肯不動的骨頭,和農田水利投入,實現一戶一田制是必須要走的路,不跨越新的征程,停止在原點就是後退!國家應該拿出禁燒的投入,使出禁燒的幹勁幫助農民走出困境,達到高產穩產標準,留給子孫一份財富!


半戍品


確實啊,現在這些年糧食的價格基本上變動很小。但是農藥化肥,農業機械員工的費用反而是不斷的在漲價。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第一點,國家的糧食有國家兜底。

國家實現了最低的這種收購價格,進行糧食價格保護,最大限度的保證種糧的抗風險性。

在經濟的層面,實現最低風險的,化解方案,本質上對農民的一個保護底線原則。

第二點,國家有專門的種糧補貼政策

因為國家對糧食種糧的這些大戶們,他都有這種糧食補助和補貼。所以很多種糧大戶,他不是靠糧食的價格來賺錢,反而是依靠國家的糧食補貼,來實現收入。

但是不曉得制定這些政策的人。

是否想到過你糧食這麼低的價格,你就算有糧食補貼又怎麼樣?你這些農藥化肥,農業生產資料的價格不斷在上漲,人工的費用不斷的上漲。搞得農民都種糧,都沒什麼積極性了。這樣豈不是跟原來設想:是完全相反的結果和相反的一種作用。

本文原創於《三農創業坑》,三農創業活下去,是第一位,活不下去,別談夢想和情懷了,

小故事,大教訓,少走彎路,不掉進坑裡,是我們的初衷。

親愛的三農回鄉創業的朋友們,是否能給你提供一些幫助,如果能給你一些幫助,給一個點贊吧,

如果覺得能夠幫助到身邊的朋友,就轉發給他哦,這也就是《三農創業坑》的最初出發點,本文章原創,請監督版權,謝謝!


饅想你


您好!糧食價格不變,化肥農藥卻漲價,這是一件非常難受的事情。也嚴重影響了各位農民朋友的收益,今天,小編來分析一下原因。

化肥,是廠家生產,包裝,銷售進入市場的產品,生產廠家是需要靠賣化肥掙錢的。

漲價原因大概有以下幾種:

1.成本提高。

成本包括:生產成本,人工成本,營運成本等等。

運費上漲,原材料漲價,員工的工資,國家的一些調整。這些多出的花銷,都需要消費者買單。

如今,隨著國家對環境問題越來越重視,一些工廠不光要注意生產的成本,還要注意環保問題,會不會對周圍環境造成汙染,同時還要注意生產過程安全。

近年,一些工廠的生產商品的過程中,由於一些操作的不慎或者其它原因,發生不幸事故的例子也不在少數,安全防護措施以及更標準的操作,都需要資金。

2.過去過於依賴化肥農藥。

從六十年代,化肥剛進入農民的生活開始,五六十年過去了,我國的化肥需求量像做火箭一樣上升,糧食產量是增加了,但是土地的狀態是一年不如一年,現在很多地區已經在宏觀控制土地上的化肥用量,力求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化肥價格,也許更有利於農民使用對土地更好的有機肥農家肥。

而且,糧食和化肥農藥,二者的性質不同。糧食是人民和國家的基本,而化肥農藥只是一種商品,它們並沒有這麼那麼重要。

農民面對種地的高成本低收入,確實難受,只能搞一些副業了,不能光靠種地了!


駿景——裡脊


駿景農業


有人說肥料農藥漲價是因為生產成本高了,所以漲價。但是農民的種植成本也高了為什麼沒有漲價呢?不是沒有漲價,他是漲價的而且長得很厲害,只是你沒有種植。國家發展迅速,農業卻進步緩慢,主要作物還是以口糧為主。未來農業需要多元化發展,農民可以種的不僅僅是糧食。可以種植的作物有很多,包括水果蔬菜藥材,價格大家也都明白。所以說不是農民不掙錢,而是缺少掙錢的技術。我家今年種了四十畝玉米,各種費用包括人工算下來不僅不掙錢還賠錢。不如種的兩畝西瓜掙的多,農民要想掙錢選擇種什麼很重要。



明天將會陽光明媚


感謝你的問題,我是一個來自廣東和平縣的新農人,據我的瞭解和觀察,糧食的收購價格是由國家控制和調節的,按照這幾年的通貨膨脹情況來算,糧食價格肯定不止現在的價格,但糧食是關係到民生的,國家有意識來控制糧食價格的上漲,把通貨膨脹都轉移到房地產行業了,所以房價飛速上漲。而化肥農業是高度市場的行業,產品是隨著原材料和加工各種成本的上升而上升,所以你能夠感覺到他的漲價。


不知道我這樣說,能否解答你的疑惑。

@今日頭條 @頭條三農 @農村小遙 @現代農大 @頭條學院 @侗族姐妹花 @火種三農 @姚三馬 @農業農村部網站 @阿里巴巴公益@鄉村振興新青年 @字節跳動扶貧@頭條學院 @農民日報 @湖城影像 @農業助手 @中國農業新聞網 @CCTV致富經 @中國鄉村之聲 #耕耘未來#


光頭新農人


借鑑某乎上經常會出現的一句話,“先說是不是,再說為什麼”!

確實,這些年,在我國糧食價格常年不變甚至逐年走低的背景下,諸如化肥農藥這樣的農業生產必需品的價格卻在逐年走高。

而如果真的要分析這筆後的深層次因素的話,

糧價走低更多的時候是政策性的原因
雖然我國一直在提倡糧食購銷市場化,但是由於糧食的獨特屬性,一直以來其價格都是受到國家的嚴格管控。不管是前些年國家對四大糧食實施全面託市收購還是這些年開始推進的糧食收儲制度改革,都是具體的政策提現

而農資成本的提高則是完全市場化的結果
國際範圍內農業以及化肥原料的提高,環保督查導致企業生產成本增加,以及季節性的行情波動,都是助推這些年我國農藥化肥市場價格幾乎一年一個價的主要原因。比如,國家礦產成本的提高,最終體現在化肥產業只有一個後果,那就是市場價格的提高。

我國糧食價格變動主要由國家主導
據筆者觀察,自從2014年前後,我國開始正式實施糧食收儲制度以後,我國幾大糧食價格便開始了下跌勢頭,而且截止到現在都沒有停止的勢頭,反之還出現了一定幅度的走低,這一點不管是種地農民還是關注三農的筆者,都有深切的體會。

說白了一點,國家想讓糧食價格走高,可以通過實施糧食收儲或者提高收儲價格來實現。
如果國家想讓糧食價格迴歸市場,也可以通過下調收儲價格或者取消收儲來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