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途自駕遊後為什麼車況下降?

vivi95


長途自駕遊車況下降?您指的是長途自駕遊對於汽車的損耗多大吧?

問你一個最常識性的問題,汽車放三個月,壞的更快,還是開三個月壞的更快,那一定是放三個壞的更快,這些每一個車友都深深的清楚,自駕遊對車輛怎麼會有車況下降的問題,這個車況下降是建立在啥基礎之上?

只要你不暴力駕駛,只要你走的路,不是全部都是搓板路,只要你正常的開車,對車輛正常的損耗都不是什麼問題。

對車況的下降,就猶如人一樣,他會有一個生老病死的過程,車也是一樣的,人也是一樣的,如果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幹體力活,費勁兒比較大比較多的話,超出了人的極限,那麼一個人的壽命,肯定會縮短,汽車也是一樣的,如果你對他進行暴力駕駛,如果你對他不進行保養,如果你不給他喝點好的油,那麼他的生命也會進行縮短。

這就要求我們自駕游出發前,要做些準備工作。

檢查,要檢查車輛的輪胎和電瓶,特別是三年以上的車,電瓶一般的壽命是三年,日系車要測一下儲電量,要加或者更換蒸餾水,其他車輛直接更換電瓶,不能讓車子這些常識把我們困在路上。

輪胎低於2.5毫米,要更換全新的輪胎,因為不知道你自己的路線有多長,有多遠,是不是要上高速?

關乎安全的問題,一點都不能馬虎,乖乖檢查吧!

保養,一定要對車輛進行大保養,要給車輛更換上全合成的機油,全合成的機油,對汽車的發動機壽命會有更多的幫助,大保養實際包括很多的內容。

還要檢查剎車油,剎車片,防凍液,玻璃水,汽油濾芯,機油濾芯,空氣濾芯,空調濾芯,還要帶上常用備件,包括火花塞,保險,以及要帶上搭電線,拖車繩,千斤頂,常用的修車工具等等。

其實一般的自駕遊,對車的損耗不大,主要還是要看車況,出發前檢查一下車的關鍵部位,一般的自駕遊,就放心大膽的去吧,注意開車安全和行程注意,正常路上行駛,對車輛的損耗其實並不大。而且,車這個東西我們都知道,無論是再高貴的車,從購買之日起,就等於它的貶值了,隨著購買時間的長短和開車的公里數,到時候不管你是自駕也好,在城市裡開也好,還是停在家裡也好,都是一種損耗。

要說自駕對車的損耗,還是要看路況,但基本的自駕遊,對車也沒那麼大的損耗,多注意一些,其實這些損耗也可以忽略不計。首先,跟開車的司機有關,去路況不好的地方時,儘量選用有經驗的老司機。第二,在藏區開車時,安全第一,不要認為躁車,很多人的開車習慣其實很不好,對於車的壽命會大大降低。第三,尤其是進藏前,一定要對車輛進行保養和檢查,各個配件要細心檢查,第四,藏區回來以後,對車輛要進行必要的保養。

事實上,車輛損耗真的與自不自駕遊無關。自駕遊是什麼?說白了自駕遊就是開車出去玩兒,和平時生活當中的用車情況是差不多的,只要在旅遊時注意愛護汽車,真的沒什麼損耗,充其量自駕遊只是一次次“磨合”,對車來說,不僅無害,而且有益!

如果,你指的車輛“損耗”是這些的話,我覺得是否出去自駕遊你都有可能遇到類似的小事故,一定要淡定。車就是易耗品,買來就是要用的,多用車,你才能更瞭解車,也才能在特殊時刻懂得保護車,最大程度地避免人身生命和財產的損失!

相對於市區的用車狀況,自駕遊的路況和用車環境相對複雜,市區主要是鋪裝路面,自駕遊則需要應對各種複雜的路況,因此,可以說自駕遊的損耗是大於市區的損耗。那麼這些損耗主要來自哪些方面?

1.路況對底盤的損耗

直白點說就是刮底盤,我們外出自駕遊的時候,不可能保證路況一直很好,雖然說現在有SUV車型離地間隙相對高一些,但是也碰到大坑剮蹭底盤的事情發生。

刮底盤雖然不會對車輛造成致命傷害,但是如果把懸掛件刮變形,或者把排氣管撞爛,就會對接下來的行程造成影響。如果是刮到其他地方,在自駕遊結束以後也要進行修理,算是對對車輛造成的一個較大的損耗。

2.路面對輪胎的消耗

平時市區駕駛,輪胎都在平整的道路上行駛,磨損相對較為均勻,但是如果在砂石路面,不僅會把輪胎磨損得不均勻,加速磨損。

如果碰到有尖銳的石頭或者物體,還會把輪胎刮爛,嚴重的還可能會造成事故,這也算是一項損耗吧。

3.油品對動力系統的損耗

如果是自駕游去很遠的地方,尤其是去到西藏等地區,到每個地方可能不能保證都能加到匹配標號的汽油,或者沒有正規的加油站,只能加到私油。

在這種燃料使用上,一次兩次可能沒有明顯的問題,或者一次性就碰到摻水的汽油將會對油路和引擎造成很大的損害。

4.顛簸對懸掛的損害

市區行駛的時候,速度較慢,而且路面平整,車輛很多情況都是空載,這種情況對懸掛的損耗較小。

但是如果是自駕遊,車上除了載人以外,還會搭載很多行李和物資,載重較大以外還會行駛搓板路和大坑,久而久之就會造成避震故障,前懸掛磨損導致方向盤有曠量,等等。

其實把心態放好,汽車就是拿來用的,如果在使用過程中擔驚受怕的,那就沒必要了。出發前做好充分準備,正常的開,玩的開心就行了



大飛哥旅食記


大家好,我是大嘴車咖,專注汽車領域十餘年,最前沿的汽車商業資訊,最靠譜的答疑解惑,客觀,真實的愛車妖怪。

大學時,導師對我說過一句話:男人的標誌是一輛車,即使你擁有一輛奧拓。至此以後,我就夢想有朝一日能買上自己的車,帶我去馳騁遨遊,帶我去尋找夢想。工作後,忙忙碌碌,該有的都有了,卻少了時間。唯有睡夢中,讓我走遍了世界。

大概五年前,我終於有了一次和友人一起自駕去藏區的機會。這次旅行歷時半個月,往返行程四千餘公里。沿途的自然風光和露宿過夜的經歷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旅行歸來後,車輛進行了維保,花費頗多,心中感概:長途自駕遊真心是傷車傷人傷錢。

加快自然磨損,降低耐用度

如果只是平常出行,不進入高原地帶,長途奔襲的每天都會增加車輛使用時長,路面對於底盤、懸掛的顛簸;輪胎的磨損壓力持續增加。如果是非鋪裝路面,砂石的衝擊還會造成更大的消耗,相比日常城市通勤出行,其自然磨損時間加快,耐用度降低。

高原缺氧,積碳危機

3.0L排量以下的汽車在進入高原地帶後,由於地面海拔高,大氣氧氣,空氣吸入發動機後造成汽油燃燒不充分,容易造成積碳,這會導致發農機功率下降,油耗增大。尤其對帶T的發動機危害更大,會出現一定的故障碼,長時間行駛甚至會不容易著車,把你丟在路上。因此建議上高原採用大排量自吸發動機的越野車。

劣質油的危害

自駕遊趨於嚮往大自然的自由天地,難免會去到一些偏遠地區,這些地區風光秀麗,淳樸自然。但越原始的地方,其基礎道路的建設必然就會差一些,難免有磕碰與擦掛。其次,偏遠地區的加油站大多是小型民營店,油品難以保障,汽車加到劣質油的後果是很嚴重的。劣質汽油會堵塞油路,對三元催化和氧傳感器都有危害。在環保檢車如此嚴格的今天,如果這幾項出現問題,可是十分頭疼的一件事。

用錢說話

一般來說,正常保養為五千至一萬公里,長途自駕遊行車一次的里程數必然不少,也就意味著保養次數會增加。出門在外,剎車片、電瓶、雨刮器、輪胎等易損件的更換頻率也會加快。公里數越大的車輛在二手車殘值中的保值率也會降低。這一切,不光是車況的下降,也關係到錢。

誠然,自駕遊確實對車輛有一定的損耗,但是,只要我們清楚認識,提前預防並做好維保,相信以上這些問題都能大部分規避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